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桃
具有解表透疹、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除湿的功效;性味核:辛,平。拼音名YīnɡTáo英文名fruitofFalsesourCherry别名含桃、荆桃、山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楔、楔桃、朱樱、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樱珠、蜡樱、紫桃、莺桃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
-
樱桃果汁
樱桃果实软而多汁,易损伤腐烂,且收获期短,但必须在成熟期采收。此法使孟马兰生产果汁为62~所得到的果汁也要用果胶酶制剂进行处理,并按以上冷压榨果汁的方法过滤。用热压榨法生产的樱桃果汁有较好的风味,困此可采用冷压榨果汁与热压榨果汁以1:1或2:1的比例相混合,其产品将更富有色艳味美。
-
樱桃水
《*辞典》:樱桃水: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YīnɡT oShuǐ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①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亦可取浸泡的樱桃(剖去核)肉贴患处或涂擦之。如疮面有脓液,应先用酒精浸液洗去脓汁而后敷药。
-
什锦水果
什锦水果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苹果:按糖水苹果原料处理,并切成约1.5厘米方块。白桃、龙眼、黄桃、杏子等水果可代替上述原料品种,但必须选用四种以上,外加染色樱桃,果肉色泽不少于红、黄、白三种。2.装罐配比:各种水果装罐果肉配比为苹果100克,洋梨28克,桔子40克,菠萝50克,樱桃4粒、葡萄28克,合计260克。
-
樱属
中文名樱属拼音名yingshu拉丁名Cerasus中国植物志38:41属下物种矮生酸樱、白花重瓣麦李、白山桃、半重瓣酸樱、草原樱桃、草原樱桃(中国果树分类学)、长梗郁李、长梗郁李(东北木本植物图志)、长尾毛柱樱桃、长尾毛柱樱桃(变种)、长腺樱桃、川西樱桃、垂枝大叶早樱、刺毛樱桃、刺毛樱桃(秦岭植物志)、大叶早樱、大叶早樱(原
-
樱桃枝
《*辞典》:樱桃枝:出处:《纲目》拼音名:YīnɡT oZhī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寒疼,胃气疼,九种气疼。樱桃梗烧灰,为末,烧酒下。
-
樱桃叶
《*辞典》:樱桃叶:出处:《唐本草》拼音名:YīnɡT o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附方:①治腹泻,咳嗽:樱桃叶及树枝,水煎服。将上药煎水坐浴,同时用棉球(用线扎好)沽樱桃叶水塞阴道内,每日换一次,半月即愈。
-
樱桃酱
樱桃酱原料配方樱桃500克白糖500克柠檬酸3克冷水500毫升明矾5克樱桃酱制作方法1.选择新鲜无腐烂的樱桃,洗净、去核,用组织捣碎机将其搅碎呈泥状(也可用绞肉机和菜刀代替)。3.待小火煮15分钟后,将已经加热而充分溶解的明胶(用少量水将其浸泡后加热)均匀地倒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左右。
-
矮化砧
矮化砧是能控制接穗生长、使嫁接树树体小于标准树体的一类砧木。嫁接后生成矮化树,早果性强,嫁接多数品种1-2年即可开花,果实品质风味亦佳,唯其根系小且分布较浅,固地性差,木质脆而易断,抗逆性不强。3渥太华系矮化砧木:嫁接后树体大小介于M9和M26之间,较M26丰产,抗寒,因生根困难,适用作中间砧。
-
樱桃干
樱桃干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去柄→洗涤→浸碱→漂洗→熏硫→烘干→回软→分级→包装樱桃干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应选皮色光亮,柄短核小、果粒大小比较均匀、味甜、汁较少的品种。4.浸碱:为了缩短干燥时间,最好将樱桃放在0.2~0.3%沸碱液中热烫片刻。若天气晴朗也可在阳光下暴晒至干。8.回软:为达到果实内外水分平衡。
-
桃砧木育种
桃砧木育种是研究桃及其近缘属植物的遗传变异,选择培育桃砧木的一门科学技术。从发展趋势看,一些国家把育种的重点放在育成半矮化和矮化砧木,和育成抗根瘤线虫砧木方面。如对根线瘤虫免疫的红花重瓣寿星桃和红根甘肃桃;可作矮化砧木的毛樱桃(PrunustomentosaThunb.)、郁李(P.japonicaThunb.)和欧李(P.humilisBge.);
-
西式蛋白糖
西式蛋白糖原料配方白砂糖500克鸡蛋清250克红樱桃150克熟花生油25克西式蛋白糖制作方法1.将鸡蛋清放入碗中,用打蛋器(或一把筷子)将鸡蛋清打发呈泡沫状,然后分三次缓慢拌入白砂糖,继续拌打,待鸡蛋清呈白雪状即成。30分钟,取出后,趁热将樱桃嵌入,晾凉即成。西式蛋白糖产品特点外形美观,口味香甜,营养丰富。
-
红玫瑰鱼
红玫瑰鱼的雄鱼有互相排斥的习惯,但不互相攻击,它们排斥的主要方法是:当两条雄鱼在一起,它们便会各自旋转,并增加婚姻色,以显示自己的美丽,取得雌鱼的好感。然后将经过认真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放进繁殖缸里。经过追逐后,雌鱼排卵,雄鱼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比水重,沉入水底粘附在金丝草上。
