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
韭菜的食疗功效:韭菜味辛、性温,入胃、肝、肾经,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的功效。中医还把韭菜称为“起阳草”。全韭:全韭可补肾益胃,充肺气,散瘀行滞,安五脏,行气血,止汗固涩,干呃逆。韭菜主治阳痿、早泄、遗精、多尿、腹中冷痛、胃中虚热、泄泻、白浊、经闭、白带、腰膝痛和产后出血等病症。噎膈反胃;
-
韭菜粥
处方:鲜韭菜30~1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制法: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将韭菜籽研为细末)。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适用于虚寒久痢以及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用法用量:温热食,每日2次。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忌食。摘录:《本草纲目》
-
韭黄
韭黄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黄的别名韭芽、黄韭芽、韭菜白韭黄的使用提示每次50克韭黄的营养价值韭黄含有膳食纤维,可促进排便;并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对眼睛以及人体免疫力都有益处;韭黄的食用建议选购鲜韭黄炒制,这样其自身丰富的水分可以使得味道更浓,在翻炒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必加水了。
-
韭菜炒羊肝
处方:韭菜100克羊肝120克制法:将韭菜去杂质洗净,切1.6厘米长;羊肝切片,与韭菜一起用铁锅旺火炒熟。功能主治:温肾固精。适用于男子阳痿、遗精、盗汗,女子月经不调经漏、带下、遗尿,夜盲、角膜软化症。
-
姜韭牛奶羹
《丹溪心法》方之姜韭牛奶羹:处方: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或奶粉2汤匙,加水适量)。功能主治:温胃健脾。用法用量:每日早晚趁热顿服。摘录:《丹溪心法》《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姜韭牛奶羹:姜韭牛奶羹以韭菜、牛奶为主要原料,具有温胃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痛、呕吐者。
-
海肠
概述海肠,学名单环刺缢,在中国仅渤海湾出产,它是一种长圆筒形软体动物,软乎乎地蠕动,浑身无毛刺,浅黄色。用剪刀将海肠两头带刺的部分剪掉,把内脏和血液洗净,再配以新鲜的蔬菜,蘸着香油、食盐等调料食用。海肠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特别适合男性食用。
-
通玄二八丹
别名:通元二八丹(《类证治裁》卷三)。治积聚、泄痢,内有积热者。如治泄利,饭后茶清下即止。摘录:《医学入门》卷七《扶寿精方》:方名:通玄二八丹别名:通元二八丹组成:黄连8两(去毛,雅州者),当归(酒浸)5钱,生地黄(酒浸)5钱,白芍药5钱,乌梅肉5钱。主治:积聚,泄痢肠滑,肠风下血。
-
韭苔
韭菜薹,即韭菜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顶上开花结实,嫩的可以当菜吃。其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肾助阳、温中降逆、补中益肝、活血化瘀、通络止血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噎膈、反胃、肝病、跌打损伤、腰膝痛、尿频、白带多、胸胁痛等症。韭苔的食疗功效韭苔味甘、辛、性温;
-
溯源散
《医学正传》卷二:方名:溯源散别名:除原散、除源散组成:原食物(烧灰存性)1两,生韭菜(连根)1握。或伤寒后食诸物致食复,潮热不已者。用法用量:原食物(或糍粽,或肉食)烧灰存性,细研为末,韭菜杵汁调服,过一二时,以东垣枳实导滞丸百余粒催之,其所伤之宿食即下,热退而愈。
-
玉灰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组成:风化石灰1斤(细罗过用),韭菜1斤(洗净,细切)。主治:刀箭伤。用法用量:端午日合。制备方法:将韭菜于石臼内捣烂,次入石灰同捣令匀,捏作饼子,风干。
-
豆浆韭汁饮
处方:豆浆1碗韭菜250克制法:韭菜洗净,捣取汁,对入豆浆煮沸即可。功能主治:补气温经。适用于气虚型崩漏。用法用量:空腹时1次服下。摘录:《经验方》
-
二八通玄丹
《赤水玄珠》卷三十引梅东先生方:二八通玄丹:处方:宣连8两(用茱萸4两炒,去茱萸),川归2两,乌梅肉2两,槐角2两,枳壳2两。功能主治:痔漏。摘录:《赤水玄珠》卷三十引梅东先生方《摄生众妙方》卷二:组成:雅州黄连8两,当归身5钱,白芍药5钱,生地黄5钱,乌梅肉5钱。功效:厚肠胃,泻大肠火,益气补虚;
