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体
形体为生理学名词。是指人体身形和体质。观察身体的肥瘦、形态特征和体质强弱,对辨证论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
海参内脏
拼音名:HǎiShēnNèiZànɡ别名:海参肠来源: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绿刺参、花刺参等的内脏。浅层皮内的骨片,主要是略成方形的桌形体,上方稍向外扩张,顶上有小齿8-12个,最多可达16个;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和排列不规则的肉刺。底盘较大的桌形体,其周围小孔也较多。第2种骨片是大小不等的C形体。解毒透疹;
-
形气
概述:形气:1.形体与脏腑机能;4.天之六气和地之五行。《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
-
形气相失
形气相失是指病人的形体与气机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某些消渴病患者,形体瘦弱,但胃火亢盛,多食善饥,烦躁易怒,表现气盛形虚;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形体肥胖,但动则心悸气喘汗出,表现形盛气虚。《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王冰注:“形盛气虚,气盛形虚,皆相失也。”
-
寒伤形
寒伤形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邪能伤人形体。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缩。故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泄,则出现头痛、恶寒、无汗、肢体疼痛、脉浮紧等形体受寒邪所伤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
-
赞化血余丹
处方:血余250克熟地250克(蒸,捣)枸杞当归鹿角胶(炒珠)菟丝子(制)杜仲(盐水炒)巴戟肉(酒浸,炒干)小茴香(略炒)白茯苓(乳拌,蒸熟)肉苁蓉(酒洗,去鳞甲)胡桃肉各120克何首乌(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无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炒)120克人参(随便用,无亦可)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
形寒
概述:形寒:1.形体受寒;2.身体寒冷解。形体受寒·形寒:形寒是指形体受寒。《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饮冷则伤肺。”身体寒冷解·形寒:形寒指身体寒冷解。
-
荡皮参
拼音名:DànɡPíShēn别名:乌虫参、乌参、红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玉足海参的全体。背面散生少数疣足和管足腹面管足较多,排列不规则,但幼小个体的管足常排列成3纵横。皮内骨片主要为桌形体和扣状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时背面为暗褐色,老年个体色常较深,幼小个体常带紫褐色。性味:味甘;产后乳少;
-
收引
概述:收引:1.症状名;2.运气学说术语。引,拘急。收引即筋脉、形体拘挛之状。《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类经》十三卷:“形体拘挛,皆收引之谓。”参拘挛条。马莳注:“岁金太过,为坚成之纪…收引者,阳气收敛而阴气引用也。”张志聪注:“岁金太过,名曰坚成。
-
休眠原质团
休眠原质团macrocyst是粘菌的变形体在应付不良环境时.变成为有细胞膜状态的休眠体,在生活史的各时期,它们的名称不同。当游动孢子或配子变成有膜的状态时称为小包囊,若接合后不久就变成小形变形体,然后进入有膜状态,则称为大包囊,如果在成为大形变形体后进入有膜状态,则与真菌菌丝体团块的休眠体一样.称为菌核。
-
形瘦过期经行
形瘦过期经行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消瘦之妇女患经行错后病。多因气血不足,形体消瘦,胞脉血虚不能按时而至,而致经行错后。或因脾胃虚弱食少者,亦导致气少血衰而过期经行。气血不足者宜大补气血,用十全大补汤;脾胃素弱者,宜健脾益气养血为治,方用异功散合芎归汤,兼服地黄丸。
-
形瘦血瘀经闭
形瘦血瘀经闭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妇女形体消瘦,每多热多郁,血少气虚,多热则血稠而行滞,气郁则血凝成瘀,瘀血阻滞胞脉,则经闭不行。症见形体消瘦,月水不通,胸闷不舒等。治宜清热养血调经,佐以开郁,方用芩连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
-
胎气
胎气①指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的精气。见《备急千金要方》。如禀受充足,则气血调和,精神充沛,发育正常,形体壮健。②《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治妊娠面目浮虚,四肢肿如水气,名曰胎气。”③《坤元是宝》:“胎前痢疾,产后即止者,名曰胎气。”④《邯郸遗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俗名胎气。”
-
颈椎牵引固定器
颈椎牵引固定器全称为可调式颈椎牵引固定器,是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牵引固定装置。环形体指肩胸环(左、右肩托、胸板、尼龙搭扣带)和枕颏环(前、后支架,颏托、枕托)。左、右肩托及颏、枕上均附有厚海绵垫。三点支撑中两点位于两耳旁,另一点位于下颏部,形成支撑面,可按需要调整固定螺丝产生有效的固定作用。
-
阿芙蓉酒
处方滴花烧酒1盏,潮脑7钱,阿片烟膏。功能主治跌扑内损,风湿走注,支节酸疼,闪腰挫气诸般形体之症。用法用量和匀,重汤顿热,以棉纱线蘸透,乘热摩搨患处。摘录《饲鹤亭集方》
-
大补天丸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加猪脊髓3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男妇虚损劳伤,形体羸乏,腰背疼痛,遗精带浊。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冬,加干姜半两(炒黑)。
