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近
远近①指距离的长短。《灵枢·经水》:“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素问·汤液醪醴论》:“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以经络脏腑言,则经络近脏腑远;《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治所为故也。”察其散抟,以适远近。”
-
指总伸肌腱修复术
手术名称:指总伸肌腱修复术别名:repairofcommonextensortendon分类:骨科/手外科手术/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手术治疗/肌腱损伤的手术治疗/伸肌腱损伤的处理ICD编码:82.4502概述: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9.1.1.2.2-1~手术步骤:以发生手Ⅳ区新鲜损伤为例。术毕伸腕伸指位石膏托制动4周后,行功能练习(图3.9.1.1.2.2-4)。
-
拇长伸肌腱修复术
手术名称:拇长伸肌腱修复术别名:repairofextensorpollicislongusmuscletendon分类:骨科/手外科手术/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手术治疗/肌腱损伤的手术治疗/伸肌腱损伤的处理ICD编码:82.4501概述: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9.1.1.2.1-1,3.9.1.1.2.1-2)。禁忌症:伤口有明显感染者,待伤口闭合后3周方可施行修复。
-
经水
2.妇人月经;4.《灵枢经》篇名。《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地有经水,人有经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称绝经为“经水断绝”。《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以十二水大小、深浅、远近来说明人体十二经脉循行远近深浅,气血多少,及针刺十二经时注意事项。
-
折顶回旋法
概述:折顶回旋法,医疗技术名。折顶回旋法用于有明显重叠移位的截断骨折,经拔伸牵引等手法不能复位时。如果两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之斜行骨折,则应两手分别握住骨折之远近两端,按其原来骨折移位之方法,作逆向回转,促使两断端之骨面相合。施行本手法时,须谨防损伤神经血管。
-
安中归气汤
【处方】当归、羌活、独活、厚朴、半夏曲、麦芽、苍术、陈皮、米壳、甘草、续断、桔梗、茴香、川芎、南星、槟榔、芍药、熟地黄各等分。【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元阳虚惫,一切远近气疾,上攻头目及喘息,虚浮肿满,下注腿腰腹膝浮满,气噎心惊,十种水气,五种疟疾,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气,咳嗽呕逆,远近泄利。
-
远
《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素问·厥论》:“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灵枢·师传》:“远乎哉问也。”《素问·移精变气论》:“所以远死而近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见“远近”。
-
臁疮阡张膏
处方:香油4饭碗,乱头发4两,杉木皮3两(烧灰,研末),白占2两,麝香5分(研细)。制法:先将香油熬将熟,入发熬化;次下杉木灰、白占熔化,后将余药投入滚化搅匀,以吁张纸入油内,收尽为度。功能主治:臁疮远近烂见骨者。用法用量:贴3日,翻1面,7日痊愈;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
尺骨干骨折
概述:尺骨干骨折(fractureofshaftofulna)是指以尺骨干局部肿胀、疼痛、畸形,骨擦音明显,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骨折。移位的粉碎骨折,行切开复位时,尽量保存骨折块与骨膜的连续性,以较长钢板固定远近折端(每端至少固定两枚螺钉),粉碎骨块处不必穿入螺钉,术后应以石膏托制动4周。
-
夜盗骨折
概述:尺骨干骨折(fractureofshaftofulna)是指以尺骨干局部肿胀、疼痛、畸形,骨擦音明显,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骨折。移位的粉碎骨折,行切开复位时,尽量保存骨折块与骨膜的连续性,以较长钢板固定远近折端(每端至少固定两枚螺钉),粉碎骨块处不必穿入螺钉,术后应以石膏托制动4周。
-
神仙救苦丸
主治:四时伤寒,不论日期远近,阴阳表里,内外虚实,半表半里,男女老幼。制备方法:上各阴干,共盛一处,用温水搅匀,以细绢滤过3遍,将汁盛于瓷罐内,上以绵纸固之,置之不近湿、不通风处,仍阴干取下为细末,停分两处,临后时一半入石膏(研细,水淘净)、枳实(研细,温水浸,取汁)各5钱(春、夏用);
-
许完斋
许完斋明代医生。道州(今属湖南)人,自少留心医药,竟成良医。远近病家均延请之。其子许希周为名医,颇有成就。
-
三点测交
三点测交是为确定三个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相对距离所作的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例如,已知位于玉米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籽粒有关性状的有3对基因:C(有色)和c(无色),Sh(饱满)和sh(凹陷),WX(非糯)和wx(糯性)。
-
丁香复光丸
处方:丁香2钱,巴豆1钱(去皮油),半夏2两,乌梅半两(去核),南硼砂3钱,脑子2厘,盆消半两,缩砂仁2钱半,甘草半两,荆芥穗2钱。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远近目疾。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八十五引作“丁香化光丸”。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
二仙饮