-
樱桃根
《*辞典》:樱桃根: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YīnɡT oGēn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重庆草药》: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治蛔虫。②《重庆草药》:调气活血。治妇人气血不和,肝经火旺,手心潮烧,经闭。
-
樱桃核
《*辞典》:樱桃核: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拼音名:YīnɡT oH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干。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消疽瘤,灭瘢痕。①《滇南本草图说》:痘症色白陷顶不升浆者,为末敷之,可以升浆起长。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
-
李属
中文名李属拼音名lishu拉丁名Prunus中国植物志38:34属下物种东北李、东北李(东北木本植物图志)、黑刺李、红坪杏、李、李(诗经)、李(原变种)、毛梗李、毛梗李(变种)、欧洲李、盘腺樱桃、乌荆子李、乌荆子李(中国果树分类学)、杏李、樱桃李、樱桃李(原变型)、樱桃李(中国果树分类学)、紫叶李
-
白兰瓜羹
概述:白兰瓜羹以白兰瓜、黄桂、白糖、橘子、樱桃、鸡蛋清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生津,止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火盛引起不适者。热性病患者津伤口渴者宜食。特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形色美观。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老年性血管瘤
疾病别名樱桃样血管瘤血管痣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老年性血管瘤又称樱桃样血管瘤,俗称血管痣,见于中年及老年人。表现为直径1-5毫米大小的鲜红色、圆形、半球形丘疹,散在分布于躯干部有四肢远端,数目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无自觉症状。以后毛细血管逐渐扩张,可见许多中度扩张的毛细血管衬以扁平的内皮细胞。
-
北非-印度区系植物区
另外,西半部分布有肉质的大戟属(Euphorbia)、旋扭相思树(Acaciatortilis)、小樱桃(Prunusmicrocarpa)和东方樱桃(P.orientalis);东半部则多是十字花科植物及蒿属类型植物(Artemisiascoparia),石竹科的代表种类是喀布尔补血草(Limoniumcabulica)、黄芪属(Astragalus)等。
-
蜜犀丸
处方:槐角(炒)120克当归川乌玄参(炒)各60克麻黄茯苓(乳拌)防风薄荷甘草各30克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冰片1.5克(另研)制法: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炼蜜为丸,樱桃大。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及小儿惊风发搐。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小儿惊风发搐。
-
樱桃痔
樱桃痔病名。指肛门内生有息肉或痔核,且状如樱桃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形如樱桃。”症见肛门部有小肉垂下,甚痒。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脱出的痔核。证治可参见息肉痔及痔条。
-
鲜枣苹果羹
概述:鲜枣苹果羹以鲜枣、苹果、白糖、纯巧克力、柠檬酸、红樱桃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开胃,补血气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或便秘者。红枣性平和,长于调补脾胃,益气养血,肉质肥厚,营养丰富。苹果性味甘酸雨偏凉,具有生津补益脾胃、除烦解毒、健肠止泻、润肠通便、醒酒解腻等作用。
-
前胡膏
《圣济总录》卷九:方名:前胡膏别名:前胡散组成:前胡(去芦头)3两,白术(生用)3两,白芷(锉)3两(留1枚不锉,以验膏成),芎3两,椒(去目及闭口,生用)、吴茱萸(汤洗,焙干,炒)2两,附子(去脐皮,生用)5两,当归(细切)5两,细辛(去苗叶)3两,桂(去粗皮)3两。主治:肉苛。伤折及附堕损等。
-
千里水壶芦
《鲁府禁方》卷一:方名:千里水壶芦组成:白沙糖2两,白杨梅2两(去核),南薄荷2两,乌梅(去核)2两,百药煎1两,天门冬1两(酒浸,去心),麦门冬1两(酒浸,去心),白檀香1两。主治:中暑。用法用量:每用1丸,噙化。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毗沙门丸
