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崇原
《本草崇原》为药物学著作。清·张志聪撰,高世栻辑。刊于1767年。本书主要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注释《神农本草经》。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先录《本经》(或其他古籍)原文,加以注释。间附高氏的某些注文。现有《医林指月》本。及其他两种清刻本。
-
启玄子
启玄子即王冰。王冰为唐代著名医学家。曾官太仆令,后人因称王太仆。对《黄帝内经》研究至深。用12年时间,编次、注释《黄帝内经素问》,颇有发挥。其中对穴位的注释,除参考《针灸甲乙经》外,还引用《经脉流注孔穴图经》、《中诰孔穴图经》等书。
-
忽光济
忽光济为元代针灸家忽泰必烈之子。曾为《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作过注释。参见忽泰必烈: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王太仆
王太仆即王冰。参见“王冰”:王冰为唐代著名医学家。自号启玄子。曾官太仆令,后人因称王太仆。对《黄帝内经》研究至深。用12年时间,编次、注释《黄帝内经素问》,颇有发挥。其中对穴位的注释,除参考《针灸甲乙经》外,还引用《经脉流注孔穴图经》、《中诰孔穴图经》等书。
-
针灸大成校释
《针灸大成校释》为书名。黑龙江祖国医药研究所校释。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本为蓝本,从“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等六个方面进行整理而成。可供研习针灸参考之用。
-
可变剪接数据库
可变剪接数据库(ASDB)包括蛋白质库和核酸库两部分。ASDB(蛋白质)部分来源于SWISS-PROT蛋白质序列库,通过选取有可变剪接注释的序列,搜索相关可变剪接的序列,经过序列比对、筛选和分类构建而成。ASDB(核酸)部分来自Genbank中提及和注释的可变剪接的完整基因构成。数据库提供了方便的搜索服务。
-
考正周身穴法歌
《考正周身穴法歌》为书名。清·廖润鸿撰。一卷。书中将十四经穴及一些经外奇穴编成五音歌诀,并加注释,便于初学者习诵。末附铜人图二张。现存清刊本(善成堂刊)。
-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医经著作。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解决了以往注释中的一些难题。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医经著作。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黄帝内经始生考
《黄帝内经始生考》医经著作。原卷数不详,现存三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刊于1567年。本书节录《素问》与《灵枢》二书中有关“始生”(意为最早产生)的原文,虽然作了某些分类,但体裁仍较为零乱,且未加注释。
-
读过伤寒论
《读过伤寒论》伤寒著作。陈伯坛撰。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补注洗冤录集证
《补注洗冤录集证》法医学著作。五卷。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辑,阮其新补注。本书是《洗冤集录》增补注释本的一种,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参见洗冤集录条。
-
本草三家合注
《本草三家合注》为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充。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和多种石印本。
-
八十一难经图解
《八十一难经图解》为书名。又名《扁鹊八十一难经》,一卷。明·聂尚恒注。约刊于17世纪初。聂氏于医理颇精,尝著《医学汇函》,本书即其第二卷,而无单刻本。书中对《难经》的原文作了较简要的注释,每条问难各附一个图解。更附一图以说明之,现存“带月楼”等明刻本。
-
孟承意
孟承意清代医家。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论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论,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
-
毛世鸿
毛世鸿清代医家。湖南芷江县人,熟谙医理,尤精于脉学,尝注释《濒湖脉诀》,且曾增补《伤寒金口诀》、《伤寒歌句》等书,有抄本,未见刊行。
-
中诰孔穴图经
《中诰孔穴图经》为书名。撰人不详。已佚。见《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释。一作《黄帝中诰图经》。
-
针灸医籍选
《针灸医籍选》为书名。靳瑞主编。198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之一。内容主要是对历代重要针灸医籍进行选编注释。
-
针灸枢要
《针灸枢要》为书名。陈克勤编著。1982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将《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条文分类辑录,并予语译、注释。
-
忽泰必烈
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内经吴注
《内经吴注》为《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为书名。明·吴崑注。刊于1594年。本书是《黄帝内经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黄帝内经素问》一书79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比较简明。
-
本草三注
《本草三注》为书名。《本草三家合注》为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充。
-
卢和
卢和为明代医家。字廉夫。东阳(今浙江东阳)人。著有《食物本草》二卷、《丹溪纂要》二卷。他在医学思想上,推崇朱丹溪。《丹溪纂要》一书,是他对朱丹溪著述通过学习体会而予以注释之作。
-
卢廉夫
卢廉夫即卢和。卢和为明代医家。字廉夫。东阳(今浙江东阳)人。著有《食物本草》二卷、《丹溪纂要》二卷。他在医学思想上,推崇朱丹溪。《丹溪纂要》一书,是他对朱丹溪著述通过学习体会而予以注释之作。
-
史子仁
史子仁即史以甲。史以甲为清代医家。字子仁。江苏江都人。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长于脉诊。著有《伤寒正宗》一书(1678),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并附许叔微、王好古、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
-
史以甲
史以甲为清代医家。字子仁。江苏江都人。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长于脉诊。著有《伤寒正宗》一书(1678),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并附许叔微、王好古、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
-
伤寒百证
《伤寒百证》为歌书名。5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述分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
-
许宗道
许宗道即许宏。许宏(1340~)为明代医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幼年学儒,后学医。根据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对张仲景的方剂加以注释,编成《金镜内台方议》。在晚年(82岁)时搜集有效验方,编成《湖海奇方》一书。
-
脉诀乳海
概述:《脉诀乳海》为脉学著作。清·五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刊于1891年。主要内容:王氏据高阳生《脉诀》予以注释发挥,颇多独到的见解。现存版本: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魏伯阳
魏伯阳道教养生家。一说名翱,号伯阳,自号云牙子。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所撰《周易参同契》一书,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注释凡数十家,并有英、俄等外文译本。
-
周述典
周述典清代医家。字徽五。四川永川人。学宗《内经》、《难经》,医术精良,治病多效。著有《疫痧会编注释》。
-
汪淇
汪淇清代医家。字瞻漪,一字右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专攻妇人、幼儿科。曾注释《济阴纲目》,并自著《保生碎事》、《慈幼纲目》,刊刻于世。
-
神农本草经赞
《神农本草经赞》药学著作。三卷。清·叶志诜撰。刊于1850年。本书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伤寒法祖
《伤寒法祖》为伤寒著作。2卷。清·任越庵编撰。刊于1822年。此书系将柯韵伯所撰《伤寒论翼》予以删订而成。其中对伤寒的分经、立论悉遵柯氏原著。注释则又融汇了前人的合理观点。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灵枢经白话解
《灵枢经白话解》医经著作。陈璧琉、郑卓人合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照原书的编次,每篇列题解,然后一段原文,加一段语译,或作必要的注释。给初学《灵枢经》的人以很大便利。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类经纂要
《类经纂要》医经著作。三卷。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的重要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虽然易于普及,但却不够系统。现存清刻本。
-
针灸甲乙经校释
《针灸甲乙经校释》为书名。山东中医学院校释。197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每篇均按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等六项,进行整理、校释。可供研习针灸参考之用。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概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为中药学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刊于1736年。主要内容:本书选辑《神农本草经》中主要药物100种,结合临床加以简要的注释。现存版本: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心法要诀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七-七十八。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证,外障48证。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简明实用。
-
阎明广
阎明广为金元时针灸家。曾注释《子午流注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