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为治法。指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药治疗血瘀证的治法。
-
活血化瘀药
英文翻译blood-activatingandstasis-resolvingmedicinal解释:amedicinalthatpromotesbloodflowandresolvesbloodstasis中文解释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肝区高频阻抗图证明,这类血瘀患者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常低于健康人,流出阻力则高于健康人。瘀血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
-
暴盲·气血瘀阻证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
血鼓
血鼓的治疗:肝脾血瘀:肝脾血瘀型鼓胀的症状: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肝肾阴虚型鼓胀的方药治疗: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
-
中药防治胎黄研究
中药防治胎黄研究是用中药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临床研究课题。1973年,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用黄疸茵陈冲剂(茵陈、大黄、黄芩、甘草)煎汤口服治疗40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绝大部分在服用本方后3d~提示这可能是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治疗本病的现代生理学基础。
-
心悸·血脉瘀阻证
定义:心悸·血脉瘀阻证(palpitationwithsyndromeofstaticbloodblockingbloodvessels)是指血脉瘀阻心脉,以心悸,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虚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取内关、膻中、心俞、气海、膈俞、血海。气短自汗者,加复溜。
-
红曲
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的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中医大辞典》·红曲:红曲为中药名,出自《饮膳正要》。功能主治:功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5.5-6)μm×(3.5-5)μm。枝端可见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1.《本草经疏》: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
狂病·气血瘀滞证
定义:狂病·气血瘀滞证(manicpsychosiswithsyndrome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闭阻心神,以躁扰不安,恼怒多言,甚则登高而歌,或妄闻妄见,面色暗滞,胸胁满闷,头痛心悸,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数或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取水沟、神门、大陵、合谷、太冲、血海、膈俞。
-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1)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障碍,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1.药物治疗: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神经生长因子,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扶正补肾药物及中医中药辩证施治。2.中医外治及针灸:如中药封包、中药熏洗、针法、灸法等。3.物理与康复治疗。
-
肾衰康胶囊
组成:大黄600g,丹参1500g,当归1500g,莪术1000g,黄芪1500g,红参600g。
-
溶栓通脉汤
组成: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茯苓15g,萆薢10g,三棱10g,莪术10g,炮山甲(先煎)10g,鸡血藤15g,牛膝15g,海藻15g,昆布15g,生牡蛎(先煎)15g,当归15g,生黄芪15g,党参15g。方解:深静脉血栓属中医“湿热流注”、“股肿”及“脉痹”范畴,系湿热流注于脉络,致气滞血瘀,瘀阻脉络而成“痹”,即血栓形成。
-
参芍片
参芍片说明书:药品名称:参芍片药品汉语拼音:ShenshaoPian剂型:片剂,片心重0.3g参芍片的药理作用:人参茎叶与人参根的化学成份基本相同,药理作用亦基本相似,可代替人参根使用。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血浆粘粘度、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ApoB-100比值上升。
-
通窍活血汤
主治暴盲。眼疼白珠红,无论有无云翳,先将此药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都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
-
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治疗当以益气固本为丰.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辅。由于众多学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从病机到分型上都不尽相同,故其在临床上的具体治法和用药也不相同,临床多分为心气虚血瘀证、痰浊痹阻证、心阳虚衰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心阴亏损证等证型。