《鸡峰》卷七:方名:毗沙门丸组成:熟干地黄2分,阿胶1分,黄耆2分,五味子2分,天门冬2分,山药2分,柏子仁1分,茯神1分,百部1分,丹参1分,远志1分,人参1分,麦门冬1分,防风2分。主治:诸虚热,头昏眩运,耳鸣作声,口干微嗽,手足烦热,忪悸不安。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相传丸
主治:肺寒外内合邪,停饮寒痰,咳嗽,语声不出,口中如含霜雪,咽喉妨闷,状若梅核,噎塞不通,膈气痞气;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生姜细嚼送下,嗽时服。制备方法:上为末。煮糯米粉,并黄蜡1两成粥,更入蜜再熬匀,和前药为丸,如樱桃大。
-
神仙凝雪膏
《圣惠》卷九十四:方名:神仙凝雪膏组成:白茯苓36斤(锉,水煮1日),松脂24斤(炼了者),松子仁12斤。功效:轻身明目,老者还少。若欲绝谷,顿服取饱,即不肌。制备方法:上为末,将白蜜2硕4升纳铜器釜中,微火煎之1日1夜;用药禁忌:忌食米醋物。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神仙凝雪丸。
-
神效无比牛黄丸
薄荷、葱、茶下亦得。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神授至圣保命丹
《卫生总微》卷六:方名:神授至圣保命丹别名:至圣保命丹、保命丸、神效保命丸组成:全蝎14个(青色者),朱砂(水飞)2钱(好者),麝香半钱,防风(去芦并叉枝)1钱,金箔10片(研),天麻2钱,白僵蚕(去丝嘴,直者)1钱,白附子2钱(好者),天南星1钱,蝉壳(去土泥)2钱。
-
大快斑丸。
《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施圆端效方》:方名:大快斑丸。组成:辰砂1钱,紫草茸半两,川升麻半两,钓藤钩半两,赤小豆半两,甘草(炒)1钱,川地龙(去土,焙)3钱。主治:斑疹倒靥,黑陷恶候。用法用量:每服1丸,石榴汤化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朱砂为衣。
-
消风托里散
《秘传大麻疯方》:方名:消风托里散组成:荆芥、山栀、归身、川芎、芍药、黄耆、苍术、茯苓、滑石、桔梗、黄芩、大黄、防风、乌药、薄荷、连翘、石膏、木瓜、槟榔。主治:麻疯,起初形如樱桃。用法用量:姜水煎,加好酒2小杯,热服。先服乌药顺气散5帖后再服此方。不愈,再服蛇酒方。加减:疼痛,加乳香、没药。
-
秘宝万灵丹
《玉案》卷六:方名:秘宝万灵丹组成:牛黄5钱,朱砂5钱,礞石(消煅)5钱,蛇含石5钱(煅,醋淬),僵蚕1两,全蝎1两,胆星1两,半夏(姜制)1两,茯神1两,麝香3钱,金箔80片,银箔80片,皂角1两5钱,麦门冬1两5钱(煎膏)。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皂角、麦冬膏为丸,如樱桃大,金银箔为衣。
-
通气阿魏丸
《中藏经》卷下:方名:通气阿魏丸组成:阿魏2两,沉香1两,桂心半两,牵牛末2两。主治: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化下。制备方法:上先用醇酒1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丸,如樱桃大,朱砂为衣。
-
通声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名:通声丸组成:石菖蒲、肉桂(去粗皮)、杏仁(去皮尖,炒)、干姜(炮)、木通各等分。主治:寒邪客搏肺经,咽隘窒塞,语声不出,咳嗽;及忧思恚怒,气道闭涩,噎塞不通,胸满气短。附注:《普济方》有青橘皮、甘草,无木通。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梅酥饼
《寿世保元》卷十:方名:梅酥饼组成:南薄荷叶3两,紫苏叶5钱,白粉葛1两,白砂糖8两,乌梅肉1两半(另末)。功效:清上焦,润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咳嗽。用法用量:每用1丸,噙化。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片脑1分半,研细放人,同研匀,加炼蜜为丸,略带硬些,如樱桃大。
-
清咽太平丸
《万氏家抄方》卷二:方名:清咽太平丸组成:薄荷叶1两,川芎2两,桔梗3两,甘草2两,防风2两,柿霜2两,犀角2两(用人乳浸,焙干为末)。主治:咽喉肿痛,流热涎。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防风血药之使,泻肺搜肝;川芎血中气药,升清散瘀;柿霜生津润肺;
-
清凉丸
《眼科全书》卷二:方名:清凉丸组成:人参5钱,白茯苓5钱,防风1两,黄芩1两,茺蔚子1两,大黄1两,玄参1两。《金鉴》卷六十五:方名:清凉丸组成:当归尾2钱,石菖蒲2钱,赤芍药2钱,川黄连(生)1钱,地肤子1钱,杏仁(生)1钱,羌活5分,胆矾2分。主治:眼胞菌毒初起。脾经素有湿热,思郁气结而生者。
-
象牙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名:象牙丸组成:象牙屑1分,乌贼鱼骨(去甲)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主治:骨鲠在喉中不出。用法用量:含化咽津。附注:《普济方》有砂糖。《医学入门》卷八:方名:象牙丸组成:象牙3钱,鳖甲1个,猬皮1个。主治:杨梅疮成漏。制备方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樱桃大。
