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逸平
周逸平为现代生理学家。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生于江苏溧阳市。1953年上海医学院生理生化师资班毕业,1955年安徽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60~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
程文玉
程文玉即程玠。程玠为明代医家。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据《安徽通志》载:曾启棺针暴死产妇得活。著《松崖医径》等。
-
吴亦鼎
吴亦鼎为清代针灸学家。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四卷,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及灸法理论都有所阐发。平时留心医药,遂精于医理,又鉴于历代医家均重药疗、针疗而忽略灸治,乃收集王焘《外台秘要》及西方子之灸法,编撰《神灸经论》。另又撰有《麻疹备要方论》,现均有刊印本行世。
-
针灸浅说
《针灸浅说》为书名。安徽中医学院编。1959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含针灸发展史、经络、腧穴、针灸操作和各种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
黄宰
黄宰为明代针灸家、祁门(今属安徽)人。据《祁门县志》载:撰有《针灸仅存录》一书,佚。黄宰字敬甫。祁门县(安徽祁门)人。生活于16世纪。业儒后学医,因医而闻名于当地。撰《针灸仅存录》一书,未见刊行。
-
程松崖
程松崖即程玠。程玠为明代医家。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据《安徽通志》载:曾启棺针暴死产妇得活。著《松崖医径》等。
-
曹翕
曹翕为魏武帝曹操之子。安徽毫县人。据《隋书·经籍志》载:曾撰《曹氏灸方》七卷。东平灵王微,正始三年(242年)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
-
章济
章济为章迪之子。章济为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承父业,尤精针法,治多奇效。参见章迪:章迪为宋代针灸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为人治病,颇有效验。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为之书写墓志。其子章济,孙章权,亦承其业。
-
方慎盦
方慎盦为近代针灸学家。安徽合肥人。黄石屏的弟子,医鸣沪上,著有《金针秘传》行世。
-
史谋
史谋为清代针灸家。徽州(今属安徽)人。曾针治鹤膝风,百日得愈。
-
朱之光
朱之光为明代针灸家。字尔韬。鹤山里(今安徽休宁)人。据《休宁县志》载:精针灸,善治喉疾。
-
刘继芳
刘继芳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养元。太平(今属安徽)人。刘继芳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据《太平府志》载,撰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吴砚丞
吴砚丞即吴亦鼎。吴亦鼎为清代针灸学家。亦鼎乃其派名,名步蟾,字定之,号砚丞。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四卷,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及灸法理论都有所阐发。
-
吴渤海
吴渤海即吴士龙。吴士龙为明代医家。号渤海。据安徽《休宁县志》载:精岐黄之术,切脉针灸,投多奇中。
-
吴鹤皋
吴鹤皋即吴崑。吴崑为明代医家。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家富藏书,悉究医学,负笈万里,求师访友,行医于宣城一带,颇有名声。曾撰《针方六集》一书,为针灸文献的分类考证之作。还撰有《砭焫考》《医方考》等。
-
针灸穴名释义
《针灸穴名释义》为书名。周楣声著。1985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前后两部分,前者为穴名释义,后者为前者的英译。
-
针灸自学指南
《针灸自学指南》为书名。甘承铨编著。199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针灸疗法入门
《针灸疗法入门》为书名。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科教研组编。1958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
针灸模拟考试题解
《针灸模拟考试题解》为书名。高忻洙等编。1986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将针灸学内容分成60个卷面形式编纂而成。各卷都有参考答案,可供各类针灸人员考试参考之用。
-
汪石山
汪石山即汪机。汪机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安徽祁门人。精内、外、针灸、痘疹诸科,治病强调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理气。平生著作较多,其中《针灸问对》一书,以问答形式撰述针灸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颇有见地。
-
汪讱庵
汪讱庵即汪昂。汪昂为清代著名医学家。休宁(今属安徽)人。他推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医学证治纲领。特选李东垣《经络歌诀》十二首增润加注,复增撰《奇经歌诀》一卷,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为后世学者喜读。
-
汪省之
汪省之即汪机。汪机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安徽祁门人。精内、外、针灸、痘疹诸科,治病强调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理气。平生著作较多,其中《针灸问对》一书,以问答形式撰述针灸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颇有见地。