-
张氏回医正骨
其治疗方法、外敷用药,在回族医药专著《海藻本草》、《回回药方》中均有记载。张氏回医正骨创始人是张华坤。他一生专心致力于回族正骨医学,以诊治跌打损伤及各类外科疮疡杂症为主,采用正骨手法与药物兼施,善于处理各种顽疾,逐步形成张氏回医正骨的医学框架。2003年在银川创建张宝玉传统回医骨伤专科医院,并任院长。
-
活血化瘀研究
活血化瘀研究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手段,探讨和阐明活皿化瘀冶则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确认,活血化瘀:(1)可改善冠脉循环及心脏功能。研究发现:阳虚血瘀的病人其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全血粘度均增高,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均降低,提示阳虚患者有血球成分增高而血浆成分相应降低的特点;
-
华佗再造丸
概述:华佗再造丸为研制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用于淤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卒中瘫痪、拘挛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浓缩水蜜丸;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3分钟在与吴茱萸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冠心丹参片
冠心丹参片药典标准:品名:冠心丹参片GuanxinDanshenPian处方:丹参200g、三七200g、降香油1.75ml制法:以上三味,三七粉碎成细粉;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各5~症见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脉涩或弦紧。
-
清肝活瘀汤
处方:郁金青皮赤芍桃仁新绛泽兰当归枳壳苏梗瓦楞子参三七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闪挫胁痛,瘀凝于络,肋骨肿胀,肝痈,气滞血瘀,胁肋胀痛或刺痛,不可近触,转侧不能。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玄胡;瓦楞子化痰散结;诸药配伍,使气行血散,通则不痛。摘录:《马培之医案》
-
化癥消瘀汤
组成:炒莪白术(各)10g,炒赤白芍(各)10g,丹参10g,炮山甲(先煎)10g,姜黄10g,生牡蛎(先煎)30g,煅瓦楞子30g,茜根10g,茯苓10g。症见胁下癥块,胀满或隐痛绵绵,可伴皮下紫癜及齿衄、鼻衄,舌质有瘀斑、瘀点或衬紫气,脉涩。本病病机为邪毒湿热蕴结久踞,肝气失舒,肝体受损,络脉瘀阻,癥积内生。
-
深静脉血栓形成
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患肢予以垫高,以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
-
泽兰山甲汤
组成:泽兰10g,炮山甲12g,桃仁10g,川芎10g,防风10g,菊花10g,白芷10g,蔓荆子10g,天麻10g,山栀10g,白蒺藜15g,甘草5g。功能:化瘀通络,祛风定痛。主治: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于瘀血证型之顽固性头痛。方中泽兰、山甲、桃仁、川芎活血化瘀通络,《本草从新》言山甲“通经络,达病位”。
-
疏肝活血汤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名:疏肝活血汤组成:柴胡9g,薄荷9g,黄芩9g,栀子9g,归尾9g,赤芍9g,红花9g,莪术9g,陈皮9g,甘草6g。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主治:盘型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慢性荨麻疹,远心性环状红斑。
-
通栓汤
通栓汤(金振堂)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水蛭、草决明、首乌、泽泻。草决明平肝潜阳,首乌滋肾柔肝,泽泻坚肾利尿降浊,三药可降血脂,改变血液粘度,具有降脂祛痰化浊的作用。肝风内动,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痰湿阻滞选加温胆汤,湿痰加法半夏、腹皮、白术;热痰加竹沥水、胆星;
-
冠脉宁
冠脉宁的主要成份:丹参,没药(炒),鸡血藤,血竭延,胡索(醋制),当归,郁金,制何首乌,桃仁(炒),黄精(蒸),红花,葛根,乳香(炒),冰片冠脉宁的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2.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粘度,改善红细胞流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防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
冻可消搽剂
有冰片、樟脑的特异臭气。(2)取本品适量,加2,4-二硝基苯肼试液1ml,即发生黄色沉淀。功能与主治:辛温驱寒,温通血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注:辣椒流浸膏的制备辣椒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即得。
-
丹参注射液
概述: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检查:pH值应为5.0~溶血与凝聚试验2%红细胞混悬液的配制取家兔心脏血,置有玻璃珠的容器内,振摇数分钟,除去纤维蛋白元,使成脱纤血,加生理盐水,摇匀,离心,倾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本品每1ml含原儿茶醛(C7H6O3)不得少于0.2mg。