-
圣神散
《伤科汇纂》卷七方之圣神散:组成:草乌、白芷、赤芍药、白及、秋叶、枇杷叶、韭菜根各一两。功能主治:《伤科汇纂》卷七方之圣神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梅氏验方新编》卷六方之圣神散:组成:淮乌3钱,白芷3钱,赤芍3钱,白及3钱,枇杷叶3钱,芙蓉叶3钱,韭根1两,韭菜1两。用法用量:用姜汁、韭汁,老酒同调敷。
-
韭叶散
别名:韭菜散处方:石灰、韭菜叶。制法:上同捣饼,贴壁候干,为细末,筛下听用。功能主治:止血。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韭菜散(《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摘录:《外科十法》
-
韭菜根汁
处方:韭菜根25克制法:将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开温服。功能主治:健胃提神,温中行气。壮阳。适用于小儿遗尿。用法用量:日2次,连服10天。摘录:《民间方》
-
芦甘蒜韭茶
概述:芦甘蒜韭茶以芦荟、甘草、大蒜、韭菜、茶叶、醋为主要原料,适用于治神经性皮炎者。用法:将泡过的茶捣烂,再将芦荟、甘草调醋,拌和大蒜、韭菜,捣烂敷患处。适用人群:芦甘蒜韭茶适用于治神经性皮炎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二生丹
别名:二黄散处方:大怀熟地3钱,锦纹大黄3钱。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通,内热,干血痨症。用法用量:每用6钱,虚弱者减半,于五更鸡鸣时,用热陈煮酒徐徐送下,少刻觉腹微疼,即解去恶积,经水立通。通后只用米粥熬熟韭菜,连服4-5日,再服加减四物汤,或六味丸1料。注意:病久腹泻者,勿用此方。
-
神圣饼子
方出《永类钤方》卷十一,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六:方名:神圣饼子组成:玄胡索7枚,青黛2钱,肥牙皂(去皮子)2斤。主治:头痛不可忍者。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制备方法:上以5月5日,日未出,本人不语,将取3味同杵烂,次后下余药味,杵得所,抟作饼子,晒干。附注:《医统》无石灰,有韭菜一握。
-
槐黄丸
处方:黄连4两(酒炒),槐花4两(炒)。制法:上为末,入猪大肠头,长1尺,内扎住,用韭菜2斤,水同煮烂,去菜用肠药,捣烂,丸如梧桐子大,如湿,加神曲丸。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便血,痔漏。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米汤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八引周后峰方
-
金枪丹
处方:嫩老鼠(未生毛者)不拘多少,韭菜根与老鼠一般多。制法:石臼捣烂,入嫩石灰末于内,掺于为饼为度,阴干。功能主治:生肌住痛,止血。用法用量:用时以刀刮药末敷伤处,布包裹。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周梅江方
-
韭菜丸
处方:当归、川芎、人参、牡丹皮、桃仁、大黄、黄芩、姜黄、三棱、莪术、桔梗、枳壳、半夏、防风、羌活各等分(俱要生用)。制法:上用韭菜根共一处,酒浸晒干又漫,如此3-5次,为末,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胸膈背后死血积滞疼痛,或吐血后,或劳后饮酒,怒气过多,俱胸背作痛。
-
韭菜汁
处方:韭菜(连根,洗净)。功能主治:诸血。用法用量:上捣烂,入童便在内,用布绞去滓,重汤煮热,澄清者饮之。立止。摘录:《仙拈集》卷二
-
分湿消毒至神丹
别名:分湿消毒丹处方:白蜡1两,黄丹2两,韭菜地上蚯蚓粪2两(炒干1两5钱),冰片5分,朝脑3钱,麝香5分,血竭5钱,铅粉1两,炒松香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3钱,铜绿2分,轻粉1钱,儿茶3钱。功能主治:脚胫之生烂疮,亦湿热也,往往两腿腐烂,臭气难闻。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
五汁丸
《卫生鸿宝》卷一:方名:五汁丸组成:滑石2斤或4斤(研细,水飞,晒干再研,每斤以生甘草两半煎汤,再飞,研细听用),土菖蒲根、韭菜、葱、老姜、鲜艾叶各等分。主治:夏秋骤然腹痛,霍乱水泻。制备方法:上打汁,和药拌匀,石臼内捣,为丸如桂圆大。
-
叶形
倒披针形(oblanceolate)为披针形的颠倒,如小檗。(8)心形(cordate):近似卵形,但基部更宽圆而凹入,先端尖,呈心脏形,如紫荆的叶。扇形的叶(fanshaped),如银杏的叶;有时叶形介于两者之间,可用两种叶形的复合名称来表示,如条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或加“长”、“广”等形容词更确切地描述叶形的特点。
