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散控制
分散控制即将一个大系统按其子系统的分布分别就地采用单独的局部控制器来控制。当另用一个协调器来协调各局部控制器的工作时,则成为多级控制。如果各控制器间有相邻路口车辆行驶信息的交换,则为局部分散控制。
-
思肤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思肤霜,丙酸氯倍他索软膏适应症:适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局部性瘙痒症、盘状红斑狼疮等。注意事项:偶有烧灼感及不同程度的瘙痒加重或局部红肿。规格:软膏:0.02%(含月桂草酮2%);霜剂:0.05%(特美肤)。
-
汤熨
汤熨为治疗学术语。外治法之一。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与现代之热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循环的作用。尤对局部病症有效。《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ossifyingmyositis、myositisossificans)为病名。是指以肌肉、筋膜、肌腱及韧带等局部疼痛和温度升高,邻近关节出现运动障碍,局部有边界不清的肿块等异常骨化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火针密刺法
火针密刺法为火针操作方法之一。指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火针刺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的密一点,以每针相隔1厘米。密刺疗法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损组织的新陈代谢。此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
-
杀念珠菌素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主要供局部使用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指甲感染及阴道炎,疗效优于制酶菌素。用量用法:软膏局部涂布:每日数次,栓剂塞入阴道:2次/日,1个疗程14日。规格:软膏剂:0.06%;
-
肿瘤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指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
-
针灸解剖学图谱
《针灸解剖学图谱》为书名。浙江医科大学、浙江中医学院《针灸解剖学图谱》编绘组绘编。1978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绘彩图44幅,分整体和局部两大类。附录有56个常用穴位的位置、针灸方法、局部层次解剖结构和主治范畴等内容。
-
二重反射假说
二重反射假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
恶性皮肤混合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少见,外观形态与良性皮肤混合瘤相同。本肿瘤一开始即为恶性。常有局部复发,可向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症状体征:少见,外观形态与良性皮肤混合瘤相同。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
罨法
罨(yǎn,音掩)法治疗学术语。系外治法之一。罨,即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消炎、止痛和止血等目的。分冷罨和热罨两种,各详该条。
-
就近取穴
就近取穴即近道取穴。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配穴方法之一,是结合身体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配穴形式。可充分发挥腧穴的局部和远端治疗作用。具体可分为局部、上下、前后、左右和三部配穴法。
-
日光霉素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临床上仅作局部应用,以治疗各种皮肤感染。用量用法:局部涂敷。规格:软膏剂:4%。
-
丁氯倍他松
药品说明书:别名:丁氯倍他松,丁氯倍氟松外文名:ClobetasoneButyrate适应症:局部外用治疗先天性过敏性皮炎,面部、颈部、腋窝、会阴部湿疹等疾患。注意事项:1.可引起局部刺激、瘙痒、痤疮、汗疹、白癣等,应及时停用。2.大量或长期大面积应用,可出现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规格:软膏:0.05%。
-
丁氯倍氟松
药品说明书:别名:丁氯倍他松,丁氯倍氟松外文名:ClobetasoneButyrate适应症:局部外用治疗先天性过敏性皮炎,面部、颈部、腋窝、会阴部湿疹等疾患。注意事项:1.可引起局部刺激、瘙痒、痤疮、汗疹、白癣等,应及时停用。2.大量或长期大面积应用,可出现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规格:软膏:0.05%。
-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药品说明书:别名:思肤霜,丙酸氯倍他索软膏适应症:适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局部性瘙痒症、盘状红斑狼疮等。注意事项:偶有烧灼感及不同程度的瘙痒加重或局部红肿。规格:软膏:0.02%(含月桂草酮2%);霜剂:0.05%(特美肤)。
-
近取
近取为近道取穴的简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neighboring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腧穴。即近道取穴。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近部取穴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等。
-
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是一个阈下刺激时,膜上被激活的Na通道较少,受刺激的局部去极化微弱,且达不到阈电位水平,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种局部去极化称局部电位、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连续给予数个阈下刺激或相邻膜上同时受到数个阈下刺激时,局部电位通过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达到阈电位可引起动作电位。
-
针灸新疗法
《针灸新疗法》为书名。王潘撰。刊于1955年。本书将针灸的基本方法归纳为“局部”“诱导”“近距离”三大施术法以及“表病取上”“里病取下”等十二种治疗法则。
-
腓骨干骨折
概述:腓骨干骨折(fractureoffibularshaft)为病名。是指以腓骨干局部肿胀、疼痛,无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骨折。病因病机:腓骨干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损伤而发生断裂或断离的疾病。症状:以局部肿胀、疼痛,无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
髌前滑膜炎
