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clinicalpatbways)是指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些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依据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达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适宜的医疗护理服务的目的。
-
环境表面清洁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surfacecleaning)是指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对医疗结构来说,环境表面(envlronmentalsurface)是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
环境表面
对医疗结构来说,环境表面(envlronmentalsurface)是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
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定义:麻醉后新发昏迷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术后没有苏醒,持续昏迷超过24小时;昏迷原因可包括患者本身疾患、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除外因医疗目的给予镇静催眠者。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是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非医疗目的的心脏停跳。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
患际关系
患际关系是病人与病人之间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病人之间也存在着健康利益的冲突。特别是在医与病的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在医药卫生资源不可能同时满足每一个病人的医疗需求的时候,这种冲突往往尤其显著。如何公正地处理患际关系中存在的这些利益冲突,是当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患者
患者指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服务关系,并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人。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的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非复发死亡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的定义: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占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总例数的比例。
-
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定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和黄疸,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定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00天后,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慢性免疫性疾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率的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和3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无病存活的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
业务类数据资源
定义:业务类数据资源(servicedataresources)是卫生信息资源的一种,指由卫生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产生的信息资源,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分类:业务类数据资源根据数据处理形态分为三类。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生存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生存率的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生存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和3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尚存活的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
定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计算公式:意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密切相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
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定义:术中自体血输注率是指在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自体血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血液规划
血液规划(bloodprogramme)是指根据本地区人口、产业结构、医疗机构的设置和规模,对近期和远期血液供求状况所作的估计,对血源、采血和医疗用血所作的统筹策划。
-
物理医学
物理医学是指17世纪与化学医学相对立的另一医学派别内容。即以力学和物理学解释生命现象,并基于当时的机械论(力学的)生命观建立起来的医疗体系。桑托里奥(Santorio或Sanctorius,1561—1636),笛卡尔(R.Descar:es),哈维(W.Harvey),包莱利(G.A.Borelli)等被列为物理医疗派。
-
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非计划转入ICU的原因应进行分层分析(缺乏病情恶化的预警、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等)。
-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medicalEngineeringtechnicians)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具有医学工程专业背景,从事医疗器械管理、技术支持与保障的人员。
-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可以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是指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指标可以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
PACU入室低体温率
定义: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PACU入室低体温率,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体温测量的方式推荐为红外耳温枪。计算公式:意义:PACU入室低体温率指标可以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
心室辅助装置有效撤除率
心室辅助装置有效撤除率的定义:心室辅助装置包括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和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心室辅助装置有效撤除,是指心脏功能衰竭D期应用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而撤除心室辅助装置。心室辅助装置有效撤除率,是指有效撤除心室辅助装置例次数占同期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总例次数的比例。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理论开发、经临床试验验证有效、对于临床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如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决定是否进一步采取有创性医疗行为、是否明显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等)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不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嵌入式临床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
-
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是指在椎管内麻醉后新发的重度头痛、局部感觉异常(麻木或异感)、运动异常(肌无力甚至瘫痪)等,持续超过72小时,并排除其他病因者。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是指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定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72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哑,排除咽喉、颈部以及胸部手术等原因。计算公式:意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
医院药学
医院药学主要是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科学,是以医疗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医院药学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应与医院临床分科情况、病床数及门诊量相适应,其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临床药房、制剂、药检、中药及药品采购供应和药政管理。
-
中药制剂学
中药制剂学是研究将中药制成适宜剂型,以适应医疗或预防需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并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中药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操作及剂型质量控制等,以及创立某些改进剂型及新剂型,从而制备均匀、稳定、有效的中药剂型,以满足临床用药及保健的需要。
-
中药炮制学
概述:中药炮制学:1.学科名;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等的中药学科。其任务是遵循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医疗效果。
-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为方剂学名词。指经多人协商而制定,或者得到多数人认可而共同使用的固定处方。古代的协定处方现称成方。现代有些医疗单位亦通过集思广益、总结医疗经验而制定了一些对某种疾病有较好疗效的处方,在社会上或在本单位内共同使用。
-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定义:严重过敏反应是指发生循环衰竭和/或严重气道反应(痉挛、水肿),明显皮疹,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应。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指麻醉期间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计算公式:意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
检伤分类
定义:检伤分类(triage)是指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病员,现有医疗资源不能满足救治需求时,依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对资源的需求,确定其医疗救治顺序的过程。
-
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是指由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或导丝异常等,需要外科手段(含介入治疗)干预的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
-
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
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的定义: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是指异体移植皮肤面积占受体体表面积的比例。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计算公式: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的意义: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能体现同种异体皮肤组织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的定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术后放射剂量验证,是指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通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完成放射剂量验证。
-
用药教育服务
用药教育服务是最为常见的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对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等服务的过程,服务形式灵活多样,服务场所不受限制。用药教育是指药师对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等药学服务的过程,以提高患者用药知识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中草药学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研究中草药的科学,称为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
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医患比是指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科医患比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是指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诊科护患比
定义:指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护士(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科护患比是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诊各级患者比例
定义:急诊患者病情分级:Ⅰ级是濒危患者,Ⅱ级是危重患者,Ⅲ级是急症患者,Ⅳ级是非急症患者。急诊各级患者比例是指急诊科就诊的各级患者总数占同期急诊科就诊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各级患者比例是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诊科医患比
定义:急诊科医患比是指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科医患比是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临床麻醉机管理人员
临床麻醉机管理人员(managerofclinicalanaestheticmachines)医疗机构麻醉机使用部门配备的管理麻醉机的人员。临床麻醉机管理人员应接受麻醉机基本原理、性能知识的培训,掌握麻醉机管理制度要求,并经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考核。
-
坐卧设施
坐卧设施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坐具和卧具的统称。卧具包括病床、诊查床、按摩床、监护床、平车(担架车)等卧用器具,不包括手术床、多功能抢救床、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等医疗设备的卧具配件。
-
医疗保健产品
医疗保健产品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医疗器械、医药产品(药品和生物制品)以及体外诊断医疗装置。
-
呼吸机安全管理
呼吸机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forlungventilator)是指以保证病人安全为目的、以确保医疗机构所使用的治疗呼吸机达到一定质量水平为目标,运用管理和医学工程技术手段对影响治疗呼吸机使用安全的因素、环节、流程进行的系统化工作。
-
中医师
中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中医医务人员。在技术职务评聘中,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考试、考核、审批,已获得初级技术职务资格,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
-
药学门诊服务
药学门诊服务是指药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从事药学门诊服务的药师条件要求相对较高,药学门诊纳入医疗机构门诊进行统一管理。药学门诊服务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的用药评估、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方案调整建议等一系列专业化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