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嗣纪要
《广嗣纪要》为书名。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16卷(又有5卷本,前4卷与16卷本同,末1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书中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本书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并附幼科医案18例。
-
血余固本九阳丹
《广嗣纪要》卷四:组成:血余(选黑者,不拘男女,用皂荚煎汤洗净,清水漂过,入口无油垢气为度,晒干,置大锅内,用红川椒去梗目,与发层铺上,用小锅盖定,盐泥秘塞上,锅底上用重石压之,先用武火煅炼1柱香,后用文火半柱香,以青烟去尽,无气息为度。附注: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 铁笛丸。
-
斩鬼丹
《广嗣纪要》卷八:别名:抱瓮丸、斩邪丹组成:吴茱萸1两,川乌头1两,白僵蚕(炒)1两,秦艽1两,柴胡1两,巴戟(去心)1两,巴豆(不去油)1两,芫花1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截疟。《串雅补》卷一:方名:斩鬼丹组成:生绿豆40粒,马料豆40粒(水浸,去皮),朱砂4分9厘,白信4分9厘(布包,绿豆煮过用)。
-
芩术枳壳汤
《广嗣纪要》卷九:组成:条芩1钱半,白术1钱,枳壳(炒)1钱,生甘草5分,淡竹叶12片。主治:妊娠9月,胎肥作热,烦闷不安。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
十圣散
《广嗣纪要》卷八:组成:人参5分,黄耆5分,白术5分,地黄5分,砂仁(炒)5分,炙甘草1钱,归身1钱,川芎1钱,白芍(炒)1钱,川续断8分。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腹痛下血者,加阿胶、艾叶。用药禁忌:忌恼怒、生冷、一切辛热等物。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妊娠气血亏,不能滋荣胎息,故胎动不安。
-
知母饮
《广嗣纪要》卷九:方名:知母饮组成:白茯苓2钱半,黄芩2钱半,知母1钱6分,麦冬1钱6分,炙草1钱6分,桑白皮1钱,地骨皮1钱。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6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方名:知母饮别名:知母散、知母汤组成: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
-
三物桃花丸
《广嗣纪要》卷十二:方名:三物桃花丸组成:赤石脂、白龙骨各等分,干姜(炒焦)减半。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本方为妊娠伤于瓜果生冷,或贪凉受寒而泻,用安胎和气饮和加减八珍汤后之兼服方。
-
镇神锁精丹
《广嗣纪要》卷二:方名:镇神锁精丹组成:人参1两,茯神1两,远志(甘草水煮,去心)1两,柏子仁1两,酸枣仁(去壳)1两,石菖蒲1两,白龙骨(煅)2两5钱,牡蛎(煅)2两5钱,辰砂(水飞,留1钱为衣)5钱。主治:神不守舍,从欲而动,昼有所感,夜梦随之,心不摄念,肾不摄精,久而不己,遂成虚损。
-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万密斋医学全书》为中医学丛书。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共10种,108卷。内容包括《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养生四要》、《内科要诀》、《幼科发挥》、《片玉新书》、《育婴秘诀》、《痘疹心法》、《片玉痘疹》、《广嗣纪要》。万氏擅长儿科,故《幼科发挥》等书对后世影响较大。
-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为书名,即《广嗣纪要》的别名。16卷(又有5卷本,前4卷与16卷本同,末1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症治,并附幼科医案。书中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本书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
-
阴阳人
亦作“人痾”,五不男之一,亦称“变”。指男子生殖器官先天发育畸形或其他病变而不能生育的病证。见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
-
红铅
红铅指初潮月经。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明·万密斋著。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
五不女
概述:五不女为病证名,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而无生育能力的五种病证。四曰角花头,尖削似角;后者若为月经不调,难于孕育,或可用中药治疗调整月经。纹者,窍小即实女(石女)也;角者,有物如角,古名阴挺是也;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又名鼓花头、鼓花。
-
五不男
概述:五不男病证名。指男子生殖器官先天发育畸形或其他病变而不能生育的病证。见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详细内容: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犍,阴茎或睾丸被切除。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
-
种玉
种玉妇产科名词。出《广嗣纪要》。即种子,指受孕。详该条。
-
天
