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庶
虞庶宋代医家。原籍仁寿(今属四川)人。先习儒,后弃儒习医,并撰《难经论》,未见行世。
-
虞庶注难经
《虞庶注难经》医经著作。五卷。宋·虞庶注。《郡斋读书后志》称:“虞庶……为此书,以补吕(广)、杨(玄操)所未尽。”原书已佚,其内容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
心损
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
-
肺主声
肺主声生理学名词。指肺气鼓动声带而发声。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肺气壅塞,声音嘶哑,为金实不鸣;肺气大伤,声音嘶哑,为金破不鸣。《难经·四十难》:“肺主声。”虞庶注:“肺,金也。金击之有声,故五音皆出于肺也。”
-
夺精
夺精为病证名。即精气严重耗伤。表现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脉极迟或极数等证候。《难经·十四难》:“(脉)一呼…四至曰夺精…虞庶注:“其人气耗血枯,神惨色夭,精华犹如夺去。”又注:“阳气乱,故脉数,数则气耗,耗则精无所归,独加夺去,故曰夺精。”
-
难经集注
《难经集注》医经著作。原题宋·王惟一撰。明·王九思等辑。本书是将三国时吴·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虞庶和杨康候等人的《难经》注文加以选录分类汇编而成。全书按脉诊、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次序分为13篇。现存1652年日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胃主腐熟
胃主腐熟为胃的功能之一。指饮食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变为食糜的过程。这种作用,有赖于脾运化功能的协助。《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虞庶注:“中焦乃脾胃也。中焦为病,止言冷热,虚则补其胃,实则泻其脾。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中焦如沤,谓腐熟水谷也。”
-
脾损
脾损病证名。五脏虚损之一。《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谓:“脾化水谷以生气血。治宜健脾益气,宜四君子汤(或加谷麦芽、神曲、鸡内金等药),沈金鳌主张用十全大补汤。(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参见虚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