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
谷①饮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素问·金匮真言论》:“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③两山之间的夹道。喻指人体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
谷丙转氨酶( ALT)
别名:ALT正常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化验结果意义: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肝功检查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专科特殊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溪谷
概述:溪谷:1.人体部位名;其中大的缝隙处称作“谷”或“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做“溪”或“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泛指经络穴位·溪谷:溪谷泛指经络穴位。
-
清者为营
营气与卫气均源于水谷精微,其清稀部分化生为卫气,其浓浊部分则化生为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一说清者指柔和言,唐容川曰:“清浊以刚柔言,阴气柔和为清,阳气刚悍为浊。”一说清者指精气言。张介宾曰:“清者,水谷之精气也。”
-
浊者为卫
浊者为卫生理学名词。水谷精微中浓浊部分化生为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
卫在脉外
“卫在脉外”中的卫,指卫气。卫气与营气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在人体内部循行部位有所不同,卫气运行于脉管外,营气运行于脉管内。《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
楮皮间白汁
《*辞典》:楮皮间白汁: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ChǔP JiānB i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性味:《本草汇言》:味甘,气平,无毒。功能主治:治水肿,癣疾。4分深,俟破口流出白稠汁,即取汁涂于患处。
-
胃主受纳
指食物入口经食道容纳于胃。胃主受纳即胃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生理功能,水谷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胃气逆则呕吐,食入即出;胃气虚则饥不受谷食。《黄帝内经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景岳全书·饮食门》:“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
-
小肠泻
小肠泻为病证名,指小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卷下:泻“自小肠来者,亦水谷注下而不分,则成糟粕而非完谷,且小肠为受盛之府,水谷到此,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治宜泌别水谷,用五苓散,使水谷分利,则泻自止。
-
五谷之府
五谷之府为人体器官名。指胃。胃主受纳谷食,故称。《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喻胃为水谷汇聚之所。又称水谷之海(《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
疳利
疳利病证名。下利完谷,日夜无度之泄泻证。《儒门事亲》卷四:“夫病疳利,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出。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泻讫,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发汗则愈矣。”
-
后天之本
后天之本指脾胃。脾胃具有从外界摄取养料的功能,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故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医宗必读》:“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和调于五藏而血生,而人以资为生者也。
-
脾主后天
脾主后天是指人体出生后的营养、发育主要是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输水谷精微,故称。脾主后天与肾主先天相对而言。《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直肠痢
直肠痢病名。痢疾之随食随痢者。《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用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
火生土
说明自然界的火对土的生成有滋生和促进作用。在五行之中,火有资生、助长土的作用,火生土用以说明心对脾的资助关系。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是指脾土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心火的温煦。临床应用较多推演于肾阳命门火助脾胃腐熟水谷的作用,故肾阳衰、命门火不足会出现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的病证。
-
完谷不化
完谷不化为症状名。指粪便中夹有大量未消化食物的腹泻表现。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谷所致。也可见于暴饮暴食之伤食泄泻。
-
脏行气于腑
脏行气于腑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六腑受纳、腐熟、消化、吸忟、传导、排泄水谷的功能,就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完成的。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大肠的传导需肺气的肃降;膀胱的排尿需赖肾的气化作用等。
-
上焦如雾
上焦如雾是指上焦具有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的功能,,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出《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
产后完谷不化
俗名产后水谷利。病因病机:素体脾胃虚弱,复因产后劳倦伤脾,转输失职所致。症状:症见泄泻完谷不化。治疗:治宜温阳健脾祛瘀。方用生化汤加益智仁、砂仁、豆蔻、木香、柴胡、升麻、陈皮、党参。
-
谷楮叶汁
处方:谷楮叶5-7把。功能主治:鼻久衄积年,或夜卧流血,常达数升,众疗不愈者。用法用量:上捣捩取汁,日饮1-2盏。4-5剂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小溪
概述:小溪即溪谷:1.人体部位名;2.经络穴位。指肢体肌肉之间互相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谷,相当十二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溪,相当于穴位所在处。《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
大谷
概述:大谷即溪谷:1.肢体肌肉之间互相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2.泛指经络穴位。《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谷,相当十二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溪,相当于穴位所在处。《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
精血同源
精血同源是指血由水谷精气化生,精也有赖于水谷精气的培育补充,二者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同出一源,相互影响的关系。精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统称。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如精血不足,一般治以养肝补肾。
-
肾精
概述:1.肾中之精2.特指生殖之精肾中之精·肾精:肾精即肾中之精,肾所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总称。肾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之精的滋养而充盛,为肾之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主生长发育,又称水谷之精或脏腑之精。
