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产
绝产出《脉经》卷九。又名绝生、断产。一指妇女因病而终身不孕,或不再能生育;一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达到终身不孕的目的。
-
犀角大丸
主治:八风十二痹,寒气乳风,血瘀,子死腹中,兼胎不安及胞衣不下,腹中(疒丂)痛绕脐,呕逆气冲、心中烦满,及产后恶露不尽。中风伤寒汗不出,肠痛积聚、金疮,恶疮,阴中痛,月经往来不止,或前或后,绝产无子,泄痢赤白。加减:如中风兼伤寒,汗不出者,加麻黄3分(去芦,杵为末)酒煎,送下1丸。
-
十二病绝产
概述:十二病绝产又名十二经绝产,指导致绝产的十二种病证。湿热下注者,带下有腥臭气味,兼有阴痒,头晕倦怠等症,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赤带:赤带,病证名。亦名月水不调、月使不调、月经不匀、月候不调、失信、经水无常、经水不定、经水不调、经不调、经气不调、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匀、经候不调等。
-
绝生
绝生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
-
无嗣
无嗣为病名。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治疗详见肝气郁结不孕、血虚不孕、痰湿不孕、肾虚不孕、胞寒不孕、血瘀不孕等。胞寒不孕的治疗:治宜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丸或温胞饮(白术、巴戟肉、人参、山药、芡实、杜仲、兔丝子、附子、肉桂、补骨脂);
-
金城太守白薇丸
别名:白薇人参丸处方:白薇30铢,人参18铢,牡蛎18铢,牡蒙18铢,牛膝半两,细辛30铢,厚朴18铢,半夏18铢,沙参半两,干姜半两,白僵蚕10铢,秦艽半两,蜀椒1两半,当归18铢,附子1两半,防风1两半,紫菀18铢。方中牡蛎,《千金》作“杜衡”;僵蚕以涤子户风痰;牡蒙、紫菀者,法《本经》之下逆气及胸中寒热结气也。
-
禹余粮汤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名:禹余粮汤组成:禹余粮(煅,醋淬)2两,大麻仁2两,干姜(炮)1两,黄连(去须)半两,白术1两,枣10枚(焙,取肉),桑根白皮(锉)2两。主治:妇人胞胎寒冷,绝产无子。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主治:产后泄痢甚者。
-
承泽丸
处方: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长7枚,泽兰子5合,溲疏2两,藁本1两。功能主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承泽丸专破子脏积血。子脏属冲脉,紧附厥阴而主风木。辛夷、藁本、溲(巟)三味,《本经》一治寒热风头脑痛,一主妇人阴中寒肿痛,一止遗溺利水道;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AnpeNPV分类类型:种分类:杆状病毒科甲型杆状病毒属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eneBank编号:NC_008035柞蚕脓病:柞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病毒束内可见到1-15个核衣壳,甚至更多。病毒病的防治试验柞蚕NPV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烂茧及其污染的房屋、种茧、用具等,在制种时进行卵面消毒,切断病原是预防脓病的重要环节。
-
AnpeNPV
AnpeNPV分类类型:种分类:杆状病毒科甲型杆状病毒属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eneBank编号:NC_008035柞蚕脓病:柞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病毒束内可见到1-15个核衣壳,甚至更多。病毒病的防治试验柞蚕NPV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烂茧及其污染的房屋、种茧、用具等,在制种时进行卵面消毒,切断病原是预防脓病的重要环节。
-
十二经绝产
概述:十二病绝产又名十二经绝产,指导致绝产的十二种病证。湿热下注者,带下有腥臭气味,兼有阴痒,头晕倦怠等症,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赤带:赤带,病证名。亦名月水不调、月使不调、月经不匀、月候不调、失信、经水无常、经水不定、经水不调、经不调、经气不调、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匀、经候不调等。
-
血滞不孕
概述:血滞不孕为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妇人血虚经滞,蓄积不行,小腹疼痛,久不成胎,宜五物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肉桂)。”关于不孕:不孕又名无子、全不产、绝产、断绪。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有禀赋微弱,气血虚损者;
-
三痼
三痼为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之三痼。又名三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是女子三种较为顽固的疾病。
