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2L,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约有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再从成分比较,终尿与原尿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原尿含葡萄糖,终尿无;说明原尿尚须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才能生成终尿。
-
稀释试验
化验结果意义:稀释试验主要反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异常见于肾小球病变或肾血流量减少,于肾衰后期,尿相对密度恒定在1.010左右,表示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受损。
-
助心丹
《辨证录》卷三:组成:麦冬1两,远志2钱,茯神3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玄参5钱,丹皮3钱,芡实3钱,莲子心1钱,当归3钱,柴胡3分。主治:双目流血,甚至直射而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或疑肾中火动,不宜重补其肾,不知肾火之动,乃肾水之衰也。水衰故火动,水旺不火静乎?
-
水轮
水轮为人体部位名,是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水轮又名冰轮,即瞳神(瞳孔部位)。《银海精微》:“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人。”瞳神泛指瞳孔及目珠内诸组织(如神水、黄精、神膏、视衣等)。瞳神内应于肾,为五轮中之水轮。因肝肾同源,故瞳神疾患常与肝肾有关。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
-
六脏
六脏:1.六脏指心、心包络、肝、脾、肺、肾。见《此事难知》卷上。《难经·三十九难》:“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
-
助肾辟邪丹
《辨证录》卷七:组成:茯苓5钱,苡仁5钱,防己1钱,莶草1钱,玄参3钱。功效:祛湿热,少佐祛风。主治:少阴痉病,感湿热,又且感风,遂成痫瘛,身踡足挛,不能俯仰。用法用量:水煎服。然而薏仁、茯苓,虽利湿而不损其阴;玄参、豨莶虽去火,而不灭其光,非泻肾而仍是补肾,若单泻而不补则误矣。
-
胃之关
胃之关人体器官名。《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水饮入于胃,由脾上输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关门不利,水液聚积而出现水肿。中焦痞满等症。
-
肾小体
肾小体是位于肾皮质和肾柱内,呈球形,直径约200微米,分血管极和尿极。由特殊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球(肾小球)和包在其外面的肾小囊构成,是分泌尿液的部分。肾小囊是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凹陷而成,分脏层与壁层,脏层细胞为有突起的足细胞,经基膜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接触。
-
肾主水
肾主水指肾有控制和调节水液的作用。其调节功能主要是依靠肾阴、肾阳的相互依存、制约,来维持肾的开合机能。肾的阴阳平衡,开合有度,才能留清液于体内,排浊液于膀胱。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
肾之府
肾之府指腰部。府,住处。肾位于腰部,腰部有肾的俞穴,腰被称为“肾之府”。《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马莳注:“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
-
浓缩试验
正常值:成人禁饮12h内每次尿量20~1.035儿童至少有一次尿相对密度在1.018以上。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肾功能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肾功能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高血钙低血钾充血性心衰中毒性肾损害
-
分侧肾功能试验
正常值:肾小管排斥率0.6~(4)患侧GFR和肾血浆流量降低;(5)患侧尿钠、氨及氢离子比健侧高;(6)TRFR>1.6为右肾病变,<0.6为左肾病变。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肾功能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肾功能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房劳胁痛
房劳胁痛证名。因房劳伤肾,气虚血滞所致胁肋部疼痛。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治宜补肾养肝,调和气血。《医碥·胁肋痛》:“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辨证录·胁痛》:“房劳之后胁痛,其亏于精者更多,乌可重治肝而轻治肾哉!方用填精益血汤。”详见肾虚胸胁痛条。
-
轻腰汤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功能主治:祛风利湿。主外感风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辩证录》卷二《辨证录》卷二:方名:轻腰汤组成:白术1两,薏仁1两,茯苓5钱,防己5分。主治:因房劳力役,又感风湿,腰脐之气未通,风湿入于肾而不得出之腰痛,两腰重如带三千文,不能俯仰者。
-
柑核
