-
药材
药材(crudemedicinecrudedrug)为中药学名词。是指初步加工处理的中药原料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性原料药物。
-
药材检定通则
药材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等项目。四、“性状”系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包括折断面或切折断面)特征及气味等。五、“鉴别”系指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照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项下的方法制片观察。
-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或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渗漉法的要点如下:(1)根据药材的性质可选用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渗漉器。四、流浸膏剂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三、浸膏剂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贮藏。
-
药材学
药材学是研究药材的资源、品质和检验的学科。药材学的任务:药材学的任务是,阐明药材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药材的资源、品种、用途,提出药材生产、加工、鉴定、贮藏的工艺要求、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以促进药材生产,确保药材质量。
-
茶剂
概述:茶剂(medicinaltea)为药物剂型之一。是指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制成的用沸水冲服、泡服或煎服的制剂。常用茶剂如午时茶、感冒茶、甘和茶等。煎煮茶系指将药材片、块、段、丝或粗粉,装入包(袋)制成供煎服的茶剂。四、一般应密闭贮藏;质量标准:【水分】:茶块取供试品,粉碎,照水分测定法测定。
-
显微鉴定
是指采用显微镜观察药物内部的组织构造、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的形态,描述显微特征,制订显微鉴别依据以鉴定药物真伪优劣的方法。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不同,有两类:(1)完整药材的显微鉴定,这类药材的鉴定首先要制成显微标本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麝香的粉末鉴定,能准确地判断有无掺伪现象,掺伪多少。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
2008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充分发挥我区中医药、壮医药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壮医药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有条件的,应当提供壮医医疗服务。
-
麸炒
概述:麸炒(stir-fryingwithbran)指净药材或切制品加定量麸皮熏炒的炮制方法。属中药炮制法中用辅料进行炒制的方法之一。麸炒的目的:麸炒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具有补脾作用的药物,麸炒后,可增强疗效;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炒至一定要求。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
色泽
颜色与光泽·色泽:色泽(colorandluster、sheenycomplexion)是指皮肤、黏膜、爪甲、毛发的颜色与光泽,尤其是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药材鉴定项目·色泽:色泽(colorandluster)是指药物的颜色和光泽。色泽是鉴别药材真伪及其质量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色泽者,当病溢饮。”
-
生药
例如,大黄(根和根茎)、牛黄(牛的胆囊结石)、麝香(雄性麝的香囊的干燥分泌物)等。生药与中药和药材的关系是:中药是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包括中药材、炮制品和中药制剂;药材是泛指未经加工炮制的植物、动物、矿物性原料药物,其中供中医用的称中药材;
-
川药
四川省号称“天府之国”,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药材的品种,还是药材的数量或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
颗粒剂(冲剂)
颗粒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凡单剂量颗粒压制成块状的称块状冲剂。二、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加工成片或段,按具体品种规定的方法提取,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加定量辅料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呈泡腾状。
-
全杜仲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uanduzhongJiaonang标准编号WS3-B-2316-97本品为杜仲经加工制成的胶囊剂。(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功能与主治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高血压症,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规格每粒装0.3g(相当于原药材1.25g)。贵州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杂质检查法
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下列各类物质:一、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注意】1.药材中混存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鉴别时,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的、化学的或物理的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3.杂质检查所用的样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
制霜
概述:制霜(frost-likepowder)为中药炮制法之一。有以下几种:①种子类药材去油后的粉末,如巴豆霜、杏仁霜、千金子霜等。析出结晶:将某些盐类药物撒在连皮的瓜瓤上,装入土坛内,加盖封固,置阴凉通风处,使析出结晶凝在土坛外,用毛刷扫下,至坛外无结晶物为止。制霜的有巴豆、千金子、瓜蒌子、肉豆蔻、西瓜霜。