-
紫金天麻丸
《圣济总录》卷七:方名:紫金天麻丸组成:天麻半两,没药(研)半两,乳香(研)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牛黄(研)3分,犀角(镑)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五灵脂2两。用法用量:每服1丸,先用生姜汁化开,次用温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取三家井花水为丸,如樱桃大。
-
小葶苈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方名:小葶苈汤组成:葶苈3分(隔纸炒,别捣研,丸如樱桃大),桑根白皮2两半,大枣10个(去核)。主治:喘咳上气,多唾,面目浮肿,气逆。用法用量:上药除葶苈外。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入葶苈1丸,更煎1-2沸,去滓,空腹温服。加减:心下痞硬者,去桑根白皮。
-
暖炉丹
《医学正印》卷上:方名:暖炉丹组成:潮脑(入碗升打3次如灰色)3钱,蛇床子5钱,牡蛎1钱,母丁香3钱,良姜1钱,紫梢花1钱。主治:妇人子宫寒冷,不能生育。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丝绵裹纳子户中,留滞在外,坐定片时便觉温热,1日1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津唾为丸,如樱桃大。
-
樱桃丸
《普济方》卷一一五:方名:樱桃丸组成:川乌1只(大者,去皮,生用),羌活1两,麝香5分(另研),脑子5分(另研),草乌半钱(去皮、生用),川独活1两,当归1两半(去芦),海桐皮(去皮)1两,威灵仙(去芦)1两,朱砂1两(细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朱砂为衣。
-
酸浆膏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名:酸浆膏组成:酸浆草根(生者)1握(细锉,以洗净乱发缠裹成一团。用法用量:患者先用盐汤漱剔牙缝,令净,然后以指蘸药膏揩之;制备方法:先用米醋1碗,入酸浆草根及皂荚2味,慢火煎至半碗,去滓,入附子、白矾末,更熬成膏,取出,候冷,刮入麝香乳钵内,研匀,以瓷盒收贮。
-
噙化荜澄茄丸
《御药院方》卷八:方名:噙化荜澄茄丸组成:荜澄茄半两,薄荷叶3钱,荆芥穗1钱半。主治:鼻塞不通。用法用量:每次1丸,时时噙化咽津。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为丸,如樱桃大。
-
麝香调中丸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圆端效方》:方名:麝香调中丸组成:麝香1字,当归(焙)1分,白术1分,人参1分,南木香1分,甘草(炒)1分,青皮(去白)1分,陈皮(去白)1分,茯苓1分。主治:小儿吐泻诸证,脾胃虚损,老人虚乏,正气不复,饮食不下,危困瘦弱。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麝香匀气丸
《鸡峰》卷二十:方名:麝香匀气丸组成:麝香1分,朱砂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仁半两,厚朴半两,乳香1分,槟榔1两,桂1两,半夏饼子1两半。主治:气道凝涩,身体疼倦。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沉香汤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樱桃大。
-
乌药顺风散
《秘传大麻疯方》:方名:乌药顺风散组成:僵蚕、乌药、陈皮、麻黄、干姜、甘草、枳壳、五加皮、桔梗、川芎、归尾、金银花。主治:麻疯起时形如樱桃者。用法用量:姜水煎,加好酒1小杯,热服5帖。
-
五行神验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方名:五行神验丸组成:淀花2两(东方),桂1两(南方),干姜1两(西方),巴豆1两(北方),硫黄1两(中央),麝香少许。制备方法:上6味,将5般药置盘内,于中庭露7夜,至5日,将巴豆去壳,汤煮30-50沸,捣研余药为散,入麝香,以薄面糊调淀花末为丸,如樱桃大,丸了焙干,于盒内盛,不得触污。
-
无性杂种
无性杂种是由无性杂交产生的杂种。最初可以作为例子的是亚当金雀花(19世纪中叶,用豆科植物的Cytisuspur-pureus与Laburnumvulgare嫁接获得的杂种)。苏联格鲁森科(I.E.Glushchenko)对苹果、樱桃、番茄、马铃薯等多种植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形状、内含成分作过大量的研究。在动物中也同样进行了试验。
-
带果皮果酱
24小时后开盖,观察果酱表面状态,未见果皮浮起,表面果皮未干燥,色泽与内部相同实例2将带皮苹果片30千克、砂糖30千克、饴糖20千克、鹿角菜胶0.6千克、柠檬酸0.3千克、聚甘油酯(HLB∶10)0.1千克、水20升混合,使之溶解,用刮取式热交换器,用105℃的温度加热5分钟,进行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