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为书名。池澄清编。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针灸孔穴及其疗法表解、同名异穴表、正别穴名对照表、别正穴名对照表、简异体字查穴表等五部分,共收孔穴685个。
-
竹节骨
竹节骨为骨名。即指骨。指骨为骨名。解剖学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
五指骨
五指骨为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解剖学同名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掌骨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
吴景贤
吴景贤隋代医家。生平及里籍欠详。依《隋书·经籍志》,景贤著《诸病源候论》五卷,目录一卷。据此,该书或为巢元方与吴氏合著,或吴氏别有一已佚之同名书,有待深入考证。
-
指骨
指骨解剖结构名。指解剖学上的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
支义方
支义方为五代后周医家。著医方书《通玄经》10卷,今佚。同名书《通玄方》10卷,《宋史·艺文志》作“支观”撰。《宋史·艺文志》载其著《通玄经》十卷,另又有支观《通玄方》,也是十卷,论者疑二人为同一作者,因二书皆佚,未及详考。
-
上睥
上睥为人体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上睑。上睑出自《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
-
筛骨
筛骨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
鼻骨
鼻骨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
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是配穴方法之一,即按经脉的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进行配穴。常见的有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和交会经配穴法。
-
跖骨
跖骨解剖学同名骨。
-
经络对称现象
经络对称现象为经络现象之一。指刺激两侧同名穴位时可引起对称的循经感传路线。
-
掌骨
掌骨骨名。又名五指骨。解剖学同名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掌骨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
上胞
上胞为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上睑出自《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
-
内踝
内踝为(huái怀)骨名。又名合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参见踝骨:踝骨为骨骼部位名。内踝、外踝的统称。
-
泪骨
泪骨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
经水愆期
经水愆期病名。见《女科指掌·调经门》:”愆期是指失期、过期。故经水愆期即经行先后无定期、经行后期。详上两同名条。
-
镫骨
镫骨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镫,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