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风
治法:清热泻火,凉肝熄风。由于痰火内盛,因而身热面赤,动辄眩晕,恶心呕吐。证候分析:情志过激,郁而化火,气火上逆头目,目之玄府闭塞:胸闷嗳气,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皆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郁久他火之征,而头眼部症状乃气火上逆所致。
-
五风变内障
概述:五风变内障为病证名。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五风为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五内障之统称。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促使神水瘀滞所致。谓病发则瞳神之色“如青山之笼淡烟者,青风也”(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
-
黑风
“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是指以头眼胀痛,眼前时起黑花,视力下降,眼珠胀硬,瞳神散大且气色昏黑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黑风内障与绿风内障症状相同,体征不同。乃肾受风邪,热攻于眼”(《证治准绳·杂病》)。可用补肾磁石丸或羚羊角饮子加减治疗。
-
黑风内障
为五风变内障之一。是指以头眼胀痛,眼前时起黑花,视力下降,眼珠胀硬,瞳神散大且气色昏黑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黑风内障的病因病机:黑风内障是由肾受风邪,热攻于眼所致。乃肾受风邪,热攻于眼”(《证治准绳·杂病》)。“黑风日久成绿风”(清·佚名《眼科捷径》)。可用补肾磁石丸或羚羊角饮子加减治疗。
-
五风之证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五风变内障出自《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类今之青光眼。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内障
概述:内障(internalophthalmopathy)为病证名。而广义的内障是泛指发生在黄仁、神水、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的病变。其中发生于胞睑、两眦、白睛与黑睛的睑生风粟、胬肉攀睛、暴风客热、花翳白陷之类外眼病统属外障,而发生于瞳神的圆翳、绿风与高风雀目之类内眼病则归属内障。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
五风变成内障证
见《证治准绳·杂病》。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
即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内障
概述:五风内障(fivewindglaucoma)是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黑风内障、乌风内障的总称。又名绿风(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绿风内障证(《证治准绳·杂病》)、绿水灌珠(清·佚名《眼科捷径》)、绿水灌瞳(见《一草亭目科全书》)、绿风变花(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又名乌风障症、乌风。本病少见。
-
风毛菊属
中文名风毛菊属拼音名fengmaojushu拉丁名Saussurea中国植物志78(2):1描述SaussureaDC.风毛菊属,菊科,约4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300余种,各省区均产之。叶互生,有齿或分裂;头状花序同性,稍大而单生,或小而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苞片覆瓦状排列;
-
绿风还睛丸
《金鉴》卷七十七:方名:绿风还睛丸组成:甘草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菊花1两,生地黄1两,蒺藜1两,肉苁蓉1两,山药1两,牛膝1两,青葙子1两,密蒙花1两,菟丝子1两,木贼1两,川芎1两。主治:内障,已成绿风不足证。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乌风障症
乌风障症为病名。治宜祛风涤痰,平肝养阴,用白附子汤加减。参见绿风内障:绿风内障为病名。症见发病迅猛,眼珠剧烈胀痛,牵引眼眶头额胀急,疼痛欲裂,恶心呕吐,视力锐减,见灯光周围似有彩虹环绕,抱 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瞳神散大呈淡绿色,眼珠变硬,“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张氏医通》卷八)。
-
乌风
概述:乌风为病名。肝胆实热:乌风内障·肝胆实热证(darkwindglaucomawithpatternofliver-gallbladderexcessiveheat)是指肝胆实热,以头眼胀痛,泪热羞明,视物昏蒙,眼珠坚硬,抱 红赤,黄仁膨隆,表面可见新生赤脉,瞳神紧缩干缺,伴见口苦咽干,溺赤便结,舌质红,脉弦数为常见症的乌风内障证候。
-
绿风羚羊饮
处方:黑参6克防风6克茯苓6克知母6克黄芩2克细辛3克桔梗6克羚羊角3克车前子3克大黄3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绿风内障,头旋额痛,鼻、目牵引作痛。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主治:内障,已成绿风有余证。制备方法:上为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