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口
脉口又名气口、寸口。位于两手桡骨头内侧之桡动脉搏动处,是中医诊脉的处所,分寸、关、尺三部。《黄帝内经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关格
或肢冷形寒,汗出不止,皮肤甲错或皱瘪凹陷等为常见症的关格证候。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阳气大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
阴阳俱溢
溢,指脉来盈溢、洪盛。阳,人迎脉。古代脉诊寸口(脉口)属阴,人迎属阳,若人迎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示邪盛正衰,病进。《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
五十动
五十动为脉学术语。系古代诊脉常规。指诊脉的时间不能少于50次脉动的脉诊原则。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
寸口脉
寸口脉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的脉搏。属太阴肺经。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
-
溢阴
溢阴脉学名词。指阴邪积聚而弥漫于内的脉象。《灵枢·终始》:“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参内关条。
-
短期
短期谓死期将近。《灵枢·终始》:“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关格者与之短期。”《素问·阴阳类论》:“请闻短期。”
-
寸口
寸口又名气口、脉口。指两手腕部腕横纹下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之处,是进行脉诊的部位,包括寸、关、尺三部。寸口是中医诊脉的部位。属太阴肺经。因该处太渊(脉会太渊)去鱼际仅1寸,故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
气口
气口为人体部位名。即寸口,脉诊部位。《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参见寸口:寸口又名气口、脉口。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属太阴肺经。《难经·二难》:“从关至鱼际是寸口。”《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
经虚
经虚病证名。指经脉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
-
尺寸
概述:尺寸为脉学名词。尺脉与寸脉·尺寸:尺寸指尺脉与寸脉。《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寸口脉·尺寸:尺寸为寸口脉。《难经·二难》:“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