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风
方药治疗:丹栀逍遥散加减:原方意在清热疏肝,若用于肝郁而阴血亏虚较甚者,可加热地、女贞子、桑椹子以补助归、芍滋阴养血;痰火升扰:症状:头眩目痛,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或滑数。(4)一眼已患本病者之“健眼”,以及视神经乳头或视野出现可疑变化者。
-
五风变内障
概述:五风变内障为病证名。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五风为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五内障之统称。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促使神水瘀滞所致。谓病发则瞳神之色“如青山之笼淡烟者,青风也”(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
-
五风之证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五风变内障出自《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类今之青光眼。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成内障证
见《证治准绳·杂病》。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
即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青风还睛散
《金鉴》卷七十七:方名:青风还睛散组成:茯苓、人参、防风、地骨皮、车前子、羌活、川芎、细辛各等分。主治:目内障久,变青风不足。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王乔
王乔汉代道士,兼通医学。生平履贯欠详。曾著《养性治身经》三卷,谓四季需避风邪,春避青风,夏避赤风,秋避白风,冬避黑风,以五行谈养生,在养生史中是较早的一家。
-
青风羚羊汤
处方:羚羊角3克玄参3克地骨皮3克车前子4.5克川芎3克羌活3克细辛1.5克制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青风内障。用法用量: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金鉴》卷七十七:方名:青风羚羊汤组成:羚羊角1钱,元参1钱,地骨皮1钱,车前子1钱5分,川芎1钱,羌活1钱,细辛5分。
-
柞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柞树皮:拼音名:ZhàShùPí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叶片例卵形至长椭圆状例卵形,长7-19cm,宽4-1O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边缘具7-10对深波状钝牙齿,幼时沿叶脉有毛,老时变无毛,侧脉7-11对;
-
五风内障
概述:五风内障(fivewindglaucoma)是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黑风内障、乌风内障的总称。又名绿风(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绿风内障证(《证治准绳·杂病》)、绿水灌珠(清·佚名《眼科捷径》)、绿水灌瞳(见《一草亭目科全书》)、绿风变花(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又名乌风障症、乌风。本病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