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亚美
胡亚美,女,中国工程院院士,1923年3月出生,籍贯:北京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从事学科:儿内科学术成就:1.在儿童白血病的诊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小儿ALL五年无病生存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2.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国家新闻出版一等奖。并多次荣获科技成果奖。
-
中国梅花针
《中国梅花针》为书名。钟梅泉编著。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1973年出版的《梅花针疗法》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介绍使用梅花针的基础知识及其临床治疗。每病之后,均附验案,可供临床参考。
-
针刺麻醉资料汇编
《针刺麻醉资料汇编》是针刺麻醉论文选集总称。此后,又有《针刺麻醉资料选编》《针刺麻醉资料综述》《针刺麻醉的原理探讨》《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针刺麻醉理论研究资料选编》《针刺麻醉理论原理讨论集》等陆续出版问世。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为书名。谢阳谷编撰。2001年9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编辑出版这本画册和文集,既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总结,也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成果展示,更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荟萃和升华。
-
中医内科简编
《中医内科简编》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是1961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的修改本,重点介绍37种常见内科疾病的证治,论述简要,选方实用,比较适合初级或广大农村医务人员学习参考。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高立山针灸汇粹
初以《针灸心悟》出版介绍锤炼针灸基本的要点,受到读者欢迎,又出《针灸心传》指出提高针灸的几点心传,与《针灸心悟》形成针灸姊妹篇,广泛流传国内外,后由《针灸心悟》《针灸心传》和《针灸心扉》形成了高立山教授学习中医针灸、应用中医针灸、研究中医针灸、交流中医针灸的“针灸三部曲”。
-
经穴释义汇解
《经穴释义汇解》为书名。张晟星、戚淦编著。1984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主要载述十四经361个腧穴的穴名解释。并附中外穴名对照。
-
实用针灸取穴手册
《实用针灸取穴手册》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编。1984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1961年出版的《针灸点穴手册》基础上,结合教学和医疗经验,充实补充而成。
-
中国民族药志
《中国民族药志》为民族药学专著。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已出版者为第一、二卷,共载药255种,包括动、植、矿物药,图文并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附本民族文字名)、民族用药部分、药材检验、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及临床用药等内容。本书分别于1984、199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妇科秘书八种
《妇科秘书八种》是1988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佳园。含《妇科秘方》、《妇科问答》、《张氏妇科》、《妇科秘书》、《产后十八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及《毓麟验方》八部。书中皆颇多实践经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对中医妇产科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针灸防治肾及输尿管结石
《针灸防治肾及输尿管结石》为书名。朱中义编著。1989年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
现代针灸资料选集
《现代针灸资料选集》为书名。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出版,自1958~1960年先后出版4集。内容多为20世纪50年代国内期刊发表的针灸论文资料,包括理论探讨和临床经验总结等。
-
中国针灸治疗学
《中国针灸治疗学》为书名。1.承淡安编著。于1931年出版。全书分总论、经穴、手术、治疗四篇。于针灸治法之外,还选载简易的汤剂丸散。并附内景、外景篇,作为分类选穴的参考。2.邱茂良主编。1988年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大众针灸
《大众针灸》为书名。1.杜鍊霞编著。1953年由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2.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针灸研究所编。1959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传信方集释
《传信方集释》为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针灸治疗手册
《针灸治疗手册》为书名。1.《针灸治疗手册》编写组编。1983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常用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常用腧穴定位主治及57种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2.李倩侠编著。1953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
-
小儿医方
《小儿医方》为儿科医书。朝鲜族崔奎宪著。后经李基荣、李命七等整理出版。全书记载310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证候、辨证施治及方剂234首,并论述了小儿调护法及小儿诊断法。1943年由杏林书院出版。
-
针灸秘籍纲要
《针灸秘籍纲要》为书名。赵尔康编著。1948年由无锡中华针灸学社出版。后易名《中华针灸学》。原作《针灸秘笈纲要》。内容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四篇。经穴部分除插图外,对每穴的主治作用作了较详的考证;治疗部分,对每病的治法作了阐述,并选录了古代针灸验方,以备参考。本书1953年正式出版。
-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为药学著作。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3年又将本书进行了修订,删去古代资料部分,改写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共录中药482种,重新出版。
-
针灸学释难
《针灸学释难》为书名。1.李鼎主编。1986年由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书以问答形式,就针灸学中81个疑难问题作了较为详细诠释,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各个方面。对研习针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次修订出版。英汉对照选译本。200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中药炮炙经验介绍
《中药炮炙经验介绍》为药学著作。一册。张炳鑫、朱晟编。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医外科诊疗学
《中医外科诊疗学》为外科著作。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所论外科病证,能结合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为书名。刘寿山主编。本书收摘1820-1961年间国内外390余种医学期刊中中药研究论文约4000篇左右,共论述了约500种中药,按药名笔划排列写成摘要。对各药的学名、生药、化学、药理、临床等都作了简述,书末附录5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197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药学著作。王筠默编。本书试用以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整理中药学,所介绍的中药,以过去有药化及药理学研究报告者为限,而对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效但尚无实验研究的中药则均未列入,故有其一定的局限性。195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眼科著作。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将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除总论眼病诊疗外,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眼科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分别作了系统介绍,内容简明扼要,既有传统的中医眼科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还有现代科研资料。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药材学》
