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效咽喉散
处方:火消1两5钱,明雄黄2钱,硼砂5钱,僵蚕3钱,冰片3分,山豆根5钱,鸡内金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瓷瓶贮。功能主治:一切喉证。用法用量:临时关开,吹患处。摘录:《喉科紫珍集》补遗
-
胡廷训
胡廷训明代儿科学家。曾采《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等有关痘疹诸论,撰《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四卷。陆道元《痘疹金镜录补遗》(1618年)系袭胡氏书而成,后人不察,特奉《金镜录》为痘疹之章程,而《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殆废而不行。
-
鸡子大黄丸
处方:锦纹大黄1两(切片,晒干,研)。功能主治:温毒,便毒。用法用量:用鸡子雄3枚捣为丸,分3次服,空心烧酒送下。摘录:《疡科心得集·补遗》《疡科心得集 补遗》:组成:锦纹大黄1两(切片,晒干,研)。
-
补胞饮
处方:天然黄丝2两,白及3钱,人参3钱。功能主治:产妇尿胞损破,致作淋沥。用法用量:水煎至丝烂如饧服。注意:服勿作声,作声则泄气无效。摘录:《产孕集·补遗》《产孕集 补遗》:方名:补胞饮组成:天然黄丝2两,白及3钱,人参3钱。用药禁忌:服勿作声,作声则泄气无效。
-
王日休
王日休明代医学家。其生平及履贯欠详,所著有《伤寒补遗》一书,后佚,其内容每为张璐之《伤寒诸论》等著作所引用。
-
曹怀静
曹怀静明代医家。业儒,兼研医籍,于滑寿《诊家枢要》颇有研究,并临证和读书中所见辄加摘录,补滑氏之缺,撰《诊家补遗》,已佚。
-
泻火救肺汤
《疡科心得集 补遗》:方名:泻火救肺汤组成:桑白皮、杏仁、黄芩、生石膏、知母、枇杷叶、芦根。主治:肺痈、肺痿初起,火盛咳嗽。
-
疫证集说
《疫证集说》温病著作。四卷,附补遗一卷。清末余伯陶编。刊于1911年。本书选集古今百余种有关疫证的文献,取其论辨治法。内容简要,但条理不够清楚,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现有初刊铅印本。
-
余应奎
余应奎明代医家。江西上绕人。生平欠详,尝撰《太医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并增订龚信《医学源流肯綮大成》。现有刊本行世。
-
六种新编
《六种新编》为医学丛书名。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录》、《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编》、《偏方补遗》、《药性摘录》。现存多种清刊本。
-
钱国宾
钱国宾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证多有奇效。著有《女科百病问答》四卷、《女科百病补遗》一卷、《备急良方》一卷及《寿世堂医案》。然考其《女科百病问答》与题为朱震亨纂辑之《产宝百问》内容相同。
-
内科摘录
《内科摘录》为《六种新编》系列丛书之一。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要》、《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篇》、《编方补遗》、《药性摘录》。
-
疏肝导滞汤
《疡科心得集 方汇补遗》:方名:疏肝导滞汤组成:川楝子、延胡、青皮、白芍、当归、香附、丹皮、山栀。主治:肝经郁滞,欲成乳癖、乳痈、乳岩。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外科摘要
《外科摘要》为书名。为《六种新编》系列丛书之一。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要》、《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篇》、《编方补遗》、《药性摘录》。
-
吴秀
吴秀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家藏有《医便》一书,另有朱济川等之《医便补遗》,甚珍重之。遂结合本人经验,辑成《增补医便续集》,未见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