《绛囊撮要》:二仙饮:处方:甘草1两,木通1两。摘录:《绛囊撮要》《活幼心书》卷下:二仙饮:处方:青蒿(去梗)2两(5月5日采,晒干用),桂枝(去粗皮)半两。功能主治:小儿疟疾,不拘岁月远近。用法用量:每服1钱,寒热未发前,用凉酒调服;摘录:《活幼心书》卷下《仙拈集》卷一:组成:牙皂(焙焦)、木香各等分。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成形术
操作名称: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成形术适应证: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成形术适用于膜性主动脉缩窄及本病手术后再缩窄,休息时远近端压力阶差大于4.0kPa即30mmHg,不伴有其他需手术处理的心脏大血管畸形。经胸或(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6.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倍的球囊导管。
-
槐灰散
处方:槐枝不拘多少(烧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崩中或下赤白,不问年月远近。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方寸匕,食前服。摘录:《良朋汇集》卷六
-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
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
立体知觉
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
远道灸法
远道灸法为灸法术语。指远病变部位选穴施灸。《小品方》:“孔穴去病有远近也。……远道灸法:头痛皆灸手臂穴,心腹病皆灸胫足穴;左病乃灸右,右病皆灸左,非其处病而灸其穴。”
-
深浅在志
深浅在志指针刺或深或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有言:“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
阴有澜
阴有澜为明代医家。太平(今属安徽)人。通览群籍,尤精性理。论医治疾,根极于五行生克。远近求药者接踵,暇即延请师儒,讲究理学,曾任太医院吏目。于理学颇有研究,于医学亦有嗜好,治病常有奇验。撰有《医贯奇方》1卷、《痘疹一览》5卷。另有《稀痘方》,未见行世。
-
衰
衰㈠(shuāi,音摔)衰老;《灵枢·本脏》:“有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灵枢·寿夭刚柔》:“病九日者三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
大火
大火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
手部肌腱损伤
概述: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等,也可有闭合性撕裂。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若在手术中遵循肌腱损伤的治疗原则,采取“无创伤”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肌腱修复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减少粘连,获得较好的效果。
-
柽叶煎
处方:柽叶半斤(细锉,如无叶,枝亦得),荆芥半斤(细锉)。制法:以水5升,煮取2升,滤去滓,澄清;再入白蜜5合,梨汁5合,竹沥5合相和,以新瓷瓶盛,用油单子盖紧,系于釜中,以重汤煮,勿令水入,从初五更煮至日出后即住。功能主治:一切风,不问远近。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1日3服。
-
神效回生膏
《医方类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方名:神效回生膏组成:槐20条,柳20条,桃20条,榆20条,桑20条,枸杞(树条嫩者)20条(每条长2寸),上将6件树条,剥取嫩皮,用清油3升,文武火于大砂锅内煎,令嫩皮津液尽为度,将油滤过。血竭5钱,雄黄5钱,乳香5钱,没药5钱,轻粉3钱。用法用量:任意摊贴患处,2日外自觉病退。
-
钓骨丸
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梗咽喉。用法用量:视骨梗远近,以线系绵裹1丸,水润吞下,提线钓骨出之。摘录:《串雅外编》卷二
-
功能距离
功能距离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常用语。指时空上的接近与否,即时空上的距离大小是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加深了解的一个客观外在条件。所谓"人熟一是宝"就是这个道理。(2)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尤其是陌生人相处的初期,这两个要素对于建立人际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后一个要素作用更大些。
-
斩邪饮
《活幼心书》卷下:方名:斩邪饮组成:青蒿(去梗)2两(5月5日采,晒干用),桂枝(去粗皮)半两,香薷叶2两,好茶芽半两。主治:小儿疟疾,不拘岁月远近。疗暑疟尤胜。用法用量:每服1钱,寒热未发前用凉酒调服,或先隔晚亦以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三教归一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三教归一组成:水银1钱,银朱1钱,朱砂1钱。主治:杨梅疮。先用表药,后用此,不问远近一切顽疮。用法用量:每用1丸,置瓦上,用炭火4块,将药居中,令患人仰卧,缩脚盖被,将口频吹火,烧烟熏之,再服解毒药数次。制备方法:上为末,用大枣去核,再研,分作2丸。
-
新添半夏瓜蒌丸
《宣明论》卷九:方名:新添半夏瓜蒌丸组成:半夏(生姜制)、瓜蒌、杏仁(去皮尖)、麻黄、白矾(枯)、款冬花各等分。主治:远近痰嗽,烦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雄黄息肉方
《医级》卷八:方名:雄黄息肉方组成:轻粉、雄黄、杏仁(去皮尖研)、细辛各等分,麝香少许。主治:鼻中息肉,鼻大如杯。用法用量:患此者不拘远近,于卧时用箸头醮末点息肉上,日点1次,半月自效。酒渣鼻,亦可用津沫调搽。制备方法:上为末,先将杏仁研烂,后入诸末研匀,瓷盆收贮。