-
生物检定
多用于尚未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决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的药物,如维生素、脑垂体后叶等内分泌制剂、洋地黄叶等。生物检定的主要原则是将需检定的药物与标准品(药材提纯成分或制剂)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对生物体所产生的反应强度,再计算出药材或其制剂的剂量标准。
-
朱砂点
朱砂点(spotofoilcavity)为鉴定某些药材品质方法之一。是指中药经验鉴别中形容断面油室或油细胞所致的深色小点。如苍术、羌活等,其断面布有红色斑点,称朱砂点。药材鉴定时常以朱砂点的有无多少、色泽浅深明暗判断这些药材的真伪和质地优劣。
-
化学定性分析
化学定性分析是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真伪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在试管中进行,亦有直接在药材切片或粉末上观察以了解该成分所存在的部位。如柴胡横切片,加无水乙醇一浓硫酸等量混合液后则凡是含有皂甙的组织开始呈黄绿色,渐至绿色,蓝绿色,最终呈蓝色。
-
生物测定法
生物测定法即生物检定。多用于尚未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决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的药物,如维生素、脑垂体后叶等内分泌制剂、洋地黄叶等。生物检定的主要原则是将需检定的药物与标准品(药材提纯成分或制剂)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对生物体所产生的反应强度,再计算出药材或其制剂的剂量标准。
-
中药志
《中药志》为药学著作。第1册根与根茎类,第2册种子果实类,第3册花、叶、皮、藤木、全草类及其他,第4册动物与矿物类,共收500余种药物,每种均分别记述原植物、药材、效用及附注四项。书中将原植物与药材紧密结合,对药材的混杂品种也试作了初步澄清,是结合现代药学成就整理中药材的一部著作。
-
治削
治削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炮制类型。出《金匮玉函经》。又称整洁选治。指以手工或工具修整药材,达到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和作用不一致部分,并加工药材形态。纯净方法有挑、捡、筛、(^颠)、刷、刮、挖、撞等,主要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粉碎方法有捣、碾、研、磨、镑、锉等。切制方法有切、铡等。
-
折断面
折断面(fracturesurface)是指药材自然折断或用刀横切而成的断面。药物鉴定时观察药材折断面所具有的特征,如自然折断面,破碎面,横断面等。折断面的平坦、粗糙、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此法用于皮类,长条状的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鉴别。如甘草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定粉);
-
表面特征
表面特征(surfacecharacter)是指药物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即中药鉴定过程中对药材外表的纹理和各种附属物(如毛绒、刺、须、鳞片、皮孔、钉疱等)性状的观察。如桔梗科植物的桔梗与南沙参,桔梗芦头上有数个半月形茎基残痕(习称“芦碗”),而南沙参芦头细长,没有“芦碗”特征。
-
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一、除另有规定外,药材需加工成片或段,按具体品种规定的方法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清膏。W[2]为比重瓶内水重量(g);加药材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装量】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
头
中医学·头:头:1.人体部位;《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通常指根类药材顶端及上部的根茎。
-
华陀风痛宝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tuoFengtongbaoJiaonang标准编号:WS3-B-3583-98处方: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两面针三七茎叶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粗粉,加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辅料适量,混匀,装入胶囊,即得。0.3ml,作为供试品溶液。
-
柘木糖浆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emuTangjiang制法:取柘木,切成小块,洗净,加水煎煮二次,每次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80~90℃),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加蔗糖(每100g药材加蔗糖7.5g)加热溶解,浓缩至相对密度1.12(80~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H)。功能与主治:抗肿瘤药。
-
藏青果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西青果冲剂拼音名ZangqingguoChongji标准编号WS3-B-0668-91本品为西青果制成的冲剂。另取西青果对照药材2g,加丙酮20ml密塞,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规格每袋或每块重15g(相当于原药材5g)贮藏密封。
-
儿滞灵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zhilingChongji处方:小槐花广山楂茯苓槟榔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鉴别:取本品1块,研细,加水10ml使溶解,用浓氨试液调pH值至10,加入氯仿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氯仿约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芙蓉抗流感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rongKangliuganPian标准编号WS3-B-2144-96本品为木芙蓉叶制成的浸膏片。制法取木芙蓉叶5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2500g,加乙醇4280ml,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