概述:髌前滑膜炎(prepatellarbursitis)为病名。是指膝关节长期摩擦或挤压,或外伤等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滑囊炎症性疾病。症状: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
-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为针灸治疗原则之一。一般指针对局部症状的治疗而言。例如,口噤取地仓、颊车;鼻塞取迎香、巨髎。口噤、鼻塞可见于多种全身性疾患,解除这些症状,将有助于全身性疾患的治疗。
-
局部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localexhausthood)是指设置在工作场所的粉尘发生源和有毒有害物源处,用于捕集和控制局部粉尘、有毒物质的通风设备。
-
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localillumination)是指用于特定视觉工作、为照亮某个局部而设置的照明。
-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localventilation)是指为改善室内局部空间的空气环境,向该空间送入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的通风方式。
-
局部排风
局部排风(local-exhaustventilation)是指捕集和排出局部地点有毒有害物质的通风方式。
-
局部排风装置
局部排风装置(localexhaustventilationsystem)是指借动力吸引排出有机溶剂蒸气的设备。局部排风装置(localexhaustventilation)指安装在产生粉尘设备局部借动力吸引排出绝热棉纤维和粉尘的设备。
-
痛风·湿热蕴结证
痛风·湿热蕴结证(goutwithsyndromeofaccumulationandbindingofdamp-heat)是指湿热互结,侵犯关节,以下肢小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痛风证候。
-
带下史
带下史(historyofvaginaldischarge)是指妇女带下的相关情况,包括带下量,带下颜色,带下性质,气味以及伴随全身及局部症状。
-
带下病诊法
带下病诊法(diagnosticsforwoman'sdisease)是指通过四诊,了解带下量、色、质及气味的变化,结合局部及全身症状,以审察妇科病证的诊断方法。
-
带下过多
带下过多(profusevaginaldischarge)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疾病。
-
阴肿·外伤证
阴肿·外伤证(vulvalswellingwithtraumaticsyndrome)是指起居不慎,跌仆闪挫,瘀血停滞阴部,以外阴红肿热痛,或局部血肿,舌淡红或稍暗,苔薄白为常见症的阴肿证候。
-
赤游丹·毒传心肝证
赤游丹·毒传心肝证(wanderingerysipelaswithsyndromeoftoxininvadingheartandliver)是指邪毒炽盛,内陷心肝,迫入营血,以局部皮肤焮赤肿痛,壮热,心烦,甚则神昏、抽搐,唇燥口干,舌绛,苔少为常见症的赤游丹证候。
-
肿疡作痒
肿疡作痒是指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尤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表现。
-
疖病·正虚毒结证
概述:疖病·正虚毒结证(furunculosiswithpatternofhealthyqideficiencyandtoxinaccumulation)是指正虚毒结,以疖肿此愈彼起,不断发生为常见症的疖病证候。疖疮局部红肿热痛,根盘小,脓出即愈,反复发作,常此愈彼起,日久不愈,治疗往往不能控制其再发。
-
痰毒·余毒凝滞证
定义:痰毒·余毒凝滞证(phlegmatictoxinwithpatternofremnanttoxincoagulationandstagnation)是指余毒凝滞,以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为常见症的痰毒证候。关于痰毒:痰毒(phlegmatictoxin)是指发于颈、腋、胯腹部淋巴结的痈。
-
压疮
压疮(pressureulcers)是指身体局部受到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等损害,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坏死。
-
肝郁失音
肝郁失音(dysphoniaduetoliverdepression),是指精神抑郁不舒而致突然不能发声的病理变化。肝郁失音者失音骤然发生,但声带检查,无红肿变化,全身尚有肝气郁结的其他症状表现,需与暴瘖相鉴别。暴瘖者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一般发病较急,兼有其他感邪症状,局部检查见声带红肿。
-
望耳周
望耳周(inspectionofperioticskin)是指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畸形、红肿、增厚、瘘口、赘生物、瘀斑、疤痕、破损、溃疡、糜烂、渗液、结痂等变化的诊断方法。
-
咽喉部切诊
咽喉部切诊(palpationofthroat)是指触摸咽喉内肿块软硬程度及活动度,有无压痛;触摸腺样体,辨其大小、软硬等情况;按压喉核观察有无分泌物溢出;如咽喉有局限性红肿,可在局部触压以判断是否成脓的诊断方法。
-
声嘶失音按摩法
声嘶失音按摩法(trachyphoniaandaphoniamassage)为中医治法名。是指按摩人迎穴、水突穴、局部敏感压痛点及咽喉部三条侧线,以治疗声嘶失音的方法。
-
耳郭冻疮
耳郭冻疮(earfrostbite)为病名。是指以耳郭受冻后,局部肿起,呈红紫疙瘩,痒痛难忍,甚则溃烂为主要表现的耳病。
-
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ccupationalradiationhypothyroidism)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活动中,甲状腺局部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或长期受到超剂量限值的照射后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
体表放射性核素沾染
体表放射性核素沾染(radionuclidecontaminationofbodysurface)是指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皮肤或黏膜),所沾附的放射性核素对沾染局部构成外照射源,同时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人体,构成内污染和内照射。
-
蜈蚣咬伤
蜈蚣咬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症见蜈蚣咬伤后,局部肿痛,发痒,浑身麻木;小儿及体弱者,更应速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治用甘草、雄黄研末,菜油调敷;或鲜桑叶捣烂外敷,内服季德胜蛇药片。
-
以痛为腧
以痛为腧针灸取穴用语。出《灵枢·经筋》。指对于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这种穴位无定位,所以后世称为阿是穴或不定穴、天应穴。参见各该条。
-
押法
押法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体痛候》。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比压法要轻。
-
焫
焫音“若”,古同“爇”。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