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良仲
邓良仲为人名。著作为《针灸秘传》。
-
龙衔素
龙衔素为人名。履籍不详。《隋书·经籍志》载有《龙衔素针经》,书佚。《医心方》中有其引文。参见徐悦:徐悦为南北朝以前针灸家。据《隋书·经籍志》载:编撰有《龙衔素针经并孔穴虾蟆图》三卷,佚。
-
卢子颐
卢子颐为明代医学家。字子繇,一字繇生,号晋公,自号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对针灸颇有独到见解,长于手法,每为人针治,必疲倦数日。著《学古诊则》等。
-
宁一玉
宁一玉为人名。履籍不详。《析骨分经》书的作者。
-
朱遂
朱遂为唐代医家。对《内经》颇有研究,尤精针灸学。撰有《明堂论》1卷,已佚。朱遂即米遂。米遂为人名。一作朱遂。履贯不详。《明堂论》一书的作者。
-
米遂
米遂为人名。一作朱遂。履贯不详。《明堂论》一书的作者。
-
南乾
南乾为人名。履贯不详。曾撰《南乾针灸书》。
-
俞柎
俞柎为人名。即俞跗。俞跗一作俞柎。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据《韩诗外传》记载:他能采用外科手术割肌剖腹。对经络也颇有研究。
-
玉华子
玉华子即盛端明。盛端明(约1470~1550)为明代官吏兼医生。字希道,自号玉华子。海阳(今广东潮安)人。1502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官职。喜好医方,通医术,为人治病效果较好,编有《程斋医抄》一书。
-
邝贤贞
邝贤贞为明代医生。字文宁。临武(今属湖南)人。崇祯元年(1628)应贡选,授江西定南令,后迁知州。以母老乞归,性嗜古,博览群书,尤好岐黄,缮写《脉诀》、《难经》,为人诊病多效。
-
西山先生
西山先生即真德秀。真德秀为人名,字景元,后改景希。南宋庆元年间进士,浦城人。尊朱熹学派,人称为西山先生。著作有《西山甲乙稿》、《大字衍义》等书。所著《真西山先生卫生歌》,通俗易懂,有重要参考价值。
-
吕建勋
吕建勋即吕震名。1852)为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 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有《内经要论》、《伤寒寻源》等书。
-
吕𣗪村
吕𣗪村即吕震名。吕震名(1798~1852)为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𣗪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有《内经要论》、《伤寒寻源》等书。
-
吴延龄
吴延龄为明代医家。字介石。浙江人。据《浙江通志》载:曾撰《经络俞穴》,书佚。吴延龄嗜医药,常广集药饵以疗人之疾,为人仗义,尝为贫者代付药疗费用。曾撰《经络腧穴》、《医学质疑》等书,惜未见传世。
-
吴楚
吴楚清代医家。字天士,号畹庵,安徽歙县人。初习举子业,后弃儒而习医。其高祖为吴正伦,吴崑是其堂祖。吴楚继承家学,为人治病,并详录病案,意在检验诊病之效验,遂撰成《吴氏医验录》。另又著有《宝命真诠》、《前贤医案》。
-
卫朝楝
卫朝楝清代医家。字去墀,江苏青浦人。为人朴厚,尤精于针灸术,尝著《明堂分类图解》,惜未见传世。
-
汤民望
汤民望为南宋医家。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精小儿方脉,为人治病,不分贫富。撰有《婴孩妙诀》2卷。
-
都响
都响北宋官吏。任修议郎,博学,兼通医学,曾掌管太医院事务,为人诊治,多奇中。
-
程辉
程辉金代官吏(1114-1196年)。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1161-1189年)时任参知政事。为人倜傥敢言,博学,尤好论医,崇尚刘完素学说,善用寒凉药治病。
-
巫彭
巫彭,商代巫医。史书记载其“操不死之药”以愈病的情况。《说文》载有“巫彭初作医”的事,可见此时巫术与医道兼于一身的情况。据考,巫彭乃黄帝臣,其医疗除用巫术为人治病外,还掌握有药物知识以治疗疾病。
-
罗允相
罗允相(1826-1918年)清末民初医生。字梓材。广东清远人。潜心医学,然不以医为业,业余亦乐为人诊治。晚年避居山村,常为山民解除病痛,颇行赞誉。著有《脉学括要》、《辨证心得》等。
-
吕震名
吕震名(1798~1852)为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 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有《内经要论》、《伤寒寻源》等书。
-
娄居中
娄居中宋代医家。东虢(今河南荥泽)人。卖药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人治病,重视调理脾胃,强调食治则身治。撰《食治通说》,已佚。
-
易经
易经清代医家。字乾长。湖北武昌人。康熙(1662-1722)年间迁居竹山。自幼博学,为人温雅,善岐黄术。撰有《脉诀纂要》、《伤寒辨似》,今佚。
-
罗炼
罗炼明代医生。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习儒通医,为人治病,常获良效。尝为御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疗病获愈。有医著传其子。后因见其子在酒醉时为人诊病,责之以生命为儿戏,怒而将所撰医书焚毁。
-
口吃
口吃为症状名。指语言重复,期期不能畅吐的症状。又叫謇吃。《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指说话难,俗称口吃。即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