浓缩当归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NongsuoDangguiWan处方:当归250g制法:取当归7/10量,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浓缩至稠膏;浸出物:取本品约4.0g,精密称定,用70%乙醇为溶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50.0%。
-
当归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angguipian标准编号WS3—B—3819—98本品为当归经加工制成的浸膏片。60℃)30ml,浸渍并时时振摇约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
-
消风止痒颗粒
每100g清膏加蔗糖粉800g,制成颗粒,低温干燥,装成100袋;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15: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乙类非处方药确定原则
乙类非处方药系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需要医生及药师的指导,可以自我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与甲类非处方药相比,其安全性更好,消费者自行使用的风险更低。该类疾病和症状特点为:1.发生率较高,消费者认知程度很高;4.药品质量稳定;3.中成药含毒性药材(包括大毒和有毒)和重金属的口服制剂、含大毒药材的外用制剂;
-
切丝
切丝(sliver)为中药炮制方法。指将洗净软化后的药材,用机器或人工切铡制成丝状的炮制工艺过程。即将皮类净药材切成约2~3mm宽、叶类净药材约5~10mm宽的丝。一般叶皮类者,宜切狭窄丝条,如桑白皮、枇杷叶等。
-
晒干
晒干(dryinginsunshine)为中药学名词。是指将药材曝晒使干燥。即将药材曝晒使药材中水分汽化蒸发而干燥。属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
热淋清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RelinqingJiaonang标准编号WS3-B-2402-97本品为头花蓼经加工制成的胶囊。200目,105℃干燥30分钟,柱内径1cm),用甲醇50ml洗脱,收集脱液,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头花蓼对照药材1.5g,加水20ml,煮沸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2ml溶解,同法制成对照品溶液。主治热淋。
-
动物类中药鉴定
动物类中药鉴定:鉴定动物类中药时,药材是完整的动物体,可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如蜈蚣、土元、金钱白花蛇等;药材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羚羊角、龟甲、骨类、贝壳类,鉴定时主要靠性状鉴定以辨别真伪优劣,必要时,可进行显微磨片观察;
-
铁娃散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铁娃丹拼音名:TieWaSan标准编号:WS3-B-1207-92处方:枳实30g全蝎30g当归60g六神曲(麸炒)30g麦芽(炒)30g?山楂(炒)30g巴豆霜1.5g牛黄12g朱砂120g制法:以上九味,除巴豆霜、牛黄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2)取本品约3g,加石油醚(60~另取当归姨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环续
(1)环续指药材上的节痕,又称“横环纹”,例如玉竹、天麻等。(2)环续指药材横断面上的形成层或内皮层环带,例如人参的形成层环、石菖蒲的内皮层环等。(3)环续指某些药材横切面的同心性环纹,例如牛膝、商陆等。
-
甘草水制
甘草水制是将净药材置锅内,注入适量甘草水,不断翻搅,用文火煮至药材松软(或能抽去木心),至汤被吸尽;或将甘草水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再炒至带色后,取出、摊晒、干燥,或趁热抽去水心后,再干燥。如制远志。
-
硬胶囊剂
中药·硬胶囊剂:硬胶囊剂(hardcapsule)为中药剂型。西药·硬胶囊:硬胶囊(通称为胶囊)为胶囊剂的一种,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
-
形状
形状(shapeform)是指中药材的形体状态。药材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
掉边与炸心
掉边指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炸心指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二者均系药材软化时,浸泡或闷润不当,内外软硬度不同所致。例如郁金、桂枝、白芍、泽泻等。
-
蛤粉炒
药物与蛤粉同炒的方法称为蛤粉炒(亦称蛤粉烫)。蛤粉为蛇蜊等贝壳经锻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主含氧化钙等物质,味威、寒。能清热、利温、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主要用于烫制阿胶。目的是使药材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使药物增加清热化痰的功效。
-
煅淬
煅淬(calciningandquenching)为中药炮制法之一。指将净药材按明煅的方法煅烧至红透后,迅速投入冷水或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淬酥的炮制方法。药材经火煅红后,立即投入水内或醋内。矿物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多用此法。能使该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研碎。
-
生药库大使
生药库大使为明代官名。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主管该库事务。明代太医院中设有收纳、贮藏药材的生药库。生药库大使是其最高长官。生药库为明代太医院所属机构名称。其任务是受纳、储存和保管全国各地送来的药材。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该机构。
-
艾虎
拼音名:àiHǔ英文名:Weasel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
-
清炒
概述:清炒(simplestir-frying)为中药炮制法。指净药材或切制品置锅中,不加辅料,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或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取出放凉的炒制法。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炒至一定要求。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
净制
净制(cleansing)为中药炮制方法。是指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除去原药材非药用部分及杂质,选取药用部分,并达到净药材质量标准的方法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