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定义
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它们的程序下定义就叫操作定义。
-
侧系统
侧系统是W.Hennig(1966)提出与单系统和多系统对比的概念。它与多系统一样,除了有其自身的祖先之外不存在其他祖先,这是与单系统相区别的地方。即关于这二者在不包含从基础种来的所有种这一点与单系统是不同的,从基础种来的残余的种系如果是单系统群,则将作为对象的种系规定为侧系统的,不是这样的情况规定为多系统。
-
变构蛋白质
变构蛋白质是显示变构效应的蛋白质的总称。因此,在三个定义的变构效应中,其对应于任何一个都可称为变构蛋白质。例如,对应于定义(2)的阻遏物也是变构蛋白质。所谓变构酶即均被包括在变构蛋白质中,不是变构酶,如血红蛋白等也是变构蛋白质。
-
转换数
转换数(turnovernumber)亦称代谢转换数。是酶活性的一种表示法。例如,脲酶可得到46万的数值。由于酶的一个分子中在具有数个活性中心时此定义就变得含糊,因此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建议使用分子活性或催化中心活性,这样比较更为精确。如果已知酶的分子量,则单位为1/分钟(=底物微克分子/分钟/酶微克分子)
-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
2007年12月30日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二、本规定中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应分别符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关于“服务提供者”定义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
远距离X线摄影
远距离X线摄影(teleradiography)曾定义为应用长的焦点-胶片距离和短被照体-胶片距离进行的X线摄影,如心脏X线测量摄影。现在,也有人将其定义为放射影像发送到远站点的传输。
-
定义的不确定度
定义的不确定度是指由于被测量定义中细节量有限所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
真值
真值也称量的真值(truequantityvalue;truevalueofquantity)是指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
概率控制限
概率控制限是指当过程处于统计受控时,所考察的统计量以一个预先设定的非常高的概率落入其间的与中心线一起定义的控制限。
-
软射线
软射线(softradiation)是指仅能穿透较薄物质的X线,例如α粒子或低能X线。在X线诊断领域内,一般将软射线定义在15~25keV的能量上,它是应用在乳腺X线摄影的X线能量。X线的硬度通过给定的物质的厚度来特性化。
-
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
定义: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first-generationanticoagulants)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研制的抗凝血类杀鼠剂为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其作用缓慢,症状轻,不会引起鼠类拒食,鼠需要反复多次取食才能达到毒杀目的。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的主要品种: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主要有杀鼠灵、杀鼠迷、敌鼠、氯敌鼠等。
-
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
定义: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second-generationanticoagulants)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研制的抗凝血类杀鼠剂,急性毒力非常大,一次投毒即能达到毒杀目的,且能有效防治对第一代产品抗性的鼠类。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的主要品种: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的主要品种有大隆、溴敌隆等。
-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定义:肿瘤局部病灶有效控制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意义: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能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的控制情况。
-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原发疾病控制率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原发疾病控制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原发疾病控制率是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原发疾病基本改善或治愈的例数占同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总例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率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是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视力表两行及以上。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率是指术后视力提高的例数占同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总例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诊断符合率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诊断符合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诊断符合是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后诊断(包括病理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诊断符合率是指诊断符合的例数占同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总例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存活率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存活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存活率是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1年和3年随访(失访者按角膜组织未存活统计)尚存活的角膜组织数占同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角膜组织总数的比例。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率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率的定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是指实施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所得的诊断与患者病理诊断相符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率计算方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率的意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诊断准确率能反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准确性。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率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率的定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是指采集的信息样本能满足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需要。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率计算方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率的意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信息采集准确率能反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客观性。
-
痰毒·余毒凝滞证
定义:痰毒·余毒凝滞证(phlegmatictoxinwithpatternofremnanttoxincoagulationandstagnation)是指余毒凝滞,以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为常见症的痰毒证候。关于痰毒:痰毒(phlegmatictoxin)是指发于颈、腋、胯腹部淋巴结的痈。
-
马口异位
定义:马口异位(hypospadias)是指以尿道口不在龟头正中处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马口异位相当于西医的尿道下裂。
-
遗传或家族型人类朊病毒病
定义:遗传或家族型人类朊病毒病(geneticorfamilialhumanpriondisease)是指遗传或家族型人类朊病毒病包括遗传或家族型克-雅病、吉斯特曼-斯特劳斯综合征、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发病率约占整个人类朊病毒病病例的10%~15%。
-
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是指单位时间内,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
-
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说明:病历内容完整是指归档病历内容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要求。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出院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给予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CRT使用率=住院期间给予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
-
二尖瓣手术住院死亡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住院死亡率=行二尖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二尖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二尖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行二尖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二尖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行二尖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二尖瓣手术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出院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行二尖瓣手术出院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二尖瓣手术二级预防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
定义: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行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配血相合
定义:配血相合(consistencycrossmatch)是指献血者和患者ABO、RhD血型相同,且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均无凝集和无溶血。
-
配血相容
定义:配血相容(compatiblecrossmatch)是指献血者和患者ABO血型相同或不同,输注含红细胞的血液成分,主侧配血无凝集和无溶血;输注含血浆的血液成分,次侧配血无凝集和无溶血;RhD血型相同或不同,主、次侧配血均无凝集和无溶血。
-
不同型相容性输注
定义:不同型相容性输注(transfusionofdifferentbloodtypeswithcompatiblecrossmatch)是指献血者和患者ABO血型和/或RhD血型不同情况下的血液成分配血相容性输注。
-
围手术期
定义: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period)是指从患者和医生决定手术治疗之日始到术后28天(基本康复)止的一段时间。
-
患者血液管理
定义: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bloodmanagement)是指以患者为中心,遵守预防为主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多学科技术和方法,使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和良好结局。
-
洗消
定义:洗消(decontamination)是指对接触过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装备、物资等进行清除毒物污染的措施。
-
量的真值
量的真值也称真值(truevalue)是指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
鼻用散剂
鼻用散剂的定义:鼻用散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以适当工具吹出粉末的鼻用固体制剂。参见鼻用制剂。
-
鼻用粉雾剂
鼻用粉雾剂的定义:鼻用粉雾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用适当的阀门系统喷出粉末的鼻用固体制剂。鼻用粉雾剂为鼻用固体制剂的一种,参见鼻用制剂。
-
鼻用棒剂
鼻用棒剂的定义:鼻用棒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棒状或类棒状,供插入鼻腔用的鼻用固体制剂。鼻用棒剂为鼻用固体制剂的一种,参见鼻用制剂。
-
尘性块状纤维化
定义:尘性块状纤维化(masspneumoconiosis)是一种尘肺病理改变。病变:尘性块状纤维化的表现为:眼观:病变为2cm×2cm×2cm以上的灰黑色或黑色、质地坚韧的纤维性团块。镜检:或为尘肺结节融合或为大片尘性胶原纤维化或为各种尘肺病变混杂交织所组成。
-
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医患比是指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科医患比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是指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