-
扶弱汤
处方:熟地1两,石斛5钱,麦冬5钱,北五味子1钱,巴戟天3钱,菟丝子3钱,山茱萸5钱。功能主治:入房纵欲,不知葆涩,以致损精而成痨症,形体瘦削,面色萎黄,两足乏力,膝细腿摇,皮聚毛落,不能任劳,难起床席,盗汗淋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茯苓内托散
处方:归身1钱,黄耆(制)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山药1钱,熟地1钱,白茯苓1钱,人参1钱,熟附子5分,甘草5分,肉桂5分,牡丹皮5分,地骨皮5分。功能主治:鬓疽已成,坚而不溃,溃而不敛,气血俱虚,身凉脉细,饮食少思,口淡无味,及形体消瘦者。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二七
-
还少乳乌丸
处方:何首乌60克枸杞子30克牛膝30克(酒浸)茯苓30克黄精30克甘桑椹30克天门冬(去心)30克麦门冬(去心)30克生地黄120克(酒浸,晒干)熟地黄30克(酒浸)制法:上各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治中老年人精血亏虚,津液不足,须发早白,精神衰减,形体消瘦,肌肤枯燥。注意:阳虚内寒和脾胃虚弱者忌服。
-
加味天麻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天麻散:处方:天麻4钱,白附子(炮)3钱,天南星(炮)3钱,半夏(烫洗7遍,姜制)3钱,干蝎(炒)2钱,钩藤3钱,广皮2钱。功能主治:燥湿祛风。产妇形体肥胖,言语謇涩,或口噤不语,痰涎壅盛,喉间如曳锯,胸脘痞闷,四肢瘫痪,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证属风痰而偏于痰湿者。
-
参燕百补戒烟丸
处方:参燕百补丸。制法:上为细末,称取若干,用清烟膏1成,枣糖汤内化开泛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戒鸦片烟。再常服参燕百补丸以善其后。各家论述:嗜烟之人,精神委顿,此气虚也;形瘦口燥,此血虚也。此丸益正气,滋阴血,气旺则精神振,血足则形体充,故戒时无委顿之苦,戒后则壮健逾恒。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消积正元散
处方:白术(炒)茯苓陈皮(去白)青皮砂仁麦芽(炒)山楂子甘草香附末海粉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
芎归六君子汤
处方:当归芎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橘皮半夏功能主治:治妇人形体肥盛,痰滞经络,经水后期,经量涩少,色多淡白。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少许,水煎服。摘录:《医方集解》
-
蔗鸡饮
处方:蔗鸡90克制法:取蔗鸡洗净,置陶罐中,加清水2500毫升,以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汤汁贮于保温瓶中备用。功能主治:糖尿病,口干渴引饮,多食,多尿,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等。用法用量: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摘录:《民间方》
-
黄花参
拼音名:HuánɡHuāShēn别名:毛叶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原形态:粘毛假尖蕊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70-100cm。单叶对生;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薄肼质相连,花筒内面有2行短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岩石缝中。性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
通泰丸
《活人心统》卷下:方名:通泰丸组成:栀子仁1两,茵陈2两,海金沙1两,木通1两,赤苓1两,滑石(炒)1两,黄连1两,大黄1两。主治:湿热黄疸,形体、尿、汗皆黄,口渴,心下满闷。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茵陈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滋筋养荣汤
《医学传灯》卷下:方名:滋筋养荣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续断、杜仲、牛膝、木瓜、苡仁、车前、五加皮、麦冬、石斛、独活、秦皮。主治:人壮岁之时,气血未衰,或年及五旬,形体不甚瘦弱,因湿热伤脾,不能束骨,致足痛不能行者。
-
释惊汤
《辨证录》卷九:方名:释惊汤组成:白芍1两,当归5钱,青木香3钱,大黄3钱,枳实1钱,白芥子3钱,茯苓3钱,枳壳1钱,甘草5分,麦芽1钱,山楂10粒。主治:偶食难化之物,忽然动惊,痰裹其食而不化,饮食减少,形体憔悴,面色黄瘦,颤寒作热,数载不愈。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痰食尽下,不必再剂。
-
狂症
狂症有如下三证:①肝火挟痰:苔黄腻,脉弦大滑数。治以清肝泻火,宁心涤痰。可选用生铁落饮或龙胆泻肝汤加减。可选用礞石滚痰丸、大承气汤或当归龙荟丸加减。③火盛伤阴:舌质红,脉细数。证见狂病日久,时而反复,形体消瘦,唇干舌躁。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可选用大补阴丸或二阴煎合定志丸加减。
-
五角海百合期
五角海百合期亦称长柄幼虫期。在桶形幼虫卵形体中骨板原基逐渐发展,前端延伸成根或茎,固着于岩石上,后端扩展构成碗状的冠部(crown,corona),冠部边缘着生有腕,此即为五角海百合期幼虫(图)。海百合即按此方式进行生长并持续固着生活。海百合类以后更进一步发育,基部(根与茎)消失而进入自由生活。
-
达尔文地雀
达尔文地雀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4属,14种雀科鸣禽的统称。1个种(食掌雀G.difficilis)虽保持地栖习性,但已改食仙人掌;“达尔文地雀”的发现,是促使达尔文从神创论者转变为进化论者的重要事实之一,也是物种通过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种的典型例子(见物种形成)。
-
形状
