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血
补血为治法。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唇爪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以及妇女月经延期、色淡量少,甚至闭经,唇舌色淡、脉细。常用方如归脾丸、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桑椹、龙眼肉、何首乌、枸杞子等。针灸常选用脾俞、章门、膈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针用补法。
-
固本止崩汤
处方:大熟地1两(9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耆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若血崩数日,血下数斗,六脉俱无,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唯补血,又不只补血,而更补气,非唯补气,而更补火。
-
火鸡肝
火鸡肝为雉科动物火鸡的肝脏。因其分丰富的营养和特殊功效,使得鸡肝成为补血养生的最佳食物。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火鸡肝的选购味甘、苦、性温,归肝经;可补肝、明目、养血;用于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3.治疗贫血配菠菜最好。
-
驴肉
驴肉肉质细嫩,远非牛羊肉可比,有补气、补虚之功。2、牛肉的肌肉之间有脂肪层隔开,驴肉之间则没有。主治积年劳损,久病之后的气血亏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心悸眼差,阴血不足,风眩肢挛,不寐多梦、宫能性子宫出血和出血性紫癜等症。功能主治补血,益气。(《饮膳正要》驴肉汤)摘录《*辞典》
-
当归独活酒
处方: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黄酒1500炮制: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功能主治:祛风补血。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
-
红毛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鸡:拼音名:H nɡM oJī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来源:鹃形目杜鹃科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Sinensis(Stephens),以除去毛和内脏的干燥体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祛风除湿。注意:阳盛及外感热病禁服。各家论述:《广西中药志》:妇科用以调经、补血。
-
虚痉
虚痉病证名。见《证治汇补·痉病章》。《医学正传·痉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症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舌质淡,脉细涩。治宜益气补血熄风,用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大营煎等方加钩藤、蝎尾等药。
-
止血粉
1:29):组成:川贝母1两,阿胶珠3两,三七面5钱。主治:溃疡病出血。药理作用:止血粉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及对胃蛋白酶有吸附作用。各家论述:阿胶甘平,能凝固血络,补血止血;方出《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引《濒湖集简方》,名见《华氏医方汇编》卷六:组成:韭汁、石灰(风化)。制备方法:上为末。
-
当归调经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当归补血冲剂拼音名:DangguiTiaojingChonggi标准编号:WS3-B-1925-95处方:当归300g熟地黄20g川芎10g党参20g白芍20g甘草10g黄芪20g制法:以上七味,川芎、白芍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鹿法(附录17页),川芎用70%乙醇为溶剂、白芍用8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
-
血虚难产
血虚难产为病证名。《傅青主女科》下卷:“妊娠有腹痛数日,不能生产,人皆曰气虚力弱,不能送子出产门。谁知是血虚胶滞,胞中无血,儿难转身乎。方用送子丹(生黄芪一两,当归一两,麦冬一两,熟地五钱,川芎三钱)。”《妇科经验良方》亦曰:“血虚则子宫濡润不足,不能滑利故难产,宜大补气血,儿易转动,自然降生。”
-
血虚经行后期
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血虚经行后期的病因:血虚经行后期多因素患失血,或大病、久病,或产乳过多,耗伤阴血,以致血海空虚,冲任不足,胞宫不得按时满溢,导致月经过期而来。血虚经行后期的症状:症见经期错后在七八天以上,血量较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眼花心悸,小腹空痛喜按,身体瘦弱等。
-
血枯经闭
见《丹溪心法》。血枯经闭的病因:多因素患失血,或早婚,产多,乳众等耗伤阴血,日久乃致血枯,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因早婚而伤精者,兼见两颧发赤,午后潮热或骨蒸等虚损证候,治宜滋阴补血,方用六味地黄汤等。因产乳多而伤阴血者,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十全大补汤等。
-
疮疡补法
疮疡补法(sore-ulcer-tonifyingtherapy)为治法。见《集验背疽方》。指用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生肌作用的方药以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促使疮口愈合,治疗毒势已去,元气虚损之疮疡后期的治法。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
-
产后目痛
概述:产后目痛为病证名。清·单南山《胎产证治录》。病因病机:因产后出血过多所致。症状:症见眼痛不能视,羞明隐涩,眼睫无力,眉及太阳酸痛等。方用当归养荣汤、当归补血汤。有热者加黄芩;脾胃不和,恶心不饮食者加生姜。
-
赤砂糖
概述:红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它除了具备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铬和其他矿物质等。2.老年人、阴虚内热者不宜多吃红糖,糖尿糖患者忌食。有健脾暖胃,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吃糖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的产生。
-
红糖
