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胃
养胃治疗学名词。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用益胃汤、五汁饮等方。或选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等药治疗。
-
陈仓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拼音名:Ch nCānɡ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sativa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
-
养胃汤
《万病回春》卷三:养胃汤:处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麸炒)各2克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白豆蔻(去壳)藿香厚朴(姜汁炒)各2克甘草(炙)0.6克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肝胃不和,胃阴已伤,加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以养胃阴。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
四君子丸
概述:四君子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2g,加正己烷2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A)。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方之四君子汤功能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
虚呕·胃阴虚证
定义:虚呕·胃阴虚证(deficientvomitingwithsyndromeofstomachyindeficiency)是指胃阴亏虚,胃失和降,以时欲干呕,呕吐少量食物黏液,反复发作,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虚呕证候。半夏降逆止呕。取脾俞、胃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关。治宜温补。
-
外科调胃法
概述:外科调胃法(stomach-harmonizingmethod)又称外科养胃法。如益胃汤。和胃化浊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疗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泛恶,食欲不振,苔薄黄腻,脉濡滑者;清养胃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症见口干少液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
籼米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与籼米相克的食物唐 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
-
火腿
3.火腿制作经冬历夏,经过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作用。2.脾胃虚寒的泄泻下利之人,不宜多食;感冒未愈、湿热泄痢.积滞未尽、腹胀痞满者忌食。"④《随患居饮食谱》:"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
-
疽毒内陷
概述:疽毒内陷(inwardcollapseofcarbuncletoxin)是指有头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的危险证候。适用于败血症中期及干陷症见气血两虚、正不胜邪者。伴虚热不退,形神萎顿,食纳日减,或腹痛便溏,自汗肢冷,气息低微短促,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或昏迷厥脱,此属脾肾阳衰。适用于阴伤胃败证。
-
青鱼
概述青鱼是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的唯一种,又名黑鲩。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化湿、祛风、利水之功效,还可防妊娠水肿。不可与荆芥、白术、苍术同食。功能主治主治目赤肿痛及喉痹,扁桃体炎,并除恶疮白秃。性味味甘;2.《食疗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脚气脚弱,烦闷,益心力。4.《开宝本草》:主脚气湿痹。
-
白鸭肉
④《滇南本草》:老鸭同猪蹄煮食,补气而肥体;⑤《本草通玄》:主虚劳骨蒸。⑥《本草汇》: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⑦《随息居饮食谱》: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消螺蛳积。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弱,外感未清,痞胀脚气,便泻、肠风皆忌之。
-
苏子粥
处方:苏子10克南粳米50~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主治:腹内冷气。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八引《药性论》,名见《医统》卷八十七:组成:苏子。功效:养胃、下气、润肠。用药禁忌:大便稀薄的老人忌服。附注:《医统》:本方用紫苏子1两、粳白米4合。
-
糯稻根须
出处:《本草再新》拼音名:Nu D oGēn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江苏植药志》)临床应用:治疗马来丝虫病用糯稻根制成煎剂内服,每日2次。
-
呃逆·胃阴虚证
定义:呃逆·胃阴虚证(hiccoughwithsyndromeofstomachyindeficiency)是指胃阴不足,胃失和降,以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红,苔少干,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呃逆证候。加石斛可增强养阴之功,又加枇杷叶、柿蒂以和降肺胃而平呃逆。更配足少阴经之原穴太溪,以滋阴生津。
-
石耳
药理作用1.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石耳提取物0.5g/kg及1.0g/kg给大鼠灌胃后,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型、幽门结扎及庆激型胃溃汤的形成,其抑制率分别为60%,49%和44%。毒蛇咬伤;3.《医林纂要》:补心,清胃,治肠风痔瘘,行水,解热毒。石耳的食疗功效石耳性平、味甘,具有清肺热、养胃阴、滋肾水、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的功效;
-
糯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糯米的营养价值1.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
养胃舒胶囊
概述:养胃舒胶囊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炒)、黄精(蒸)、山药、干姜、菟丝子、陈皮、玄参、乌梅、山楂(炒)、北沙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功能与主治:扶正固体,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
