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是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描述,从而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
NISS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是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描述,从而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
精神科入院一般常规
精神科入院一般常规工作包括以下几项:1.除不作呼吸测量外,其他同内科入院一般常规工作。2.注意危险物品的收缴工作。贵重财物应登记、收存或令护送人带回,日用品必要时可由护士给做标记。3.向护送人员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力求详细准确。并应收集患者的日记、信件、图画等材料以了解病情。
-
空气收集器收集容量
空气收集器收集容量(volumeofaircollector)是指空气收集器在采集空气样品时,容许采集待测物的量。
-
翁藻
翁藻为清代医家。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24卷,收集历代名医论述,分类编撰,其中首卷为《经穴图考》和《奇经八脉》。翁藻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该书收集历代著名医家论述,内容涉及广泛,便于初学者诵读检阅。
-
收藏行为
收藏行为指患者收集和保存一些毫无用处的、肮脏的破碎东西,并视为珍宝,但却不作任何利用。如收集和保存大便纸、烟蒂、长锈铁钉等。见于脑器质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慢性精神分裂症。
-
肠系膜静脉
肠系膜静脉由上肠系膜静脉(superiormesentericvein)和下肠系膜静脉(inferiormesentericvein)组成,前者主要收集小肠血液,后者主要收集大肠血液在胰脏附近与脾静脉相合形成肝门静脉。
-
监测
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信息,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和利用。
-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数据库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数据库(DIP)收集了由实验验证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包括蛋白质的信息、相互作用的信息和检测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三个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蛋白质、生物物种、蛋白质超家族、关键词、实验技术或引用文献来查询DIP数据库。
-
无小球肾
无小球肾是在肾脏里无肾小球,见于海产硬骨鱼类中的、躄鱼、海马、大杜父鱼等。这种肾脏仅由近位细尿管和收集管组成。在细尿管由分泌的水分、离子和含氮废物等组成尿。
-
郑虔
郑虔唐代名画家。字弱齐。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曾为广文馆博士。擅书画,又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亦无不晓。尝收集西域传入药物,撰成《胡本草》七卷,已佚。
-
末梢采血管
末梢采血管(containerforcapillarybloodspecimencollection)是指用于收集、储存皮肤穿刺后获取的末梢血标本的容器,容器内可含有抗凝剂或促凝剂以满足不同检验项目的需求。
-
伤害监测
伤害监测是指长期不间断地收集不同人群伤害的发生、死亡、伤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资料,其主要目的是阐明伤害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的特点和趋势。
-
现代针灸医案
《现代针灸医案》为书名。刘冠军编。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解放后全国125名针灸医家的医案301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205种。
-
倪孟仲
倪孟仲为明代针灸家。徐凤之师。参见徐凤:徐凤为明代针灸学家,字廷瑞。弋阳石塘(今属江西)人。受学于倪孟仲、彭九思门下。著有《针灸大全》一书,收集前人针灸著作,并自撰《金针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等,对针灸学术有较大影响。
-
徐凤
徐凤为明代针灸学家,字廷瑞。弋阳石塘(今属江西)人。受学于倪孟仲、彭九思门下。著有《针灸大全》一书,收集前人针灸著作,并自撰《金针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等,对针灸学术有较大影响。
-
徐廷瑞
徐廷瑞即徐凤。徐凤为明代针灸学家,字廷瑞。弋阳石塘(今属江西)人。受学于倪孟仲、彭九思门下。著有《针灸大全》一书,收集前人针灸著作,并自撰《金针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等,对针灸学术有较大影响。
-
翁稼江
翁稼江即翁藻。翁藻为清代医家。字稼江。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24卷,收集历代名医论述,分类编撰,其中首卷为《经穴图考》和《奇经八脉》。
-
彭九思
彭九思为明代针灸家。为徐凤之师。参见徐凤:徐凤为明代针灸学家,字廷瑞。弋阳石塘(今属江西)人。受学于倪孟仲、彭九思门下。著有《针灸大全》一书,收集前人针灸著作,并自撰《金针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等,对针灸学术有较大影响。
-
王良叔
王良叔即王朝弼。王朝弼(13世纪)为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
王季浩
王季浩即王朝弼。王朝弼(13世纪)为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
王绎庵
王绎庵即王琦。王琦为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12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
王庭举
王庭举即王朝弼。王朝弼(13世纪)为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
王琢崖
王琢崖即王琦。王琦为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12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
王载韩
王载韩即王琦。王琦为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12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
无针系统