-
三固
三固即三痼。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三固者,一者月水闭塞不通,其余二固者,文阙不载。”三痼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三痼。古人认为属妇人三种顽固疾病。《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
-
全不产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求子第一。”即原发性不孕症。关于不孕:不孕又名无子、全不产、绝产、断绪。病因病机:在女子方面,有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者,如五不女;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各当求其源而治之”(《妇人良方大全》)。
-
产后四字真言
产后四字真言是指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一曰静,二曰淡(咸伤肾后而绝产,酸伤肝行步艰难,煎炒厚味伤脾),三曰乐(乐则血气易和),四曰坐(使血不上攻)。
-
二车丸
《医心方》卷十引华佗方:二车丸:处方:蜀椒1斤,干姜(大小相称)20枚,粳米1升,朗陵乌头(大小相称)20枚,煅灶中灰1升。功能主治:忧恚喜怒,或劳倦气结,膈上积聚,寒热,饮食衰少,不生肌肉;女子积寒,风入子道,或月经未绝而合阴阳,或急欲溺而合阴阳,以致绝产,少腹苦痛,得阳亦痛,痛引胸中。勿用浆水。
-
和胃丸
《千金翼》卷十五:和胃丸:处方:大黄1分,细辛1分,黄连1分,蜀椒(去目闭口者,汗)1分,皂荚(炙,去皮子)1分,当归1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熬)1两半,黄芩1两半,葶苈(熬)半两,阿胶(炙)半两,芒消半两,厚朴2分(炙),甘遂1两,半夏5分(洗)。并主女人绝产。及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
-
梅核仁
化学成份:种子含苦杏仁甙。①《吴普本草》:明目,益气。②《药性论》:除烦热。③《本经逢原》:清妇人子脏中风气积滞。附方:①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合,溲疏二两,藁本一两。(《千金方》承泽丸)②治代指:梅核中仁熟捣,以淳苦酒和敷之。
-
不子
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治疗详见肝气郁结不孕、血虚不孕、痰湿不孕、肾虚不孕、胞寒不孕、血瘀不孕等。胞寒不孕的治疗:治宜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丸或温胞饮(白术、巴戟肉、人参、山药、芡实、杜仲、兔丝子、附子、肉桂、补骨脂);
-
不孕
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针灸治疗:①体针:取三阴交、血海、气海、肾俞、中极、关元等穴为主。痰凝者加丰隆、气冲。胞寒不孕的治疗:治宜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丸或温胞饮(白术、巴戟肉、人参、山药、芡实、杜仲、兔丝子、附子、肉桂、补骨脂);
-
北地太守酒
《千金》卷二十四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功能主治万病蛊毒,风气寒热。服药14日,所下3-4升即愈。3.癫病:一女人小得癫病,服18日,出血2升半愈。5.有人耳聋17年,服药35日,鼻中出血1升,耳中出黄水5升,便愈。
-
三白丸
《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之三白丸:方名:三白丸组成:生半夏一两,白矾、白砒、雄黄、巴豆仁(去油)各三钱。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女科切要》卷八方之三白丸:方名:三白丸组成:白及4钱,白蔹4钱,白茯苓4钱,秦艽4钱,厚朴4钱,当归4钱,吴萸4钱,人参4钱,肉桂4钱,乳香4钱。功效:绝产不育,令妇人不生子。
-
溲疏
《*辞典》:溲疏:出处:《本经》拼音名:SōuShū别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花瓣5,长圆形,外面被有星状毛;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附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台,溲疏二两,藁本一两。
-
无子
无子为病名。有因后天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治疗详见肝气郁结不孕、血虚不孕、痰湿不孕、肾虚不孕、胞寒不孕、血瘀不孕等。胞寒不孕的治疗:治宜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丸或温胞饮(白术、巴戟肉、人参、山药、芡实、杜仲、兔丝子、附子、肉桂、补骨脂);
-
消石大丸
《千金》卷十一:方名:消石大丸别名:大消石丸、消块丸、千金消石丸、夹钟丸组成:消石6两(朴消亦得),大黄8两,人参2两,甘草2两。主治:十二癥瘕,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主治:男子女人惊厥口干,心下坚,羸瘦不能食,喜卧,坠堕血瘀,久咳上气胸痛,足胫不仁而冷,少腹满而痛,身重目眩,百节疼痛,上虚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