-
云开散
《鸡鸣录》:方名:云开散组成:白蒺藜3两,石决明(煅,飞)2两,炙甘草2两,防风2两,栀炭2两,羌活2两,茯苓2两,蔓荆子2两,当归1两5钱,川芎1两5钱,赤芍1两5钱,苍术(泔水浸1夜)1两,花粉1两,甘菊1两,茺蔚子1两,淡黄芩8钱,蝉衣5钱,蛇蜕5钱。及胞生风粟,翳膜遮睛,目眶赤燥;或疹痘后,风眼涩痛,膜障。
-
斜视检查
操作名称斜视检查方法及内容遮盖检查法一般需作远近两种距离的检查,分别以5mm及33cm的注视目标进行检查。(1)双眼交替遮盖法:用遮盖板交替遮盖两眼,同时注意观察去遮盖之眼有无运动。在瞳孔缘时,其偏离约为1.5mm,或相当于斜视10°;检查视近斜视角时,使鼻梁置于视野计固定架之中心,嘱注视33cm处视野计弓中心的目标。
-
中、环指指浅屈肌腱转移重建骨间肌蚓状肌功能
手术名称:中、环指指浅屈肌腱转移重建骨间肌蚓状肌功能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尺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2.5806概述:中、环指指浅屈肌腱转移重建骨间肌蚓状肌功能用于尺神经损伤的治疗。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3.在示、小指的近侧指节桡侧各做一正侧方纵切口。
-
费伯雄
咸同间(公元1851-1874年)以医名,远近诣诊者踵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区。持脉知病,不待问。推崇李东垣温补脾胃,朱丹溪壮水养阴之法。另著《医方论》、《食鉴本草》、《本草饮食谱》、《食养疗法》、《怪疾奇方》等。《校注医醇剩义》全文在线阅读《医方论》([清]费伯雄)全文在线阅读《食鉴本草》全文在线阅读
-
温疠
温疠病名。义同温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参见温疫条。
-
俞启华
俞启华清代医家。字旭光。江西婺源人。精岐黄术,远近弛名。一经诊治,沉疴即起,且不付报酬,故人皆望其长寿,称“百寿先生。”著《医方辑要》、《彩亭医案》各一卷,《本草释名》二卷,均未见传世。卒年77岁。
-
十二经水
十二经水指古时中国版图上的十二条长而大的水流: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漯水、江水、河水、济水、漳水。中医学用十二经水来比喻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犹水之在地。《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
-
饶士守
饶士守明代医生。字述泉。江西进贤人。悬壶于南丰,历四十春秋。年六十归里,远近赖以全活者甚众,乡人敬之。年88岁卒。
-
截疟
概述:截疟:1.经外奇穴名;一般艾炷灸3~《备急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治疗方法之一·截疟:截疟为治疗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针刺(大椎、后溪、间使等穴)或内服药(如常山、槟榔、草果、姜半夏煎剂)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
-
半夏栝楼丸
《宣明论》卷九处方半夏(生姜制)、栝楼、杏仁(去皮尖)、麻黄、白矾(枯称)、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近痰嗽,烦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
百灵藤牛膝煎
处方:百灵藤5斤(细锉,以水3斗,煎至1斗,滤去滓,更煎至3升),牛膝(去苗)2两,附子(去皮脐)2两,赤箭2两,仙灵脾2两,何首乌2两,鹿角胶2两,乳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入前煎中,别入白蜜5合同熬,以柳木篦搅令匀,如稀饧即止,收于瓷器中。功能主治:一切风,不以远近。注意:忌毒滑物。
-
川草散
处方:川芎7钱,白芷7钱,甘草(半生半炙)7钱,赤芍药5钱,当归(酒洗)5钱,净黄连5钱。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腹痛,下利赤白,不拘远近。白痢,白姜汤调;赤痢,甘草汤调;赤白痢,温米清汤调;并空心服。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
茯苓饼
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摘录:《经验方》《回春》卷八:方名:茯苓饼组成:防风1钱,人参1钱,五加皮1钱,白鲜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丁皮1钱,木瓜1钱,皂角刺1钱,海桐皮1钱,乳香1钱,没药1钱,金银花1钱,甘草1钱,土茯苓半斤。主治:远近顽疮,烂不敛口。
-
金光明目丸
处方:甘草1两,枸杞(共4两,分四制:1两用脂麻炒,1两用花椒炒,1两用童便浸炒,1两用盐水浸炒,制完听用)1两,熟地1两,生地1两,麦冬1两,密蒙花1两,白菊1两,赤芍1两,牡蛎1两,磁石(煅)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蝉蜕(洗去土)1两,谷精草1两,山栀1两,泽泻1两。制法:上共枸杞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乳腐
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RǔFǔ别名:乳饼(《本草蒙筌》)。又造乳线法:以牛乳盆盛晒至四边清水出,煎热以酸浆点成。性味:①《嘉佑本草》:微寒。功能主治:①孟诜: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②《四声本草》:治赤白痢。附方:治血痢,不问远近:乳腐一两。切,以浆水一中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之。
-
栗皮丸
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骨鲠在喉不出。用法用量:看骨远近,绵裹1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钩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