-
蚯蚓泥
蚯蚓泥为灸用垫隔物之一。为蚯蚓排出的泥土。《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治疬,用韭菜畦中蚯蚓粪和水为饼子,量疮大小用之。过疮二、三钱地位,贴疮上,外以艾圆灸之。患入觉得疮热或痛,止火休去饼子,上以膏药固定。”《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用此法治疗便毒、脏毒等。
-
五菜
五菜指葵菜、韭菜、豆叶、野蒜、葱等五种蔬菜。《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菜为充。”
-
水韭亚门
水韭亚门(Isoephytina)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具原生中柱。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孢子有大小之分。水韭亚门现仅存水韭属(Isoetes),约有50余种,绝大多数为水生或沼生。我国有3种,其中中华水韭(I.sinensisPalmer),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稀见,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
菠菜鸭血汤
概述:菠菜鸭血汤可用于治疗贫血以及肝气不舒所致的胃痛,常可获得良效。中医学认为,酸甘化阴,春季宜多吃甜味食物,如红糖、白糖、大枣、蜂蜜、山药等,可补中养脾、化阴柔肝。早春之时还可以多吃些辛甘的食物,如葱、蒜、韭菜等,不仅能驱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还可以杀菌防病。
-
韭母七
韭母七此药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Lloydiatibetica)的鳞茎。因其形态如韭菜,故名“韭母七”。西藏洼瓣花为多年生草本。基生叶线形,扁平,茎生叶较基生叶短且狭。分布于老君山、小神农架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2800米的山坡岩石上。该药具有祛痰止咳、行气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喘、支气管炎、胃腹胀痛等症。
-
定痛生肌杖疮膏
处方:乳香15克(去油)儿茶15克象皮15克(煅灰,为末)龙骨15克(煅过,为末)没药15克(去油)血竭15克冰片3克牡蛎壳(1个煅灰,研末)15克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6个,同熬,俟油滴水成珠,入白蜡60克,黄蜡60克,烊尽,再入滚水泡过飞净黄丹60克,铅粉60克,用槐条急搅成膏,取起离火,入前细药。
-
二根汤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根汤:处方:韭菜根、山楂根。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组成:桑白根皮、李子根各等分。主治:小儿尿灶火丹。用法用量:每服3匙,水2碗,煎1碗,避风淋患处。制备方法:上锉细。
-
加味通元二八丹
处方:宣黄连8两,当归身5钱,赤芍药5钱,生地黄5钱,南川芎5钱,槐花1两,荆芥穗1两,乌梅肉1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雄猪肚1枚,以刀刮尽,仍用酒洗净,将前药末装入,线缝严密,用韭菜铺底盖顶,以桑柴火蒸1日,捣千余下为丸,如桐子大。功能主治:痢疾,休息痢十数年不愈者。肠风及便毒下血,用浆水汤送下;
-
金疮草药灵散
处方:韭菜1斤,刺蓟草1斤,试剑草1斤。制法:上药于5月5日取,不用棍,洗择净,同捣烂如泥;次入绢筛石灰不拘多少,再捣令十分匀,捏作饼子,以瓦盆盛贮,安置静室中,至6月6日晒令极干收。功能主治:金疮。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引《家藏经验方》
-
韭汁生地饮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郁金1钱,降香1钱。功能主治:经逆从口鼻出。用法用量:加韭菜捣汁半酒杯,童便少许冲药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
龙葱散
处方:韭菜地中蚯蚓粪2钱,葱子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吹。用法用量:醋调敷上,干即易之。3次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泥金刮毒膏