-
仓廪之官
仓廪之官为人体器官名。谷藏为仓,米仓为廪;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故仓廪之官,指脾胃。喻脾胃有如粮食仓库,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应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景岳注:“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
-
脾藏营
脾藏营指脾运化水谷精微而生成营气。出《灵枢·本神》。营,指循行于脉中的经气,它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有化生血液的功用,故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谓脾有藏纳营血的功能。
-
玉饮
《圣惠》卷二十七:组成:真玉10两,粟谷1升。功效:镇心神。主治:虚劳烦渴。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粟谷取汁5升,去粟谷澄滤却,以此汁煮玉至3升,旋分呷服之。
-
完全蛋白质
根据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与否,营养学把蛋白质分为三大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completeprotein)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需氨基酸,数量充足,比例也较适当,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有酪蛋白、乳白蛋白、卵白蛋白、卵黄磷蛋白、白蛋白、肌蛋白、大豆蛋白、麦谷蛋白、谷蛋白等。
-
八田线
八田线是沿日本宗谷海峡东西伸延的分布界线,亦称宗谷线。八田三郎(1910)根据两栖类、爬行类和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分布情况确定,此线以北的库页岛完全属于西伯利亚亚区;当今大体上承认此线,而气候生态的意义比地史的意义更大。
-
胃主腐熟
胃主腐熟为胃的功能之一。指饮食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变为食糜的过程。这种作用,有赖于脾运化功能的协助。《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虞庶注:“中焦乃脾胃也。中焦为病,止言冷热,虚则补其胃,实则泻其脾。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中焦如沤,谓腐熟水谷也。”
-
中焦主化
中焦主化为生理学名词。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腐熟水谷,吸收精华,化生营血,故称。《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主腐熟水谷。”
-
中焦如沤
沤,浸渍、腐熟。中焦如沤是指中焦具有腐熟饮食水谷的功能,如水长久渍物使之稀软。出《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沤渍食物、腐熟水谷,故称。
-
肾泻
肾泻病名。由肾阴不足所致的泄泻。《医宗粹言》:“元阴不足而泄泻者,名曰肾泻。其状则水谷不分;至圃即去,足胫冷,少腹下重,但去有常度,昼夜或一二次,与他证之泻不同,盖元阴之气衰弱,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参见肾泄条。
-
脾主中土
脾主中土生理学术语。即脾属中央土,有化生万物的功能。因其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故称。《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张景岳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之四脏者也。”
-
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highqualityprotein)又称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如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如乳类、蛋类、肉类等)和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有酪蛋白、乳白蛋白、卵白蛋白、卵黄磷蛋白、白蛋白、肌蛋白、大豆蛋白、麦谷蛋白、谷蛋白等。
-
喜
七情或五志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苦,先走心;谷味辛,先走肺;
-
安谷
安谷是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和疾病的预后有一定联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
活命丹
别名:活命饮处方:锅饭焦(研粉)、人参3钱。功能主治:伤寒后,误服峻消药,不思谷者。用法用量:活命饮(《杂症会心录》卷上)。注意:煎人参不可用药锅,恐闻药发呕。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荆防白菊散
处方: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白菊3钱,西羌1钱5分,姜虫1钱5分(炒),归尾3钱,赤芍1钱5分,谷精1钱5分,粉草5分,蛇退1条(焙枯,研)。功能主治:散肿除痛。主眼目外伤。摘录:《青囊全集》卷上
-
五味子蜜丸
9):组成:北五味子(陕西产,烘干或阴干)。1丸(相当于生药1至2钱)。谷丙转氨酶值降至正常后,可酌情减半量服用。对个别疗效不明显的病例,亦可加大剂量,每次可服1.5~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6g。
-
脂氧合酶
氧合酶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如谷类种子、大豆、豌豆、马铃薯中,以大豆中的含量最高。食物体系中存在脂氧合酶可造成食物营养质量的下降及增加贮藏的困难。因脂氧合酶在低温下仍具有活力,故低温贮存青豆、蚕豆应经热烫处理以钝化酶,否则将造成质量严重下降。
-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质量规格标准项目指标干燥失重/(%)≤谷类淀粉:15.0;土豆淀粉:21.0;其他单体淀粉:18.0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1.0砷/(mg/kg)(以As计)≤0.5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14;
-
营在脉中
营在脉中是指营气与卫气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在人体内循行部位有所不同,营气运行于脉管内,卫气运行于脉管外。营,指营气。见《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质量规格标准项目指标干燥失重/(%)≤谷类淀粉:15.0;土豆淀粉:21.0;其他单品淀粉:18.0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1.0砷/(mg/kg)(以As计)≤0.5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14;
-
消谷
消谷证名。食物入胃肠,很快消化之证。《灵枢·大惑论》:“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为中消主证。参见中消条。
-
饮食须知
《饮食须知》食疗著作。①元·贾铭撰。撰年未详。重点介绍360余种食物相反相忌。全书分水火、谷、菜、果、味、鱼、禽、兽八类。虽主体内容可取,但不免于芜杂。②清·朱本中撰。刊于1676年。属食疗本草著作。
-
阎纯玺
阎纯玺清代医家。字诚斋。上谷(今河北宣化)人。博采方书,专攻妇产科,历三十余年,撰《胎产心法》三卷(1730年)。后经沈棪增订为《增订胎产心法》五卷(1935年)。
-
资生廓
资生廓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由于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运送营养物质,增补元气的功能,人体赖以生存,故名资生廓。《目经大成》卷一有:“脾胃相为表里,主腐熟水谷,保合太和,司培元气,曰资生廓。”
-
中阳
中阳为生理学名词。中焦脾胃之阳。指脾运化和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因脾胃主中土,居中焦,故称。《类证治裁》:“其中阳虚,浊阴犯胃,吐黑绿苦水者,用辛热开浊。”
-
中渎之腑
中渎之腑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能如沟渠的疏通,故称。《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