概述:红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它除了具备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铬和其他矿物质等。2.老年人、阴虚内热者不宜多吃红糖,糖尿糖患者忌食。有健脾暖胃,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吃糖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的产生。
-
加减大补元煎
处方:党参3钱,口耆3钱(炙),当归身5钱(炒),熟地5钱,桂心1钱(冲),附片1钱(制),羌活2钱,山萸肉3钱(炒),乌梅肉3个,杜仲2钱(炒),枸杞2钱(炒)。功能主治:虚寒腰痛,身痛。或以煨姜5钱易桂、附亦可。各家论述:治此证者,惟在补气补血暖寒而已。羌活虽非虚证所宜,然能利周身百节之痛,可以为使;
-
十二味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组成:黄芩、黄耆、陈皮、香附、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功效:安心敛神主治:妊娠乳泣。四君补气以黄耆佐之,益气培元亦安胎。恐归、熟之补血大滞,行以香附,气行则肝经之郁自开,而火自降。心与小肠二经之气血得补而虚热自除,则血归经而乳自止矣。
-
筋痿
筋痿病名。①指肝痿。肝主筋,由于肝热内盛,阴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选用补血荣筋丸、补阴丸、家秘肝肾丸、紫葳汤等方。《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阴痿(即阳痿之异名)。”
-
枳椇
拼音名:ZhǐJǔ别名:枳椇子[种子]、鸡爪树、鸡脚爪、万字果、万寿果、橘扭子、转扭子、九扭来源:鼠李科枳椇属植物拐枣HoveniadulcisThunb.,以树皮与种子入药。功能主治:子: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酒毒。用于热病烦渴,呃逆,呕吐,小便不利,酒精中毒。用于腓肠肌痉挛,食积,铁棒锤中毒。蒸熟浸酒,作滋养补血用。
-
断血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三七根末3钱,茯苓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补气止血。主气虚血壅,小便流赤浊,似血非血,似溺非溺,溺管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黄耆以补气,用当归以补血。方中丹皮清血中之火,茯苓以分其水中之血,自然清浊不至混杂,壅阻得以疏通也。摘录:《辨证录》卷八
-
二仙四物汤
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6克鹿角霜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甘草45克功能主治:壮阳补血,调理冲任。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仿二仙汤意,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壮阳,鹿角霜温补督脉,调理冲任;适用于经期疹块,属冲任不调、阳气偏虚者。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
紫米
不宜一次食用过多紫米的营养分析紫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钙、铁、钾、镁等营养元素,其营养丰富,多食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
过期不产
过期不产为病名。见清·阎纯玺《胎产心法》。亦称过期妊娠。方用保元汤(《胎产心法》)加川牛膝、枳壳。若孕妇气血虚弱,血虚则子宫濡润不足,不能滑利,儿难转身,血虚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无力送胎下行。方用补血行滞汤(《胎产心法》: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香附、桃仁、枳壳、砂仁、紫苏、生姜、大枣)。
-
气血双补
气血双补为补法之一。是以具有补气作用的穴位与补血作用的穴位并用以治疗气血俱虚之证。气血俱虚多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嫩淡、脉细弱等。用八珍汤之类。针灸常选膈俞、脾俞、三阴交、气海、足三里、合谷等穴。
-
补血药和止血药
补血药主要指提供造血原料,加强造血功能的一类药物。止血药指能增强微血管功能,使出血时间缩短,起止血作用的一类物质。常用补血药有各种铁剂,如葡萄糖酸铁,含铁12%,每片0.3g,每日三次,每次两片;止血药常用的有安络血,每针2mL含10mg,每次10mg,一日2~维生素K每次4mg,每天2~
-
腐巴
《*辞典》:腐巴: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Fǔ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附方:①治翻胃: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亦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白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
-
当归地黄酒
处方:生地黄50g当归尾50g黄酒500ml炮制:1.将上述2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3.功能主治:补血,止血。主治产后血崩,腹痛等症。备注:(1)地黄:滋阴养血,治疗吐血,衄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腹痛等症。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当归尾有止血的作用。但当归性滑,生地粘腻,所以脾胃虚寒,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应慎服。
-
心血虚
心血虚为证候名。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
-
肉行
是指以其肉推之则一堆,平之则如故,头痛发热,恶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无力等为常见症的瘟疫。天行时疫的一种。见《续名医类案·奇疾门》。肉行的病因病机:多为血枯而感天时不正之气所致。肉行的治疗:治法不宜单从发散,须在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首乌、杞子中加羌活等风药。
-
内伤半身不遂
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或痰火内作,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无表邪形象,故曰内伤半身不遂也。血痹者,活血汤;结痰者,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若气虚补气,血少补血。”
-
肝血虚
肝血虚为证候名,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脏血液亏虚,致筋脉、头目、爪甲失于濡养的病理变化。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脾肾亏虚,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虚。临床表现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症状为主,兼有虚烦多梦,易惊善恐,月经不调等症。