概述:天:1.先天;《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此天之所不足也。”参见五不男:五不男为病证名。见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
-
脉
《黄帝内经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五不女之一·脉:脉为五不女之一。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五种不宜:一曰螺,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
-
螺
螺的别名螺蛳螺使用提示每次约50克螺的营养价值1.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螺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
-
八制茯苓丸
制法将制过茯苓放入石臼内捣为细末,用米筛筛过,上甑蒸熟,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男子壮筋骨,生心血,乌须发;女子滋颜色,暖子宫,调经气。主一切虚损。用法用量生子者,每日早晚1服,每服40丸,盐汤送下,乌须明目,用滚白汤送下。注意忌烧酒、犬肉。
-
白术茯苓散
《广嗣纪要》卷九:白术茯苓散:处方:白术2两,白茯苓2两,防己3两,木瓜3两。功能主治:妊娠7-8月后,两脚肿甚者。摘录:《广嗣纪要》卷九《鸡峰》卷十六:组成:白术1两,白茯苓1两。主治:妊娠大小腿肿,及有黄水,小便或涩。用法用量:每服1-2钱,煎陈皮汤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和胎饮
《玉案》卷五:和胎饮:处方:阿胶1钱5分,鹿角屑1钱5分,熟地1钱5分,蕲艾1钱5分,白术1钱,黄芩1钱,甘草1钱,砂仁1钱。功能主治:妊娠下血。功能主治:妊娠5-6月,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气逆,令人腹胀,烦闷不安。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加减:太阳经,加羌、防、芎、藁、葱、姜;自汗者,去葱,加白芍。
-
加减八珍汤
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加减八珍汤: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淮山药30克,半枝莲3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大小蓟15克,赤芍15克,淡海藻15克,淡昆布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地龙10克,仙鹤草20克,元参20克,甘草3克。主气血两虚,血瘀毒凝。2剂后,与益母丸间服,服益母丸用芎归汤送下。
-
壮阳丹
《医学入门》卷七:组成:仙茅1两,蛇床子1两,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苁蓉1两,山药1两,杜仲1两,韭子2两,故纸2两,巴戟2两,熟地2两,山茱萸2两,菟丝子2两,海狗肾1枚,紫梢花1两。功效:壮阳补肾。用雄鸡肝肾、雄鳖肝肾各1副,以盐、酒、花椒末蒸熟捣烂,和入前药,再用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加味白虎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加味白虎汤:处方:生石膏12g,连翘9g,知母6g,黄连3g,黄柏6g,元参9g,蝉蜕6g。摘录:《辨证录》卷四《赤水玄珠》卷七:加味白虎汤:处方:白虎汤加瓜蒌仁、枳壳、黄芩。《广嗣纪要》卷十一:组成:生地1钱半,黄芩1钱,麦冬1钱,人参1钱,知母1钱,葛根1钱,石膏3钱,甘草5分,乌梅半个。
-
万密斋
万密斋即万全,(15~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书,其著述可称为祖传和个人经验的汇集。在理论上宗钱乙,并发挥了钱乙五脏辨证理论,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治疗重视调补脾胃。对小儿杂证如痉风等,特别是痘疹,尤富经验。
-
纹
纹病因病理学名词。五不女之一。纹同文,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导致不孕。又名石女。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
万全
万全(15~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书,其著述可称为祖传和个人经验的汇集。世代均以医名,其祖为万杏坡、父万筐,医术高明,尤精儿科。计有《万氏家传保命歌括》(简称《保命歌诀》)三十五卷,旁征博引,详论内科之杂证;
-
天宦
出《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关于五不男:五不男(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是指男子生殖器官先天发育畸形或其他病变而不能生育的病证。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
-
石人
石人为病证名。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即石女。石女指阴道狭窄,或兼有子宫发育不全者。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
-
石女
石女又名实女。1.石女指阴道狭窄,或兼有子宫发育不全者。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2.石女指一生无月经的女子(《郑氏女科》)。
-
当归寄生汤
处方:当归川芎艾叶白术各3克人参续断桑寄生熟地黄各6克功能主治:主气血亏耗,虚热内生,妊娠漏血,脉弦细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广嗣纪要》卷七