《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方名:泥金刮毒膏组成:韭菜地上蚯蚓粪3钱,玄明粉2钱,滑石1钱。主治:天泡疮。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新汲井水调匀。鹅毛润患上,两三日,然后再用茶洗净,将槟榔、天花粉、黄连、黄柏末各1钱,面粉4钱和匀。
-
生栀子韭菜
处方:生栀子、生韭菜各等量。功能主治:据报道,20年来,用本方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小腿挫伤、踝关节扭伤肿痛共382例,疗效均佳。用法用量:混合捣烂后,用鸡蛋清调匀,呈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厚度为2~4毫米(如有骨折,固定后再敷),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敷3~摘录:《外治方》
-
蚓泥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方名:蚓泥散组成:韭菜地蚯蚓粪(烧通赤)1两,腻粉1分,麝香半钱。主治:下注疮。风湿毒气,下注于脚膝胫间,致令皮肤肿硬,结核成疮,脓水不绝,绵历岁年,愈而复发者。用法用量:每用先煎葱汤洗了,将药干敷。制备方法:上各为散,再同和匀。
-
湿毒散
《青囊秘传》:方名:湿毒散别名:湿毒丹组成:蚯蚓粪1两(韭菜田内者佳),铜绿3分,麝香5分,梅片5分,血竭5分,扫盆1钱,松香3钱,洋冰3钱,儿茶3钱,乳香(炙)3钱,没药(炙)3钱,白占1两,铅粉1两,黄丹2两。主治:下疳。制备方法:研末。
-
戴胜
拼音名:D iSh nɡ别名:屎咕咕、鸡冠鸟、山和尚、呼哱哱、臭姑鸪来源:佛法僧目戴胜科戴胜UpupaepopsepopsL.,以去毛及肠、胃的全体入药。备注:药液配方:荆介穗、生半夏、天竺黄各3钱,白矾1钱,韭菜地里的蚯蚓1两,水煎取液,送戴胜粉3钱,发作前服。
-
蜣龙丸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方名:蜣龙丸组成:地龙1斤(生于韭菜地上者。以酒洗去泥,瓦上炙干,为末),蜣螂虫8个(炙干,为末),刺猬皮(连刺)5钱(炙,为末),真象牙屑1两(为细末),川山甲1两(麻油炒黄,为细末)。制备方法:上和匀,再研,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口百日。
-
麝香黑豆丸
《医方类聚》卷七十八引《澹寮方》:方名:麝香黑豆丸组成:黑豆1升,石菖蒲2两(去须,锉),韭菜2束。用法用量:用橘叶盛,晒干,仍以原盛橘叶煎汤嚼吃,每服20个。制备方法:上用韭1束,同蒲、豆煮烂,去蒲勿用,只以豆、韭或余汁,及取生韭1束,共捣研作膏,入麝香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或入少面糊就捻作饼子。
-
韭叶
韭叶即韭菜之叶,宽约0.1寸左右,古时常以此比定穴位。《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这里指关冲穴。
-
隔韭饼灸
隔韭饼灸为间接灸的一种。《疡医大全》:“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
-
隔韭灸
隔韭灸间接灸的一种。《疡医大全》:“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
-
拔管丸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处方炒生地4两,炒槐米2两,炙猬皮2张,象牙屑4两,酒归身2两,炒黄耆2两,广胶2两(土炒成珠),川山甲1两2钱(土炒)。《丁甘仁家传珍方集》处方蛐蟮1斤(韭菜地上者佳,酒洗净,瓦上炙炭),蜣螂虫(瓦上炙炭)8个,刺猬皮5钱,象牙屑1两,穿山甲(炙黄)1两。
-
白云丹
《外科集腋》卷一:白云丹:处方:胡椒4两,川乌4两,草乌4两,细辛4两,桂枝4两,火消2斤,韭菜1斤(打汁,)葱白8两(打汁)。功能主治:初起肿疡。摘录:《外科集腋》卷一《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组成:轻白炉甘石1两(将倾银罐内,煅至通红,倾好醋内,淬7次为度),轻粉1钱,白蜡2钱,冰片1分。功效:生肌收口。
-
灰韭散
处方:新石灰、韭菜、苎麻叶、小秦王草各等分。制法:先捣3味,烂汁着石灰,再捣烂,和成饼子,乱草裹,放背阴处。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用时碾碎末,干掺如神。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
金疮如圣散
处方:陈石灰、无毛老鼠、韭菜根。制法:共捣极烂作饼。功能主治:金疮。用法用量:《青囊秘传》本方用量:小肉老鼠(打烂)十只,陈石灰三两,韭菜汁一杯。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四,名见《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