无针系统(needlelesssystem)是指在下列医疗卫生工作中不使用针具的设施:①建立动脉或静脉通路收集血液;②向体内输入药物或液体;③其他通过污染锐器损伤皮肤而导致的潜在职业接触。
-
历代名医录
《历代名医录》即《名医传》。《名医传》为书名。见《唐书·艺文志》。《宋史》作《历代名医录》。唐·甘伯宗撰。据《玉海》记载,此书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书已佚,《历代名医蒙求》等书有所引录。
-
人日数
人日数(numberofperson-days)是指收集到的食物消费信息能代表的调查对象用餐天数。
-
朱君辅
朱君辅即朱佐。朱佐为南宋医生。字君辅。生平不详。1265~1274年(咸淳年间)收集常用验方,编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5卷。
-
齐仲甫
齐仲甫为南宋医家。宁宗赵扩时为太医局教授,分职主管产科。收集妇产诸病常用有效方剂,并附妊娠、产前、产后杂病病例,于1220年(嘉定十三年)编成《女科百问》二卷(一名《产宝百问》)。
-
记录保管系统
记录保管系统(record-keepingsystem)是指对记录收集、整理、建档、存档、检索和使用的管理和技术系统。
-
术中回收血
术中回收血(perioperativeautologousbloodcollection)是指为自身输血,在手术中对患者本人体腔内血液的收集。
-
视网膜中央静脉
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retinalvein)与视网膜中央动脉伴行,经眼上静脉或直接回流到海绵窦。视网膜中央静脉收集视网膜内层的静脉血液回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裂入海绵窦。少数可不经眼上静脉直接进入海绵窦。
-
睫状前静脉
睫状前静脉(anteriorciliaryvein)收集黄仁(虹膜)、睫状体的血液,经眼上、下静脉大部分由眶上裂进入海绵窦。
-
采样容器空白
采样容器空白(samplingcontainerblank)是指实验室留存的容器(未带入现场且未进行样品收集的容器),按照方法要求检测所产生的信号或量值。
-
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
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subjectivenutritionassessment,PG-SGA)是指全面地收集主观资料(或信息),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
PG-SGA
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subjectivenutritionassessment,PG-SGA)是指全面地收集主观资料(或信息),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
空气取样器
空气取样器(airsampler)是指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微粒或气态碘等收集或阻留在过滤介质上的装置。
-
个人空气取样器
个人空气取样器(personalairsampler)是指工作人员个人佩带的空气取样器,用以得到有代表性的呼吸带的空气样品。空气取样器(airsampler)是指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微粒或气态碘等收集或阻留在过滤介质上的装置。
-
衰变池
衰变池(decaypool)是指用于收集、存储、排放放射性废液的容器,放射性废液在该容器中自然衰变。
-
疑似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suspectedoccupationaldisease)是指现有接触证据或医学证据尚不能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所患疾病是否是职业病,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以明确诊断的一种暂时的疑似疾病状态。
-
可溶性虫卵抗原
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eggantigen)是指血吸虫虫卵经匀浆和超声破碎等处理后离心收集的上清液,含蛋白质、糖蛋白、多糖等多种成分复合物。
-
王渊
王渊为宋代医家。字季浩,庐陵(今属江西)人。其父王朝弼(13世纪)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
王朝弼
王朝弼(13世纪)为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早年习儒,后又习医,涉猎颇广,其辨证如神,无不贯通。曾博采众方,编为歌括。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书中有文天祥为之作序。未见刊行。
-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为外科方书。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另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养生、气功丛书。编者不详。本书收集了隋唐两宋时期数十种气功、养生著作,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元代以前养生、气功、导引、内丹的理论与功法,内容极为丰富,尤为古代气功学术的一大专集。收入《道藏》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三十一册。
-
谢元庆
谢元庆(1798-1860年)清代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以医名世,尤喜携药深入乡里街巷,救人贫病,故有人赠联云:“一生行脚衲,斯世走方医。”曾收集应验良方,编《良方集腋》二卷(1842年),续附一卷,以方便穷乡僻壤自选方药之用。咸丰二年(1852年)王秋樵重刻时,又增补方剂若干,易名《良方集腋合璧》。
-
西方子明堂灸经
《西方子明堂灸》为灸法专书。初刊于元至正末年(1368年)。各卷分绘正面、侧背面、侧(伏)面的腧穴图和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症及灸法等,收集资料颇多。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并绘有图。清代将此书收入《四库全书》。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附:冯氏校勘记1卷)。
-
医学韵编
《医学韵编》医史著作。二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收集整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以平水韵为序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色彩,读者应予分析。现存1922年石印本。
-
叶尹贤
叶尹贤明代官吏。知医,浙江永嘉县人。任临江通守。平时喜爱医学,于公余常收集医书医方,日久成帙,遂撰《拯急遗方》一卷,现有刊本存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