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之府
肾之府指腰部。府,住处。肾位于腰部,腰部有肾的俞穴,腰被称为“肾之府”。《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马莳注:“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
-
水廓
见《银海精微》。又名坎廓、坎水廓、津液廓。水廓的位置及与脏腑的关系:①《审视瑶函》:以(气) 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三腑,脏属于肾。”八廓是天廓、水廓、山廓、雷廓、风廓、火廓、地廓、泽廓的总称。廓,喻城廓卫御。
-
坎水廓
坎水廓的位置及与脏腑的关系:①《审视瑶函》:以(气) 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三腑,脏属于肾。”④《张氏医通》卷八:“肾之府为水廓”,有名无位。八廓是天廓、水廓、山廓、雷廓、风廓、火廓、地廓、泽廓的总称。
-
津液廓
津液廓的位置及与脏腑的关系:①《审视瑶函》:以(气) 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三腑,脏属于肾。”④《张氏医通》卷八:“肾之府为水廓”,有名无位。八廓是天廓、水廓、山廓、雷廓、风廓、火廓、地廓、泽廓的总称。
-
坎廓
见《银海精微》。坎廓的位置及与脏腑的关系:①《审视瑶函》:以(气) 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三腑,脏属于肾。”④《张氏医通》卷八:“肾之府为水廓”,有名无位。八廓是天廓、水廓、山廓、雷廓、风廓、火廓、地廓、泽廓的总称。
-
腰痛·肝气郁结证
定义:腰痛·肝气郁结证(lumbagowithsyndromeofliverqidepression)又称肝郁腰痛,是指肝气郁滞,以腰痛连胁腹胀满,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走,舌偏红,苔薄,脉弦细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精浊·阴虚火旺证
定义:精浊·阴虚火旺证(turbidsperm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腰膝酸软,头昏眼花,失眠,多梦,遗精或血精,阳事易兴,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浊滴出,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精浊证候。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精浊·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见《景岳全书·淋浊》。
-
耳眩晕·髓海不足证
定义:耳眩晕·髓海不足证(otogenicvertigowithmarrowseainsufficiencypattern)是指髓海不足,以眩晕经常发作,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男子遗精,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耳眩晕证候。加减:加枸杞子、菊花、白芍、首乌养肝益血,石决明、牡蛎滋阴潜阳。
-
五府
五府为生理学名词。指与五脏相配的五腑,即小肠、大肠、胆、胃、膀胱。《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心之府。大肠者,肺之府。胆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肾之府。”
-
腰酸
《张氏医通·诸痛门》:“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方用金匮肾气丸、补肾丸、青娥丸、六味丸、八味丸加减。《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根据腰痛程度、部位、病因、症状的不同,有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脚痛、卒腰痛、久腰痛及外感腰痛、内伤腰痛等。
-
肾着
又名腰脊痛。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久腰痛
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审如是说,则知肾系于腰,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根据腰痛程度、部位、病因、症状的不同,有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脚痛、卒腰痛、久腰痛及外感腰痛、内伤腰痛等。时常怕冷,手足不暖,凡遇寒气,腰背即痛,此真火不足,阳虚之症也;
-
腰痛·脾湿证
定义:腰痛·脾湿证(lumbagowithspleendampsyndrome)又称脾湿腰痛,是指湿邪侵袭,以腰痛重滞,面色晄白,纳食不馨,或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或濡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关于腰痛:腰痛(lumbago)为病证名。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惫
惫疲惫,极度困乏。引伸有衰竭败坏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
身振摇
身振摇为症状名。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伤寒论》:“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
相火
肝、肾、胆、三焦均内寄相火·相火: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寄藏于下焦肝肾,有温养脏腑,主司生殖的功能。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相火:相火是指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三气为相火,上应天之少阳暑气;五气为金,上应天之阳明燥气;火气有二,其一在前位,应少阴,合五脏君主之官(心),故名君火。
-
腰膝注痛
腰膝注痛证名。即腰痛连及膝部。见《本草纲目》卷四。前人有“腰为肾之府,膝为肾之路”之说,故腰膝注痛多属肾亏复受风湿侵袭而致病。选用独活寄生汤、海桐皮酒、牛兔丸等方。
-
腰
腰为人体部位名。指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部位。“腰为肾之府”,与肾关系密切。足太阳等经脉所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
腰部劳损
疾病科属骨伤科疾病概述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⑴主方:①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
脾湿腰痛
定义:腰痛·脾湿证(lumbagowithspleendampsyndrome)又称脾湿腰痛,是指湿邪侵袭,以腰痛重滞,面色晄白,纳食不馨,或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或濡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关于腰痛:腰痛(lumbago)为病证名。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肝郁腰痛
概述:肝郁腰痛即腰痛·肝气郁结证(lumbagowithsyndromeofliverqidepression),是指肝气郁滞,以腰痛连胁腹胀满,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走,舌偏红,苔薄,脉弦细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府
《素问·金匮真言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为阳。”②指气血汇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王冰注:“府,谓气之所聚处也”。③器官所在地。《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