《药材学》药材专著。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有关药材的产地、产季、产况、产作等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证治要诀类方
《证治要诀类方》医方著作。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合刊出版,题名《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
治百病方
《治百病方》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可见于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一书中。
-
用药禁忌书
《用药禁忌书》为药学著作。二卷。陆晋笙撰。作者以中医病证列目,叙述药物使用及生活、调摄、宜忌事项。可供中医护理的参考。本书有《(鱼孚)溪医述十五种》本。1921年绍兴医药学社出版单行本。
-
《推拿学》
《推拿学》推拿专著。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本书较系统地整理了按摩疗法。共分二篇,第一篇总论,介绍了推拿简史、经络学说、诊断、治则、练功及手法等项;第二篇治疗,介绍了40余种病症的推拿疗法及其临床效果。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推拿专著。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疗法》编写小组编。本书将中医的按摩推拿疗法作了较系统的整理。根据中医结合的原则,着重叙述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具体手法操作和典型病例。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为医方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将通行的《汤头歌诀》一书,进行了简要的白话解释和个别内容的增删修订,文字浅显简要,便于初学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著作。宋·刘温舒撰于1099年。本书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及其在医学应用共30篇。本书原文采自《素问》七篇大论,比较费解,曾有日人冈本为竹的注释本,将原书逐段逐句地作了说明,分为七卷,名《运气论身奥谚解》。后者195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承为奋的中译本。
-
四部总录医药编
《四部总录医药编》为医书目录工具书。3册,丁福保、周云青编。本书是《四部总录》一书中有关医药书目部分的单印本。作者收录各种目录学著作中撰有书目提要的现存中医古书(其书虽存,但无书目提要的不收)共150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书末附有现存医学书目总目、现存医学丛书总目及书名索引等。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儿科著作。胡光慈编。作者融会中西两种医学知识,以中西医对照方式,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并附治疗方剂。对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难免存在不够恰当的观点。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时疫白喉捷要
《时疫白喉捷要》白喉专著。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然简略,但多经验之谈,是治疗白喉的重要参考书籍。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全刊出版。
-
中医儿科学纲要
《中医儿科学纲要》儿科著作。江苏省西医学习中医讲师团、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合编。全书分总论、各论二篇。总论介绍了中医儿科发展的概况和儿科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内容简明实用。语言浅近通俗,适于初学者或西学中医务人员习用。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为药学著作。三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第一分册为提取、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第二分册为药物筛选方法;第三分册为新技术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七松岩集
《七松岩集》为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67种内科杂病证治,阐述病因病机简要,方药亦不甚冗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国伤科学
《中国伤科学》伤科著作。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后经修订印行。书中首述伤科总论,其次介绍各种类型的骨折、脱臼、伤筋、创伤和内伤等病,比较系统规范,可供临床参考。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诊断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八纲”在临证中的重要性,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冉雪峰医案
《冉雪峰医案》为医案著作。冉雪峰著。本书包括内、外、妇、儿科医案七十一则,案中结合中医理论较深入地分析病情,并能继承发扬传统治法,于临床辨证较有识见,治法亦较灵活。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伤寒发微
《伤寒发微》为伤寒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3年。作者能密切结合个人临症运用《伤寒论》方的经验,融会仲景原文以阐述病理、分析经义,颇多可取,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但也杂有片面的观点。后人将此书与《金匮发微》合刊,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名为《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药物图谱类著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本书收录全国常用药用植物947种,包括1958年以来各地发现的部分新品种,按植物学分类的科属排列,每种除绘有原植物线条图外,并对其别名、产地、形态、药用部分、采收、成分及应用等作了简要的叙述。196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
《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为伤寒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著。本书以该院所编《伤寒论释义》为蓝本,在仲景原文后用提示和讨论的形式加以阐析,并附表格,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医学丛书。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脉学辑要
《脉学辑要》脉学著作。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之精要,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此书。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现存日刻本、清刻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灵枢经语释
《灵枢经语释》医经著作。山东中医学院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原书编次,每篇均首先概括大意,然后引录原文加以语释,并做必要的词解。196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灵枢经白话解
《灵枢经白话解》医经著作。陈璧琉、郑卓人合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照原书的编次,每篇列题解,然后一段原文,加一段语译,或作必要的注释。给初学《灵枢经》的人以很大便利。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