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合
交合指性交。出《素女经》。
-
兽比翼线虫
龟和鳖可能是喉兽比翼线虫的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龟、鳖的肝、胆、血时,亦可被感染。除可以在痰液中检获成虫,粪便或痰液中检获虫卵外,气管镜检查亦可发现呼吸道壁附有虫体或囊包块,气管镜检冲洗液亦可检获成虫和虫卵。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保虫宿主或传染源较多,以食草动物牛、羊、鹿较常见。
-
广州管圆线虫
雄虫体长11~雌虫产卵随血流到肺部小血管,并在血管中孵化为第一期幼虫,然后穿过微血管进入肺泡,再移行到气管、咽喉,经吞咽进行胃肠,随粪便排出。图2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在我国广东、海南、云南、台湾以及香港等地已发现的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同型巴蜗牛、中华圆日螺、方形环棱螺及三种蛞蝓。
-
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人参、云苓、白术、甘草、肉桂、牛膝、川断、补骨脂、杜仲、山药。各家论述产妇百日后方可交合,若未及一月,或四五十日内交合者,损伤肾气,是方八珍气血两补,肉桂、骨脂辛温以暖命门右尺,杜、断、山、膝辛苦甘温以补左尺。
-
兽比冀线虫病
本虫生活史过程尚未研究清楚。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哮喘及咯学,伴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若虫体寄生咽喉部,可出现搔爬刺激感和阵发性干咳,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有的患者可咳出带有色条状血样物(即虫体)的痰,有的经支气管内窥镜检可发现支气管壁上附有活动的血红色虫体或囊包块。
-
东方毛圆线虫
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orientalisJimbo,1914)成虫体纤细,无色透明,角皮具不明显的横纹,口囊不显着,咽管圆柱状,约为体长的1/7~尾端具交合伞,由左右两叶组成,有一对短粗交合刺,相等同型,末端有小钩。但因本虫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存在,故难于确定哪些症状系由本虫而不是由钩虫所致。
-
两益止遗汤
处方:人参1两,熟地2两,山药1两,芡实1两,白术1两,生枣仁1两,黄连5分,肉桂5分。功能主治:素常纵欲,又加劳心思虑终宵,仍然交合,以致梦遗不止。其症口渴引水,多饮又复不爽,卧不安枕,易惊易惧。舌上生疮,脚心冰冷,腰酸若空、脚颤难立,骨蒸潮热,神昏魂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肾膨结线虫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Thegiantkidneyworm)。雄虫长14~0.6㎝,尾端有钟形无肋的交合伞,具交合刺一根;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可并发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功能障碍等。阿苯达唑和噻嘧啶可治疗本病,但需反复多个疗程用药。
-
毛圆线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毛圆线虫是人与兽共患寄生虫病。自然宿主为草食动物,主要经口感染,也可经皮肤感染。在印度,蛇行毛圆线虫感染率高达31%。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发生,故不易对其所致症状与钩虫病区分。应注意与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相区别。流行病学:东方毛圆线虫主要分布于农村,似有一定的地区性。
-
棘颚口线虫
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spinigerumOwen,1836)是犬、猫的常见寄生虫,也寄生于虎、狮、豹等野生食肉动物,其幼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图1棘颚口线虫棘颚口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的肿块中。预防棘颚口线虫病主要在于不食生的或半生的鱼类及鸡、鸭、蛙等转续宿主的肉。
-
筒线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筒线虫属筒线科。左交合刺纤细,长4~0.18mm,雌虫长约145mm,阴门开口于后部。已发现偶可在人体寄生的是美丽筒线虫。患者口腔内有虫样蠕动感、异物感或发痒,也可有麻木感、肿胀、疼痛、粘膜粗糙、唾液增多等,重者舌颊麻木僵硬、活动不便,影响说话,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
-
十香返魂丸
组成为公丁香、木香、沉香、藿香、苏合香、降香、沉香、香附、诃子肉、僵蚕、天麻、郁金、瓜蒌仁、礞石、莲子心、檀香、朱砂、琥珀各二两,牛黄、安息香、麝香各一两,甘草四两,冰片五钱,金箔三百张。男女交合脱阳、脱阴欲死者,升麻煎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伤欲死者,灯心煎汤化下;
-
十香返生丹