-
张济
张济为宋代针灸家。无为(今属安徽)人。饥荒之年,人互相食。亲视百余人,悉知脏腑血脉,行针治病,多能立验。
-
金针梅花诗抄
《金针梅花诗抄》为书名。清·周树冬遗稿,周楣声重订。1982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两篇,以诗歌形式介绍梅花针法。
-
周定王
周定王指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朱橚为明代医学家。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安徽凤阳人。曾主纂《普济方》,其中针灸门占15卷,收载多种明以前针灸著作。
-
骆如龙
骆如龙为清代医家。字潜庵,安徽太平人。专门儿科,注重推拿法,撰有《幼科推拿秘书》(又称《推拿秘书》)一书(1784)。骆如龙,专业儿科,注重推拿法,撰《幼科推拿秘书》五卷(1784年刊行),后世将此书改为《幼科推拿全书》,删为四卷。
-
丁汝器
丁汝器即丁瓒。丁瓒(16世纪)为明代医生。字汝器,号海仙,休宁西门(今安徽休宁)人。世医出身,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其父丁绳于嘉靖初年(16世纪初)以医闻名。瓒继祖业,亦以医名,临证每奇中,卒年60岁。
-
中国针灸史
概述:中国针灸史:1.教学录像片;中国中医研究院、《健康报》社、安徽中医学院编制。内容包括针灸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对外交流。内容翔实、画面生动,史料可靠。书名·中国针灸史:《中国针灸史》为书名,郭世余著。
-
饶进
饶进明代医家。祁门(今属安徽)人。性笃厚,学医于休宁县丁氏,丁有异术,不轻传人,秘于其子,进从之学,日为其种园,夜读书,三年不倦,丁喜,遂口授之。学成归里,以术诊病,获良效。
-
潘为缙
潘为缙清代医家。字云师,天都(今安徽歙县)人,其生平欠详,尝撰《血症良方》一卷,又名《血病经验良方》,现有刻本行世。
-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picinus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丁绳
丁绳为明代医生,休宁西门(今安徽休宁)人。于嘉靖初年(16世纪初)以医闻名。世医出身,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为丁瓒之父。
-
新安医籍丛刊·针灸类
《新安医籍丛刊·针灸类》为丛书名。王乐匋等主编。1992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内收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问对》《针方六集》《神灸经纶》《小儿烧针法》五部新安医家所著针灸专著,并予以点校。
-
鹤皋山人
鹤皋山人即吴崑。吴崑为明代医家。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家富藏书,悉究医学,负笈万里,求师访友,行医于宣城一带,颇有名声。曾撰《针方六集》一书,为针灸文献的分类考证之作。还撰有《砭焫考》《医方考》等。
-
王綎
王綎为明代医生,字大仪,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人。因病,发其先世所藏方书,潜心探究,终以医名。为医重视理中气,不泥于古。兼工诗,人谓得盛唐体。著书甚多,卒年89岁。
-
王博
王博为宋代医生。凤阳(今属安徽)名医。相传百户李昶,方十五六岁,以弱疾几不起。初延韩荧,诊曰:“此儿病即愈,寿且至八十余。”王博再诊视,谓“寿八十四岁而终,病不日愈”。人皆笑其迂,然诸事悉如二医所诊。
-
王世隆
王世隆为清代医家,字杏圃,铜陵(今安徽芜湖)人。辑有《怀少集》一书(1758年刊)。
-
王本高
王本高即王荫陵。王荫陵为清代医生,字本高,安徽下山坦人。精于外科及针灸,善疗痈疽,尝治走马疳、颈疽、喉痈等证,不数日即愈,因而名闻当地。
-
方政
方政为明代医家。望江(今属安徽)人。景泰(1450~1456)年间以医名,召入太医院。
-
许思文
许思文(19世纪)为清代医家。字隽臣。安徽歙县人。为许佐延之子,承父学,亦精于医术,撰有《喉科详略》、《幼科简便良方》、《妇科阐微》等书,未见刊行。
-
许宣治
许宣治即许豫和。)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许隽臣
许隽臣即许思文。许思文(19世纪)为清代医家。字隽臣。安徽歙县人。为许佐延之子,承父学,亦精于医术,撰有《喉科详略》、《幼科简便良方》、《妇科阐微》等书,未见刊行。
-
孙薇甫
孙薇甫即孙文胤。孙文胤为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
郑梅涧
简介:郑梅涧为清代喉科学家。名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安徽歙县人。学术贡献:所著《重楼玉钥》,列专卷论述针刺治疗。子承翰(字若溪、号枢扶),孙钟寿(祝三)等均承家学,世称“南园喉科”。《重楼玉钥》全文在线阅读
-
吴源
吴源南宋时医生。字德培,号南薰老人,休宁(安徽歙县)人。世医出身,源绍承家业,尤擅长于痨瘵一证,人称为“神医”。尝参加朝庭考试名列前茅,入内府任职,官至翰林医官。后隐退。
-
吴豫
吴豫南宋医生。号松萝居士。休宁(今安徽歙县)人。祖父吴谅为名医,豫得其传,子吴源亦为名医。
-
吴宏定
吴宏定清代医家。字静庵,安徽歙县人。生平欠详。尝撰《景岳新方八阵汤头歌括》,现有刊本行世。
-
吴东园
吴东园明代医家。字子扬,泾上(今安徽泾县)人。尝著《小儿痘疹要诀》、《痘疹二症全书》,二书皆未见行世。
-
汪文绮
汪文绮清代医家。字蕴谷,安徽休宁县人。世医出身,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之学说。尝著《杂证会心录》,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另有《脉学注释汇参证治》,又名《卫生弹求集》、《秋香馆求集汇参证治》现有刻本行世。
-
汪汝懋
汪汝懋元代医家。字以敬,号遯斋,桐江野客。安徽歙县人,尝官于定海县凡五年,兼通医学。尝著《山居四要》,刊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