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心痫
心痫为病证名。《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多因惊恐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肝脾肾三经,使风痰随气上逆所致。此外,医书中也有把神识昏乱、狂叫奔走的病证称为痫病(见《万病回春·痫证》)。五脏痫为病名。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的总称。
-
五痫
古代对各种痫证的统称。即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怒而起,怒不得越,痰涎壅盛,口多喊叫,面青目瞪,右胁作疼而中气作闷者为肝痫。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五痫:五痫指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等五种。风痫:风痫指痫证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
-
五脏痫
概述:五脏痫为病名,即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的合称。《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忧悲太重,痰涎入肺而发,声嘶啼泣,旋运颠倒,目睛上瞪,恶寒拘急,气下则甦者为肺痫。
-
五脏病证候
五脏病证候为痫证五脏分类。出《备急千金要方》。肝痫,面青,目反视,手足摇。心痫,面赤,心下有热,短气息微。脾痫,面黄,腹大,喜痢。肺痫,面目白,口沫出。肾痫,面黑,目正视,不摇如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