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指纹
诊指纹又称诊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病变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深沉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指纹见于风关(第一指节),示邪浅病轻;
-
透关射甲
透关射甲(goingthroughpassestoreachnails、venulegoingthroughallpassestoreachnail)为诊指纹术语。是指小儿指纹透过风关、气关、命关三关,直达指端的表现。多属病势危重,但仍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见《四诊抉微》)。
-
青纹
青纹诊断学名词。见《四诊抉微》。即小儿食指络脉色青。主惊,主痛,主抽搐。参诊指纹条。
-
纹如水形
纹如水形见《四诊抉微》。即小儿食指络脉如水字形状。多为脾肺阴伤。参见诊指纹条。
-
纹浮
纹浮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浮现。主病在表,多见于外感表证。参诊指纹条。
-
纹沉
纹沉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深沉。主病在里,多为外感之邪入里或内伤里证。参诊指纹条。
-
小儿脉法
概述:小儿脉法为诊小儿脉的方法。2.脉象主病。指法:指法: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儿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脉诊之外,更应注意形色、声音和诊指纹,按胸腹、头额等诊法。数为热,迟为寒,沉滑为痰食,浮滑为风痰,紧主寒,缓主湿,大小不齐为滞。
-
纹淡
纹淡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浅淡。主虚证,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参见诊指纹条。
-
望皮肤
望皮肤(observationofskin)是指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望诊为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动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他分泌物,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神色、舌诊为重点(小儿包括诊指纹)。辨别色泽时,以在自然光线较充足的地方为好。
-
纹滞
纹滞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郁滞,推之不畅。主病邪稽留,阻遏营卫运行,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属实证。参见诊指纹条。
-
纹向内弯
纹向内弯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小儿食指络脉弯向中指旁。主外感风寒类病证。参见诊指纹条。
-
纹向外弯
纹向外弯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小儿食指络脉弯向大指旁。主痰热。参诊指纹条。
-
纹入掌中
纹入掌中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向掌中延伸。主病进,多为腹痛。参见诊指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