形状(shapeform)是指中药材的形体状态。药材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
非极性键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非极性键的键偶极矩为0。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
山豆根碱
是从中药山豆根中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其结构系含有一个醚链的双苄基异喹啉类。山豆根碱的来源:存在于防己科植物山豆根(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藤茎及根茎。具有解热、镇痛、解痉、降压、利尿、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山豆根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对轻症高血压有效,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好转,但对严重患者无效。
-
北豆根碱
是从中药山豆根中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其结构系含有一个醚链的双苄基异喹啉类。山豆根碱的来源:存在于防己科植物山豆根(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藤茎及根茎。具有解热、镇痛、解痉、降压、利尿、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山豆根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对轻症高血压有效,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好转,但对严重患者无效。
-
五夺不可泻
五夺不可泻为针灸治疗原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五禁》。夺:指人体元气因病邪侵犯而受到严重损伤,以致出现大虚的证候。五夺,是指形体极度消瘦、大失血、大汗出、大泻痢和新产妇及产后大出血。在上述情况下,针灸时均不宜施行泻法。
-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为证候名,又称肝肾亏损。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症见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等。治宜滋养肝肾或滋水涵木法。
-
经络笺注
《经络笺注》为书名。明·韦编(勤甫)纂述,子明辅订正。二卷。成书于崇祯丙子年(1636年)。本书以形体为纲,从头至足分为66纲,于每一纲中又分众目,分别其属何脏腑、经络。
-
小儿遗毒烂癍
小儿遗毒烂癍为病名,即遗毒。系胎儿感染父母梅疮遗毒所致。甚则毒攻九窍(眼、耳、口、鼻、前后阴),产生烂癍,皮肉损坏。轻者,婴儿生后,形体消瘦,颜面枯槁,头骨坑陷,皮肤出现黯红癍点,或发生烂癍。治疗,重者内服搜风解毒汤,外用鹅黄散调敷;破烂者用蜜炙黄柏末撒布。轻者内服土茯苓汤。即先天性梅毒。
-
老舌
老舌是指舌质纹理干燥粗糙,形体苍老的舌象。
-
嫩舌
嫩舌是指舌体纹理浮胖细腻,形体娇嫩的舌象。
-
失强
见《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因五脏精气衰败而致相应的身体部位失去正常的强健状态。五脏各与身体的一定部位相通应,五脏精气充沛则形体强健,若脏气虚衰则相应部位失养而呈现失强体征。由于各种失强征象是相应内脏脏气衰败的反映,久病见之,常示预后不良,故谓“失强则死”。
-
内燥证
内燥证为证候名。指阴血津液亏损,机体失却濡润,以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枯稿,口鼻咽喉干燥,大便燥结,舌红无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证候。
-
液脱证
液脱证为证候名。指津液亏虚之甚者,以形体消瘦,口唇焦裂,皮肤枯瘪,眼眶凹陷,关节不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干无津,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精气亏虚证
精气亏虚证为证候名。指精气亏乏,以形体瘦削,头晕脑鸣,身体矮小,动作迟钝,智力低下,或男子不育,精少精稀,阳痿早泄,女子不孕,经带量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髓亏证
髓亏证为证候名。指精髓亏虚,形体失其充养,以眩晕耳鸣,头脑空痛,腰脊酸软,动作迟钝,肢体痿软或足不任身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血热动风证
血热动风证为证候名。指热入血分,耗损阴血,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手足蠕动或瘈疭,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齿干唇裂,舌绛无苔,脉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营养不良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alimentaryatrophy)是指营养素缺乏而致的组织、器官萎缩。见于食物短缺,或不能进食或食物消化、吸收不良,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一种不正常的营养状态,由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不足或过剩造成的组织、形体和功能改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
内伤眩晕·血虚证
内伤眩晕·血虚证(endogenousvertigowithblooddeficiencysyndrome)又称内伤血虚眩晕,是指阴血亏耗,以眩晕时作时休,眼花旋转,形体黑瘦,五心烦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
-
多寐·痰浊闭阻证
多寐·痰浊闭阻证(somnolencewithsyndromeofblockadeofphlegm-turbidity)是指痰浊内盛,闭阻心神,以精神萎顿,昼夜嗜睡,胸闷脘胀,形体肥胖,苔厚,脉滑等为常见症的多寐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