-
黄连阿胶丸
《卫生宝鉴》卷十六:黄连阿胶丸:处方:阿胶(碎炒)30克黄连90克茯苓60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下利赤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主治:热痢下重,脓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主治:阴虚暑湿积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肠红脓血,热毒内蕴,酒热伤肝,心烦痔漏。
-
加减当归散
《古今医鉴》卷十二:加减当归散:处方:川芎、当归、陈皮、吴茱萸、木香、香附、乌药、甘草、前胡、葱白、砂仁、紫苏。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育婴秘诀》卷四:组成: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官桂(去皮)、川芎、干姜(炮)、木香、小茴香(炒)各等分,甘草(炙)。用法用量:每服5分至1钱,盐汤调下。
-
加减四物天香汤
处方:当归、川芎、香附、陈皮、苏叶。功能主治:因喜怒忧思,恐惧失节,触动胎气不安。用法用量:因于怒者,加黄芩、甘草、人参;因于忧者,加帜壳,大腹皮;因于喜者,加黄芩、黄连、麦门冬;因于恐者,加茯神、益智。摘录:《广嗣纪要》卷八
-
加减异功散
《普济方》卷四○三:加减异功散: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京芍药3钱,黄耆3钱,当归3钱,桔梗3钱,厚朴3钱,紫草3钱,粉草(炙)3钱。再加附子(炮)。摘录:《普济方》卷四○三《广嗣纪要》卷十一:加减异功散: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黄芩、柴胡各等分。用法用量:炒陈米汤送下。
-
加味木通汤
《医醇剩义》卷四:加味木通汤:处方:木通2钱,橘红1钱,半夏1钱5分,赤芩2钱,贝母2钱,桑皮2钱,杏仁3钱,瞿麦2钱,牛膝2钱,车前2钱,灯心3尺。摘录:《医醇剩义》卷四《广嗣纪要》卷十二:组成:木通、生地黄、赤芍药、条芩、甘草梢各等分。主治:妊妇奉养太厚,喜食炙煿酒面辛热之物,以致内热,小便赤涩作痛者。
-
加味枳壳汤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枳壳汤:处方:白术(蜜炙)1钱,熟地黄1钱,生地黄5分,枳壳(麸炒)5分,黄芩(炒)5分。摘录:《叶氏女科》卷二《广嗣纪要》:组成:枳壳半两,黄芩1两,白术1两(一加黄连2钱,黄柏2钱[炒],生甘草、青竹茹)。主治:胎动不安。因恣食酒面、炙煿厚味、及误服辛燥毒药,以致邪火熏蒸者。
-
参术饮
《丹溪心法》卷五:参术饮:别名:参术散处方:四物汤加人参、白术、半夏(制)、陈皮、甘草。主妊娠转胞。水煎,温服。各家论述:用人参、白术、炙甘草等补中益气,砂仁、白蔻温脾和胃,陈皮、木香行滞气,地榆凉下焦之血,泽泻利小便以渗湿,升麻升提清气上腾,佐罂粟壳以固滑脱,当归分理气血,各归其所。
-
人疴
见清·卢若腾《岛居随笔》。五不男为病证名,指男子生殖器官先天发育畸形或其他病变而不能生育的病证。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见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
-
保婴解毒丸
处方甘草(半生半熟)3钱,黄连(去枝梗)3钱,黄柏(去皮,蜜水炒)2钱,辰砂(水飞)2钱。制法上为细末,腊月雪水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胎热,胎惊,胎黄,脐风,丹瘭疮疹,一切胎毒。用法用量未满周岁者半丸,周岁者1丸,灯心煎汤化下。各家论述方中甘草半生以解毒,半熟以温中;黄柏泻阴火;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五
-
调元丸
处方:香附子(醋浸,春5,夏3,秋7,冬10,捶极烂,晒干,研为细末,以10两金醋作糊)1斤,当归5两,川芎5两,白术5两,陈皮5两。制法:上5味各为极细末,浸药余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气养血开郁。主女子月事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无定期者。不饮酒,小茴汤送下。白术以补脾利滞血;摘录:《广嗣纪要》
-
加味竹沥汤
《医醇剩义》卷一:加味竹沥汤:处方:麦冬2钱,石斛3钱,羚羊角1钱5分,橘红1钱,胆星5分,僵蚕1钱5分(炒),天麻8分,淡竹沥半杯,姜汁1滴(同冲服)。功能主治:中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灵窍,昏不知人,证属中腑者。主治:子烦。妊娠3-4月,因心包、三焦二经气逆,致烦闷不安,口干舌燥者。
-
加味竹叶汤
功能主治:《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加味竹叶汤主治妊娠心烦。摘录:《盘珠集》卷上《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加味竹叶汤:组成:淡竹叶3钱,北沙参3钱,鲜生地5钱,麦冬3钱,炒阿胶3钱,炙甘草5分。用法用量:粳米1合为引,水煎服。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虚热自化,而虚烦无不退,胎孕无不安,何不眠之足患哉!
-
苍附导痰丸
《叶氏女科》卷一:苍附导痰丸:处方:苍术2两,香附2两,枳壳2两,陈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胆星1两,甘草1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滑石(飞)4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制备方法:上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