-
发迟
概述:发迟(retardationinhairgrowth)为病证名。是指以小儿初生无发,日久不长,或长发迟缓,发稀萎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五迟之一。症状:小儿初生无发,日久不长,长亦稀疏萎黄的病证。病因病机:发乃血之余,小儿所禀于先天的血气不足,不能上荣于发,故头发不生。治疗:治以补血为主。宜胡麻丸。并加强饮食营养。
-
齿挺
齿挺病名。系指齿根露出疼痛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
程明佑
程明佑明代医生。安良吉,号岩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幼习举业,后攻医。阴阳迭用,刚柔互体,故补血以营荣,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盖脾为中州,水火交济,而后能生万物。”其阐述阴阳补泻之理发人省思。
-
产后大便下血
概述:产后大便下血为病证名。病因病机: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内热,热伤肠络所致。治疗:治宜养阴补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
-
伏虎散
处方:黄耆3两,当归2两,生地黄2两,麦门冬2两,地榆1两,三七1两,防风5钱。功能主治:补气血,解风热之毒。用法用量:虎为阳中之阴,其毒浅而耗血多,故治此主于补血,加以去热祛风。虎伤牙孔深,或二或四,去血必多,虎口挟风挟热,人必大渴,不可饮水。若牙孔变黑,急塞以生猪脂,掘粪土中蛴螬捣塞尤妙。
-
扶阳汤
处方:鹿茸15克(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熟附子9克人参6克粗桂枝9克当归6克蜀漆(炒黑)9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扶阳祛寒。治少阴三疟,久而不愈,气血两虚,形寒嗜卧,发时不渴,舌淡,脉微。用法用量:用水1.6升,加入鹿茸酒,煎成300毫升,日服三次。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腹宁汤
处方:当归1两,续断2钱,阿胶3钱,人参3钱,麦冬3钱,炙甘草1钱,山药3钱,熟地1两,肉桂2分。功能主治:补气补血止痛。主产后血虚小腹痛,按之即止。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痛轻,2剂痛止,多服更美。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归地参术汤
处方:当归2钱,熟地3钱,阿胶珠2钱,桑寄生5钱,泡参4钱,白术3钱,茯神4钱,炙甘草1钱。功能主治:补血扶气。主白带偏于血虚,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形容枯瘦,心悸寐少,腰疲乏力,带下白色,脉虚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回阳生肌药捻
处方:人参5钱,鹿茸5钱,雄精5分,乳香1钱,琥珀2钱5分,京红粉1钱2分5厘。功能主治:回阳生肌,补血定痛。主阴症窦道、瘘管、脓疡久不收口者。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胶地丸
处方:阿胶2两(蛤粉炒,为末),大生地2两(酒蒸熟,杵膏)。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血。主孕妇血尿。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如急时,每样2钱,水煎服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
救脱汤
《类证治裁》卷二:救脱汤:处方:人参9克附子3克黄耆熟地麦冬各6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回阳固脱。治纵欲,走阳精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二《医学集成》卷三:方名:救脱汤组成:人参1两,北耆1两,当归5钱,附子3钱,炮姜2钱。主治:产后气脱。
-
四物加人参汤
处方:人参3克,川芎3克,白芍3克,当归身3克,生地3克,炙甘草3克,童便炒香附3克。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营血亏虚。用法用量:水煎服,生姜、大枣为引。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益母草煮鸡蛋
处方:益母草30克鸡蛋2个制法:将上2味加水适量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功能主治: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有胸腹胀痛者。用法用量: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数日,吃蛋饮汤。摘录:《民间方》
-
滇茜草
拼音名:DiānQi nCǎo别名:小茜草、滇紫参来源:茜草科滇茜草Rubiayunnanensis(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软坚破积。主治贫血,跌打损伤,慢性胃炎,脂肪瘤,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韭菜莲
拼音名:JiǔC iLi n别名:赛番红花、旱水仙、空心韭菜、风雨花来源:石蒜科韭菜莲Zephyranthesgrandiflora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南方栽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散热解毒,凉血补血。主治吐血,血崩。外用治痈疮红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鸭翅
鸭翅一般是禽类最好吃的地方,因为那里多运动,肌肉会比较多,肉质紧密。鸭翅的食疗功效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
血虚而聋
血虚而聋病名。指因血虚所引起的耳聋。初起听音不真,久则耳鸣耳聋,目眩头晕、脉细数。治宜补血益气。方可选用四物汤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
血虚不孕
血虚不孕为病证名。为不孕症型之一。出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血虚不孕又名血少不孕。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血伤阴,致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成孕;兼见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治疗宜补血养阴滋肾。方用养精种玉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萸肉)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