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蛳
螺蛳推拿穴位名。又名螺蛳骨。位于腕部两侧骨突起处,即尺、桡骨茎突处。《小儿按摩经·手诀》:“猿猴摘果:以两手摄儿螺蛳上皮,摘之。消食可用。”
-
蜗螺
蜗螺释名螺蛳。主治1、黄疸、酒疸。2、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3、五淋白浊。4、小儿脱肛。5、痘疹目翳。7、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8、膈气疼痛。10、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14、小儿软疖。
-
酒炒螺蛳
处方:螺蛳500克白酒适量制法:将螺蛳洗净泥土,置铁锅中炒热,加适量白酒和水,煮至汤将尽时起锅。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遗。适用于小便白浊不利、滑精。用法用量:用针挑螺蛳肉蘸调料吃。摘录:《扶寿精方》
-
苋菜汤
《疡科选粹》卷五:组成:马齿苋、螺蛳。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先用马齿苋煎汤洗,次用螺蛳活捣,敷疮,纸封口;空心,以盐汤调下枳壳末1-2钱。
-
螺蛳壳丸
处方: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2两,滑石(炒)2两,苍术2两,山栀2两,香附2两,南星2两,枳壳半两,青皮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砂仁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饮积,胃脘痛。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保命歌括》引作“白螺蛳壳丸”。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半两。
-
白螺散
《种福堂方》卷四:白螺散:处方:白螺蛳不拘多少,片脑少许。功能主治:痘抓破。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患处。摘录:《种福堂方》卷四《本草纲目》卷四十六引《医方摘要》:别名:生肌散组成:(墙上)白螺蛳壳(洗净,煅研)。主治:痘疮不收。附注:生肌散(《疡医大全》卷九)。
-
白螺壳丸
处方:螺蛳壳2两(墙上年久者,烧),滑石2两(炒),苍术2两,山栀2两,香附2两,南星2两,枳壳半两,青皮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砂仁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积胃脘作痛。用法用量:《医学正传》有莪术一两;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医学正传》卷四
-
白螺丸
处方: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滑石(炒)苍术山栀香附南星各60克枳壳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饮积聚,胃脘疼痛。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鲤
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料,如螺蛳、蚌、蚬和昆虫的幼虫等,也食水草和丝状藻类。在东北地区,6月才开始产卵。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已培育出许多养殖品种,如红鲤、团鲤、肉鲤、呆鲤、荷包鲤、芙蓉鲤、镜鲤、丰鲤等。鲤分布于亚洲东部大陆,中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诸流域,以及台湾、海南省到朝鲜及日本。
-
三阳交
三阳交即三阴交。“阳”为“阴”之误。《文堂验方集》(珍本图书集成):“偏坠:左(足)里臁螺蛳骨(按:指内踝)上排起四指是三阳交。灸七壮止痛如神,即除根。”
-
朱峰散
《青囊秘传》:组成:墙丁(即墙上细螺蛳,又名石壁峰)3钱,大贝1钱5分,银朱1钱5分,朱砂1钱5分。功效:拔疔脚。制备方法:上为末,和匀。
-
十大将军冲翳散
《眼科秘诀》卷一:别名:先锋开路散组成:文蛤5钱(重者6钱,即五倍子),苦参4钱(重者5钱),升麻2钱(重者3钱半),草决明2钱(重者3钱),薄荷1钱半(重者2钱),防风1钱半(重者2钱),荆芥1钱半(重者2钱),白芷8分(重者1钱),小川芎8分(重者1钱),羌活8分(重者1钱)。
-
三漏丸
《纲目拾遗》卷十引《活人书》:方名:三漏丸组成:土蜂窝(煅)7钱,鬼螺蛳(煅)7钱,蝉蜕(煅)7钱,乳香5钱,没药5钱,川萆薢(酥炙)5钱,陈棕(煅)5钱,贯众(煅)5钱,猪悬蹄甲(煅)10个,刺猬皮(炙)1个,雷丸3钱,黄蜡4两。功效:杀虫退管。制备方法:将黄蜡化开,加麻油6-7匙,入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
黄风膏
处方:雄黄1两,钉锈5钱,白梅肉5钱,消风散1两。制法:上为细末,苦盐卤调匀,贮瓷罐内。功能主治:疔疮,及头面热毒疮。用法用量:用银针挑破毒顶,敷上此药,以绵纸盖定。其毒收敛不走,3日后即愈。夏月,加鬼螺蛳20个。摘录:《纲目拾遗》卷十引《济世良方》
-
双炼百草膏
《疡科选粹》卷五:组成:羯羊粪(烧灰)、百草霜(烧杂草者佳)、水龙骨、轻粉、陈螺蛳壳各等分。主治:臁疮。制备方法:上为末,熟桐油拌匀,作夹膏。
-
牛皮癣药酒
《青囊秘传》:组成:木鳖子6个,土槿皮2两,槟榔7个,防风2钱,麝香3分,冰片3分,土螺蛳(即蜗牛)7个。主治:牛皮癣。用法用量:烧酒3斤浸。搽。
-
旋螺外障
系指乌珠高而绽起如螺的疾病。《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旋螺外障,气 之内乌珠色变青白,如螺蛳之壳,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圆。”本病多由肝经积热亢极瘀血凝滞所致。”也即旋螺突起。
-
旋螺尖起外障
旋螺尖起外障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黑睛中央高而绽起如螺蛳之形圆而尾尖的疾病。又名螺旋突起。详见该条。
-
五不女
概述:五不女为病证名,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而无生育能力的五种病证。四曰角花头,尖削似角;后者若为月经不调,难于孕育,或可用中药治疗调整月经。纹者,窍小即实女(石女)也;角者,有物如角,古名阴挺是也;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又名鼓花头、鼓花。
-
化腐紫霞膏
概述:化腐紫霞膏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一方。处方:轻粉、蓖麻仁各三钱,血竭二钱,巴豆仁五钱,樟脑一钱,金顶砒五分,干螺蛳肉二个。上各为末,和匀,再共研,瓷罐收贮。功能主治:主治发背已成,瘀肉不腐作脓,及疮内有脓而外不穿溃者。临用时旋用麻油调搽顽硬肉上,以膏药贴之。
-
追虫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追虫串组成:黑白丑、槟榔、广木香(少许)、枳壳、生军(炒)、蓝布灰。功效:追取虫积。用法用量:柳叶汤送下。如要取螺蛳积,干漆灰为引。
-
鸭翅
鸭翅一般是禽类最好吃的地方,因为那里多运动,肌肉会比较多,肉质紧密。鸭翅的食疗功效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