八珍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处方党参(去芦)60克茯苓60克生白术60克扁豆60克莲子肉60克生苡米60克生山药60克芡实60克白米面3千克白糖2.4千克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用法用量方中白术、白茯苓、怀山药、莲肉、芡实用量原缺。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和中利湿,固本培元,补气消积。
-
厌食病
由于脾胃虚弱者,则饥不欲食,食入难化,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主方:曲麦枳术丸(虞抟《医学正传》)加减处方:白术10克,枳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砂仁3克(后下)。2、针灸治疗针刺四缝、足叁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
麦斛
拼音名:MàiHú英文名:all-grassofInconspicuousBulbophyllum别名:石豆、石仙桃、鱼毙草、果上叶、一挂鱼、羊奶草、鸭雀嘴、石杨梅、万年桃、石枣子、青兰、子上叶、瓜子莲、七仙桃、小扣子兰、石豆兰、石蚊虫、楼上楼、石莲子、根上子、石萸、单叶石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麦斛的全草。基部具多数丝状须根。
-
小儿胃宝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WeibaoWan标准编号:WS3-B-2282-97处方:山楂(炒)100g山药(炒)100g麦芽(炒)100g六神曲(炒)50g鸡蛋壳(焙)1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本品含山楂按熊果酸(C30H48O3)计,每丸不得少于0.25mg。用于伤食伤乳,呕吐泄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
-
小儿胃宝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WeibaoPian标准编号:WS3-B-2283-97处方:山楂(炒)100g山药(炒)100g麦芽(炒)100g六神曲(炒)50g鸡蛋壳(焙)1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另取白糖24g粉成细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压制成1200片,即得。用于伤食伤乳,呕吐泄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椒术养脾丸
《明医指掌》卷五:椒术养脾丸:处方:麦芽(炒)120克白茯苓120克人参(去芦)60克苍术(米泔水浸,晒干,炒燥)60克白术(土炒)60克干姜(炮)15克砂仁15克川椒(去目)9克甘草(炙)12克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主脏寒脾泄腹痛。丸以米粥,下以米饮,总取益脾养胃之功,洵为补火温中之剂。
-
猴菇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ouguPian标准编号WS3-B-3006-98本品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另取猴头菇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另取甘氨酸对照品、精氨酸对照品、亮氨酸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不良反应:偶见口干,恶心。
-
厌食
由于脾胃虚弱者,则饥不欲食,食入难化,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主方:曲麦枳术丸(虞抟《医学正传》)加减处方:白术10克,枳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砂仁3克(后下)。2、针灸治疗针刺四缝、足叁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
黄芽白菜
《*辞典》:黄芽白菜: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Hu nɡY B iC 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州植物志》)。雌蕊由2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柱头头状。长角果短壮,长3~花期春、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养胃,利小便①《滇南本草》:走经络,利小便。
-
栗子
4.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主治脾胃虚弱、反胃、泄泻、体虚腰酸腿软、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肿毒。①《别录):"味咸,温,无毒。
-
甘草小麦大枣汤
主治脏躁。诊断为癫痫小发作。附注:甘麦大枣汤(原书同卷)、大枣汤、麦甘大枣汤(《普济本事方》卷十)、小麦汤(《三因》卷十八)、甘草汤(《妇人良方》卷十五引《专治妇人方》)、十枣汤(《万氏女科》卷二)、麦枣汤(《杏苑》卷八)、枣麦甘草汤(《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大枣甘草汤(《一见知医》卷四)。
-
上丹
别研)、白茯苓、肉苁蓉(酒浸)、枸杞子、柏子仁(别研)、杜仲(炒断丝)、防风(去叉)、巴戟(去心)、山药、远志(去心),各二两。腰膝重痛,筋骨衰败,面色黧黑,心劳志昏,寤寐恍惚,烦愦多倦,馀沥梦遗,膀胱邪热,五劳七伤,肌肉羸瘦,上热下冷,难任补药,服之半月,阴阳自和,容色肌肉光润悦泽。
-
玉益酒
处方:蜜炙黄芪250g生炒白术各100g熟地黄250g枸杞子250g玉竹250g白酒1500ml炮制:1.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滋阴补肾。主治诸虚百损,体弱无力,头晕目眩,胃纳不佳,腰膝酸软,男子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盆腔炎等症。黄芪:甘温益气。白术:健脾助运。
-
蔗浆粥
处方:甘蔗500~功能主治: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摘录:《粟珍集》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三引董氏方,名见《长寿药粥谱》:方名:蔗浆粥组成:甘蔗汁1升半,青梁米4合。补脾养胃,生津止渴,润燥止咳,解酒毒。反胃呕吐,及老人热病后期津伤,口干舌燥。
-
白木耳
别名:白耳子。主治劳咳,肺痿,咯血,痰中带血,崩漏,便秘,高血压病,血管硬化,及病后虚弱,白细胞减少。"功能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②《本草问答》:"治口干肺痿,痰郁咳逆。"③《饮片新参》:"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④《增订伪药条辨》:"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
-
橙耳
拼音名:Chénɡ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子实体橙黄色,宽6-7cm,由中空的瓣片组成,子实层生于子实体表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倒木的树皮上。性味:甘;平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养胃健脾止泻。
-
豆腐皮
《*辞典》:豆腐皮:出处:《纲目》拼音名:D uFuP 别名: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②《纲目拾遗》:养胃,滑胎,解毒。附方:①治自汗:豆腐皮,每食一张,用热黑豆浆送下。(《回生集》)②治小儿遍身起罗网蜘蛛疮,臊痒难忍:豆腐皮烧存性,香曲调搽。
