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淖
喻指人体内稠碍精微物质的积蓄。见“淖泽。”《素问·八正神明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素问·阴阳别论》:“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杨上善注:“淖音浊,乱也。”
-
三丝白菜汤
三丝白菜汤主料白菜、火腿丝、香菇丝、冬笋丝三丝白菜汤做法1、白菜选上好的白菜芯四个,尾部打十字花刀,下开水中淖透待用。2、锅中放入清汤开锅放入白菜芯调好味。3、将三丝放入开水中淖一下捞出。4、将调好的汤装入汤盆中撒上三丝即可。
-
瓤白菜卷
瓤白菜卷主料上好白菜、精肉馅瓤白菜卷做法1、选上好白菜嫩层,切成6厘米宽,3厘米长下入开水锅淖透,沥静水待用。2、肉馅放入葱、姜、米、料酒、盐、味精调好味,抹在白菜上打成卷。3、上蒸锅蒸10分钟,取出放在盘内摆好,用清汤勾成芡汁淋在上面即可。
-
五脏化液
五脏化液为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异常,可作为五脏辨证和津液辨证的参考。
-
荣备回避八法
荣备回避八法指针刺治疗前必须注意的八条事项。出明·方贤《奇效良方·针灸门》。寒——凡用针刺,天气寒冷,令病人向温暖处,先饮汤液醴。燥——凡用针刺,遇夏月烦躁,令病人于风凉处,先服宣通气血之药,然后刺之。车——凡用针刺,若病人乘车而来,其人经络解(亻亦),不可便刺,气血定,然后刺之。
-
淖手药
《御药院方》卷十:方名:淖手药组成:栝楼(莲子皮)1个(锉细),土瓜(莲子皮,锉细)5个,杏仁(去皮尖)20个。功效:润肤。用法用量:临睡每洗手讫,涂淖手。制备方法:上锉细,用绵包于器盒内,酒浸。
-
绿云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名:绿云汤组成:卷柏1两,樗根白皮1两,贯众1两,朴消1两,地骨皮1两。制备方法:上为粗散。《普济方》卷一八三:方名:绿云汤组成:新嫩柏叶1斤(不用坟墓上,去土净,米泔浸7日,如在沸汤内淖过亦得),甘草4两,生姜半斤(与柏叶同捣细,晒或焙令干)。功效:利头目,辟风邪。主治:上气。
-
折伤衄
折伤衄病名。系指由外伤引起鼻衄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或堕车马,打扑伤损,致因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宜以细棉蘸药塞入鼻内止血。参见鼻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