组成为公丁香、木香、沉香、藿香、苏合香、降香、沉香、香附、诃子肉、僵蚕、天麻、郁金、瓜蒌仁、礞石、莲子心、檀香、朱砂、琥珀各二两,牛黄、安息香、麝香各一两,甘草四两,冰片五钱,金箔三百张。男女交合脱阳、脱阴欲死者,升麻煎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伤欲死者,灯心煎汤化下;
-
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callipaedaRaillietHenry,1910)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部,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雌虫较大,长6.2~结膜吸吮线虫的致病与诊断成虫多寄生于人眼结膜囊内,以上穹窿部外眦侧为多见,其次为眼前房、泪小管及眼睑乳突状瘤内,也可能寄生于泪腺、结膜下及皮脂腺管内。
-
十香返魂丹
组成为公丁香、木香、沉香、藿香、苏合香、降香、沉香、香附、诃子肉、僵蚕、天麻、郁金、瓜蒌仁、礞石、莲子心、檀香、朱砂、琥珀各二两,牛黄、安息香、麝香各一两,甘草四两,冰片五钱,金箔三百张。男女交合脱阳、脱阴欲死者,升麻煎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伤欲死者,灯心煎汤化下;
-
女子梦交
女子梦交为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梦与鬼交。系因摄养失宜,气血衰微;或为七情所伤,心血亏损,神明失养所致。症见睡则梦中交合,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甚则喜怒无常,妄言妄见等。治宜养心安神,方用柏子养心丸、桂枝龙骨牡蛎汤等。
-
五不女
概述:五不女为病证名,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而无生育能力的五种病证。四曰角花头,尖削似角;后者若为月经不调,难于孕育,或可用中药治疗调整月经。纹者,窍小即实女(石女)也;角者,有物如角,古名阴挺是也;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又名鼓花头、鼓花。
-
石人
石人为病证名。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即石女。石女指阴道狭窄,或兼有子宫发育不全者。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
-
石女
石女又名实女。1.石女指阴道狭窄,或兼有子宫发育不全者。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2.石女指一生无月经的女子(《郑氏女科》)。
-
歧骨
歧骨为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指的是第一和第二掌骨内。《外台秘要》卷十三:“可从胸前两歧骨下量取一寸,即当鸠尾。”指的是左右两肋弓与胸骨体相连所形成的胸骨下角处。
-
降龙伏虎
降龙伏虎气功内丹术术语。龙指心火,虎指肾水。谓以真意(元神之用)使心火下降而济肾水,肾水上润以制心火,则水火交合无间,性情自伏而助丹成。《性命圭旨全书》:“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伏之者,伏身中真水。”
-
肝毛细线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肝毛细线虫是一种鼠类和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偶尔感染人。治疗:药物有锑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成虫较鞭虫纤细,雌虫长53—78mm,尾端呈钝锥形,雄虫长为24—37mm,尾端有1突出的交合刺被鞘膜所包裹;肝病患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者,可考虑用免疫学方法作进一步检查。
-
麦地那龙线虫病
雄虫长约12—40mm,宽约0.4mm,末端卷曲1至数圈,交合刺两根。疾病病因:寄生于终宿主(人或动物)组织内的雌虫,成熟后自寄生部位移行至四肢、背部皮下组织,头端伸向皮肤表面,子宫内成千成万的幼虫,由于内外压力而致子宫破裂,释放出大量极为活跃的第一期幼虫。水泡最后溃破。特别提示: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Linnaeus,1771)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之一。雌虫长35~经10天左右,幼虫重新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粘膜至粘膜下层组织,后端则裸露在肠腔内寄生并发育为成虫。对病人和带虫者应重视驱虫,近年来采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对治疗鞭虫病的效果较好。
-
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Linnaeus,1758)又称蛲虫,本虫呈世界性分布,儿童感染较为普遍,可以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虫体角皮具有横纹,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雌虫大小约为8~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多很快死亡,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肠腔下段移行。
-
猪巨吻棘头虫