《*辞典》:柑核: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GānH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柑核,杜仲等分。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摘录:《*辞典》
-
咸
咸(salty)为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甲、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硝、元参之类。
-
尿素氮/肌酐比值
化验结果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肾功能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肾功能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封藏之本
封藏之本人体器官名。意指封闭储藏的根本。即肾。《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故称。
-
肾精
概述:1.肾中之精2.特指生殖之精肾中之精·肾精:肾精即肾中之精,肾所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总称。肾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之精的滋养而充盛,为肾之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主生长发育,又称水谷之精或脏腑之精。
-
水脏
水脏为人体器官名。指肾。肾主水液。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
肾主骨
肾主骨是指肾有充养骨骼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盛,骨骼才能致密健壮,强韧有度。出《素问·宣明五气》。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
-
作强之官
作强之官人体器官名,指肾。《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
集
组成集的每个事物称为该集的元素。例如,中医脏腑理论中的“脏”,即是一个由“心”、“肝”、“脾”、“肺”、“肾”组合而成的“集”,称为“五脏”;同理,“腑”也是由“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组成的“集”,称为“六腑”。
-
肾恶燥
“恶”为讨厌畏惧之意。肾恶燥指肾不喜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胜则伤津,津液枯涸,则易使肾之阴精亏耗,而导致肾之病变。《素问·宣明五气》:“……肾恶燥,是谓五恶。”王冰注:“燥则精竭涸。”
-
子母两濡汤
《辨证录》卷六:方名:子母两濡汤组成:麦冬5钱,天冬3钱,紫菀1钱,甘草3分,苏叶5分,天花粉1钱,熟地5钱,玄参3钱,丹皮2钱,牛膝1钱。主治:肺燥咳嗽。吐痰不已,皮肤不泽,少动则喘。用法用量:水煎服。方名子母两濡,似乎只言脾肾也。然而治脾、治肾,无非治肺也。脾肾濡,而肺气安有独燥者哉。
-
肾藏精
肾藏精(kidneystoringessence)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生理功能。肾为藏精的器官,包括藏生殖之精,主管人的生育繁殖,以及藏五脏六腑之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由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主人体生长发育。《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关门不利
指肾的气化障碍而致小便不利,发生水肿的病机。病因病机:肾为水之下源,肾的气化功能失职,则水液内聚,不能从小便排出,出现水肿。《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
原尿
原尿是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类、葡萄糖、尿酸、尿素等小分子物质,由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到肾小囊中成为滤过液,是尿生成的第一步,又称原尿。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类、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
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指肾。从生殖机能到男女生殖之精形成胚胎,以及身体的发育成长,防病、抗病,肾都起着重要作用。因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肾是最先形成的脏器,肾成之后,再按五行相生顺序演生他脏。故《医宗必读》日:“先天之本在肾。”
-
运动水土
运动水土自我按摩方法名。“水”指肾,“土”指脾。指食后缓行,同时用手在两侧胁肋上下轻轻按摩,再摩擦腰部,使其发热。能助消化、疏肝胆、通血脉。《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食毕须勉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手摩肾堂令热,此养生家谓之运动水土。
-
合主逆气而泄
“合主逆气而泄”出自《难经·六十八难》。合:合穴;主:主治。合穴五行属水,水应肾。邪在肾则肾气不足而气逆,肾开窍于二阴,如气逆则不禁而下泄。治之于合(土)穴者,不令土刑水也。
-
尿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别名:β-Ga正常值:男:413~化验结果意义:升高:肾移植排异反应、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脓疡、急性肾小管坏死、膀胱癌、肾癌。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一: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猪腰青盐杜仲方
