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鸡鸣散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古今医统》卷九十三:鸡鸣散:处方:大黄(酒蒸)30克桃仁7粒(去皮、尖)当归尾15克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痛不可忍,大便秘结者。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引《三因》《普济方》卷三○九:鸡鸣散:处方:当归须5钱,赤芍药5钱,大黄5钱,降真、苏木、甘草各少许。
-
湿脚气
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
-
寒湿脚气
寒湿脚气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寒湿外侵,经气、血脉不和所致。临床以脚膝软弱无力、顽木浮肿;或作拘挛疼痛,或兼见恶寒肢冷。治宜温经除湿、活络舒筋。用木瓜牛膝丸、酒浸牛膝丸、葫芦巴丸及鸡鸣散加减。
-
胎前脚气
胎前脚气病证名。指妊娠期间患脚气病。清·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妊娠下元虚怯,寒气所淫,因寒从足起,故两脚胫肿痛,名曰脚气。宜鸡鸣散治之。”
-
污血胁痛
《赤水玄珠》卷五:“跌仆损伤,瘀血停积胁内,日久作痛。”治疗:《证治准绳·胁痛》:“死血者,日轻夜重,或午后热,脉短涩或芤,桃仁承气汤加鳖甲、青皮、柴胡、芎、归之属。《杂病源流犀烛》卷十:“死血,由恶血停留于肝,居于胁下,以致胠胁肋痛,按之则痛益甚,宜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