0.5cm,睾丸两个,呈长圆形,前后排列于虫体中部,输精管的末端有8个椭圆形粘腺,其分泌物有封闭雌虫阴道的作用,虫体尾端有钟状交合伞(图1)。8条明显的横纹,体内可见吻突、吻钩等的雏形,以及6~猪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猪巨吻棘头虫主要寄生在猪和野猪的小肠内,偶尔亦可寄生于人、犬、猫的体内,中间宿主为鞘翅目昆虫。
-
益肝汤
处方: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摘录:关幼波方《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名:益肝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术、牛膝、川断、山药、木瓜、远志、乌药、乳香。功效:调荣卫,和气血。
-
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为气功学专著,元代邱处机述,二卷。此书用图、诀等阐述内丹理论及行功方法,其说接近《钟离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认为人须“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气烹炼,使气周流于一身”,才能真正收到效果。七、五气朝元,炼神入顶;
-
纹
纹病因病理学名词。五不女之一。纹同文,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导致不孕。又名石女。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
阴茧
概述:阴茧为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病因病机:因肝火湿热太甚下注,或新婚伤损,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多因下焦湿热蕴结成毒,或新婚损伤,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症见阴户一侧或两侧结肿,形如蚕茧,疼痛,或有发热。治疗:治宜清肝泻热解毒。方用逍遥散加减,或用甘草水薰洗。
-
脂瘕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脂瘕,在脂膜间,猝难踪迹,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体解(亻亦),大小便血,时甚时止,此症女人独患之。”《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宜坐导脂瘕方。”参见瘕、胎瘕、癥瘕、八瘕等条。
-
廷孔毒
廷孔毒为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因肝火郁结,或交合损伤,而致子宫肿痛溃烂。宜用海浮散油调灌入,仰卧良久,再换玉红膏调海浮散以绵润透塞入。”廷孔一般指尿道外口而言。本病类似宫颈糜烂。
-
茄症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方名:茄症丸组成:枯矾6两,桃仁1两,铜绿5钱,雄黄5钱,五味5钱,梅片1钱。主治:阴挺。阴中挺出,形如茵状,四围肿痛,痛痒无定,其色红紧,流下黄水,小便重坠,溲数晡热。用法用量:将橄榄形丸,轻轻纳入阴道深处,约2日间,药丸渐次烊化,用净水洗净,再纳入1丸,以愈为度。
-
血沙淋
指妇人月经来时,交合阴阳,伤于血络,而致经漏淋漓不止,俗名血沙淋。经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
-
美丽筒线虫
寄生于反刍动物体内者:雄虫长21.5~雌虫长70~图1美丽筒线虫美丽筒线虫的生活史美丽筒线虫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范围均颇广泛。美丽筒线虫的致病与诊断本虫在人体主要寄生于口腔(如上唇、下唇颊部、舌下、舌下系带、牙龈、硬腭、软腭、领颔角、扁桃体等)、咽喉或食管粘膜下层。取出虫体后症状即可自行消失。
-
麦地那龙线虫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medinensis(Linnaeus,1758)Gollandant,1773]隶属于龙线虫科,龙线虫属。雄虫长12~幼虫产出期间引起宿主强烈的超敏反应,结果在皮下形成肿块,皮肤表面形成水疱,继而皮肤破溃。当宿主肢体与水接触时,雌虫头端从破溃部位的皮肤伸出,体壁和子宫破裂,释出大量的第一期幼虫。9月发病最多。
-
肝毛细线虫
肝毛细线虫的形态与生活史肝毛细线虫成虫较鞭虫纤细,雌虫长53~11mm,在6小时内钻入肠粘膜,经过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在感染后52小时内到达肝脏。这种假性感染是因为食入含肝毛细线虫卵的生鼠肝或兔肝,虫卵仅通过人体消化道随粪排出,虽可在人粪中查见,但人并未获得感染,即所谓假性感染(spuriousinfection)。
-
金锁固阳膏
处方:葱子2两,韭子2两,附子1两,肉桂1两,丝瓜仁1两。制法:麻油1斤熬枯,去滓,后下硫黄4两,松香2两,龙骨(煨)2钱,麝香3分,为末,入油搅匀,瓷罐封固,狗皮摊贴。功能主治:保身求嗣,却病延年。用法用量:俟交合久,去膏即泄成孕。摘录:《经验广集》卷三
-
消息向导丸
《疡科选粹》卷八:方名:消息向导丸组成:肉桂5钱,蛇床子5钱,川乌5钱,马蔺花5钱,良姜5钱,丁香2钱5分,韶脑2钱5分,木鳖子(去壳)2钱5分。主治:腰胯疼痛,两足痠辛,下元不固,胞冷精寒,小便频数,遗精白浊,及妇人下寒,赤白带下,子宫冷痛,久不孕。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