《医方考》卷五:方名:猪腰青盐杜仲方组成:猪腰1具,青盐3钱,杜仲(末)5钱。主治:腰痛。用法用量:先将猪腰剖开,后入青盐、杜仲于内,湿纸包裹煨熟。空心服之。各家论述:《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故猪腰可以补腰。《经》曰:五味入口,咸先入肾,故青盐可以就下。
-
虚劳腰痛
虚劳腰痛病证名。因过劳伤肾所致的腰痛。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圣济总录·腰痛门》:“虚劳腰痛者,劳伤于肾也。”详见肾虚腰痛条。
-
肾风
肾风病名。肾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以面部浮肿、腰痛、色黑为主证。王冰注:“冬壬癸水,肾主之。”《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中藏经》卷上:“肾风之状,但踞坐而腰脚重痛也。”《奇效良方》治肾风,用升麻胃风汤加肾之引经药。
-
解烦汤
处方:人参5钱,巴戟天5钱,麦冬5钱,白术1两,炒枣仁3钱,菖蒲5分,神曲1钱,白豆蔻2粒。功能主治:健其脾胃,益其心肾。主春月伤风,邪不尽散,脾胃既衰,肺肾亦衰,心无水养,肾与心不交,身热下利6-7日,咳而呕,心烦不得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棘钩子散
处方:麝香。功能主治:消渴,酒疸。各家论述:消渴消中,皆脾弱肾败,上不能节汤水,肾液不上溯,乃成此疾。今诊脾脉极热而肾不衰,当由果实与酒过度,热在脾,所以饮食过人而多饮水,饮水既多不得不多溺,非消渴也。余嘱其子延良医张耽隐之子(不记其名)为诊脉,笑曰,君几误死。
-
头肾
头肾与前肾相同,因为其发生位置比中肾和后肾接近头侧,故有此名,但并非适宜。
-
两归汤
处方:麦冬1两,黄连2钱,生枣仁5钱,熟地1两,丹参3钱,茯神3钱。功能主治:耳鸣。用法用量:水煎服。心既清凉,则肾不畏心热,而乐与来归,原不必两相引而始合也。况方中全是益心滋肾之品,不特心无过燥之虞,而且肾有滋润之乐,自不啻如夫妇同心,有鱼水之欢,而无乖离之戚也,又何至喧阗于一室哉。
-
望齿
望齿望诊内容之一。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龈,故望可了解肾和胃的病变。清代温病学者对验齿辨病有所创见,认为齿的润泽枯燥,反映了肾液、胃津的变化;齿的有垢无垢,反映胃浊、胃阴的情况。这对温病辨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牙龈肿者多属胃火,陷者多属虚证。临床牙龈形色的变化,与月经、妊娠亦有一定的关系。
-
妇女白淫
概述:妇女白淫为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妇女从阴道内时时流出有白色黏液,形如胶样的秽物。病因病机:多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肾主水开窍在阴,胞冷肾损故下流淫浊,而小便通利无碍。方用金锁正元丹、固精丸、锁金丸(补骨脂、青盐、茯苓、五味子)等。
-
子母
子母为五行学说术语。五行中之相生者,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任何一行都有我生与生我两方面的关系。如手太阴肺属金,足少阴肾属水,金生水,则肾为肺之子,肺为肾之母,两者为子母关系。《难经·十八难》:“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
治虚三本
治虚三本指治疗虚劳病证的三个重要脏器。《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毕矣。”
-
咸生肾
咸生肾生理学名词。指咸与肾五行皆属水,故咸味具有补肾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
阳物细小
概述:阳物细小为症状名。是指阴茎短而细小之症。病因病机:多因肝气不足所致。治疗:《辨证录·种嗣门》:“欲使小者增大,要非补肝不可。然而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补肝而不补其肾,则肝之气无所生,补肝而不补其心,则肝之气有所耗,皆不能助肝以伸其筋,助筋以壮其势,故必三经同补。”用夺天丹、展阳神丹等方。
-
三子地黄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三子地黄汤组成:熟地12g,山药9g,山萸肉9g,茯苓9g,泽泻6g,牡丹皮6g,菟丝子9g,沙苑子9g,枸杞子12g。主治:肾中精气不足,症见神光受截,幻影色黑,不任久视,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各家论述:方中六味地黄汤,滋补肾精以填精;
-
腰热
腰热证名。指腰部有热感,常兼有腰痛。见《灵枢·论疾诊尺》。可由肾虚或邪气扰肾而致。《医学纲目》卷五:“热在腰或痛属肾,肾居腰,肾热则腰亦热。”参见腰痛等条。
-
锝[99mTc]亚双半胱乙酯
药品说明书:药理作用:本品在肾实质聚集,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分泌,随尿液排出。适应症:主要用作肾动态显像。用量用法:静注:静注111-296MBq后,用相机快速连续采集包括双肾和部分膀胱区域的放射影像得双肾动态影像。注意事项:如发生变色或混浊,则停止使用。规格:注射剂:74-5550MBq/1.0mg。
-
玄冥
玄冥为气功术语。肾的代名词。《简易方》:“肾名玄冥。”《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肾神玄冥字育婴。”又为丹田之异名。
-
老人腰痛
老人腰痛为病证名。见《医宗必读·腰痛》。《临证指南医案·腰腿足痛》龚商年按:“有老年腰痛者,他人但撮几味通用补肾药以治,先生独想及奇经之脉隶于肝肾,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角、当归、苁蓉、薄桂、小茴以温养下焦。”也可选用二至丸、右归丸等方,或外用摩腰膏热摩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