-
辐射石豆兰
别名:石豆兰、金枣来源:兰科辐射石豆兰Bullbophyllumradiatum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甘肃、陕西、广西。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主治肺痨咳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卵叶贝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LuǎnY B iMǔ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藏名)来源:为兰科植物卵叶贝母兰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岩边、林下、路旁的阴湿处。功能主治:滋阴养胃,生津,除烦,止渴。治热病伤津,病后虚弱,结核病潮热,盗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腰酸无力,痔疮。
-
卵叶贝母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贝母兰:拼音名:LuǎnY B iMǔL n别名:有瓜石斛来源:兰科贝母兰属植物卵叶贝母兰CoelogyneoccultataHook.f.,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滋阴益肾,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潮热,盗汗,遗精,腰酸无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
-
玫瑰露
《*辞典》:玫瑰露: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M iGuiL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治肝气胃气。②《纲目拾遗》: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用法用量:内服:温饮1~
-
再生稻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Z iShēnɡD o别名:怀胎草(《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收割后的再生苗的全株。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功能主治:化积除湿,宽肠消胀。①《分类草药性》:治肉、痰积,分消气胀。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胃气,消虚肿,除湿宽肠。
-
散寒药茶
散寒药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散寒药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调解寒性气质,养胃,助食,爽神。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全身疼痛。儿童、孕妇及内热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
猴菇饮(口服液)
猴菇饮(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猴菇饮(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养胃和中。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铁皮枫斗胶囊
铁皮枫斗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铁皮枫斗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养胃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干咳,口燥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大便干结,神疲乏力,腰膝酸软。4粒,一日2~6.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铁皮枫斗颗粒
铁皮枫斗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铁皮枫斗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养胃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干咳,口燥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大便干结,神疲乏力,腰膝酸软。6.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四制苍术丸
《瑞竹堂方》卷二:组成:苍术(分作4份制:1份用破故纸、小茴香同炒;1份用川楝子同炒;功效:燥脾土,固真养胃。主治:痰饮。春5,夏3,秋5、冬7日),川椒4两(去目,炒),小茴香4两,破故纸4两(酒浸,炒),川楝肉4两(炒),何首乌4两,白茯苓4两。功效:上明眼目,中暖水脏,下补丹田,疏风顺气,乌髭发。
-
人参平肺汤
《不居集》下集卷四:组成:人参、青皮、茯苓、知母、桑白皮、麦冬、天麻、甘草、粳米、五味子、地骨皮、滑石粉。主治:伤暑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主治:肺痿。人参、甘草益气,天冬清金,知母、地骨养胃生津,桑皮泻燥,生姜、橘红辛通,茯苓味甘和脾,气平肺和,津生燥平,金得保全矣。
-
延真膏
《李氏医鉴》卷四:组成:人参4两,白术2两,白茯2两,山药2两,枸杞2两,莲肉2两,何首乌3两(用竹刀刮去皮),山萸肉2两半,肉苁容5两,当归2两半(上药俱为末),生地6两,熟地6两,天冬6两,麦冬6两(俱用水浸1宿),远志肉(去心)2两(甘草汁浸1夜。以上共捣如泥,取汁)。功效:养胃宽中,补中生津。主治:噎膈。
-
沙参粥
《药粥疗法》引《粥谱》:方名:沙参粥组成:沙参15-30g,粳米50-100g,冰糖适量。功效:润肺养胃,祛痰止咳。主治: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或用新鲜沙参30-60g,洗净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用药禁忌:受凉感冒引起的伤风咳嗽患者忌食。
-
养胃丹
《中藏经 附方》:方名:养胃丹组成:丁香1两半,白豆蔻仁半两,人参3分,甘草半两(炙),干姜3两(炮,用干生姜尤佳),半夏曲半两。功效:温中养胃,散饮思食。主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寒,呕逆恶心,脏寒泄痢,腹痛肠呜。用法用量:每服10粒,乳食前米饮送下。粟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
清解蕴热汤
《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叶天士方:方名:清解蕴热汤组成:羚羊角、犀角、连翘心、元参心、鲜生地、金银花、天花粉、石菖蒲。各家论述:烦渴属胃,夜躁属心,风温内扰,营分不静,用犀角、生地以凉血,连翘、羚羊以清心,花粉、银花以养胃,元参心泻浮游之火,石菖蒲通膻中之阳。
-
滋脾丸
《东医宝鉴 杂病篇》卷四引《必用》:方名:滋脾丸组成: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半夏曲1两,陈皮1两,莲肉1两,枳壳1两,缩砂1两,甘草1两。功效:滋脾养胃,消化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米饮吞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陈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