-
魔芋
概述: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中的栽培种群,多年生草本。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主治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叶片通常三全裂,裂片羽状分裂,二次羽状分裂(或二歧分)后再羽状分裂,开放脉序,青绿色。根状茎同时迅速膨大。性味:辛,寒。
-
中医内科急症
有人对新安宫牛黄针剂进行研究,认为与安宫牛黄丸、新安宫牛黄丸的镇静及抗痉厥作用强度相近,而其镇痛、解热作用更为明显。近年研究认为,心力衰竭乃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影响血脉的运行,久则瘀血阻滞,出现水气凌心的心悸,水饮射肺的喘促,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水肿,以及瘀血停滞之腹内痞块和唇舌紫暗之证。
-
非正常皮肤的美容养护技术
名称:非正常皮肤的美容养护技术概述:非正常皮肤的美容养护技术有数种方法,包括面部瘢痕的美容养护技术、蜡疗技术等。(4)可用紫外线照射皮损处3~(4)选用活血化瘀类面膜技术。痤疮感染期禁止按摩。2.色斑皮肤的美容养护技术注意事项(1)不能用热喷雾。(4)涂抹蜡膜应选择柔软、质地好的毛刷。
-
瘀证
疾病科属内科疾病概述瘀证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或久病入络等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如虚证血瘀,宜配伍益气、养血、滋阴或温阳等治法。正虚血瘀证见治法方药1、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黄芪20克,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牛膝15克。
-
清热活血汤
《会约》卷二十:方名:清热活血汤组成:生地2钱,丹皮2钱,黄柏1钱半,黄连1钱半,黄芩(酒炒)1钱半,侧柏叶1钱,赤芍1钱,牛蒡子(炒,研)1钱,连翘1钱2分(去心),甘草1钱2分,薄荷叶8分。用法用量:水煎,热服。主治:痒疹血热血瘀证。各家论述:生地养阴清热,土茯苓清利湿热,银花清热解毒,荆、防祛风胜湿;
-
针灸美容
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若肺脾气虚,则出现皱纹。针刺法:治则活血化瘀,祛斑美容处方阳白太阳颧髎脾俞肾俞肝俞三阴交方义针刺局部穴位可以疏调经气,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营养,清除堆积废物,取脾俞、肾俞、肝俞、三阴交,滋补肝肾气血。随证配穴气滞血瘀—血海,肾虚—太溪。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逆行射精
疾病科属:男科疾病概述:逆行射精是指在性交达到高潮时,虽有射精动作,但精液不从尿道口向前射出,却逆向后流入膀胱中。治法方药1、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饮(程钟龄《医学心悟》)加减处方:萆薢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黄柏10克,车前子10克,丹参10克,土茯苓15克,川牛膝15克,甘草6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
解毒通脉汤
处方:桃仁3钱,大黄2钱,水蛭2钱,虻虫2钱,银藤1两,生石膏8钱,丹皮2钱,连翘5钱,栀子3钱,黄芩3钱,延胡索2钱,赤芍2钱。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脉止痛。发热肢肿,疼痛难忍。大黄入血分,化瘀血,清解血分毒热;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破血;此方边清边通,使湿毒热邪得以清解,瘀血死血得以活散。
-
脉络通
脉络通的主要成份:郁金、人参、黄连、三七、安息香、檀香、琥珀、降香、甘松、木香、石菖蒲、丹参、麦冬、钩藤、黄芩、夏枯草、槐米、甘草、珍珠、冰片、朱砂、牛黄等。夏枯草、钩藤、槐米、黄芩、黄连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人参、麦冬补气养阴;(2)眩晕:症见头晕头痛,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失眠多梦等症。
-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大黄荡热启闭,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经;
-
山楂脯
概述: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或山里红的果实,又名山里红、红果、胭脂果。30克山楂脯的营养价值:1.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山楂脯的食疗功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
-
地笋
《*辞典》·地笋: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Dì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衄血,产后腹痛,带下。可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等症。
-
心脉通片
概述:心脉通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当归、决明子、钩藤、牛膝、丹参、葛根、槐花、毛冬青、夏枯草、三七。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鉴别:(1)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15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取滤液1滴,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显黄色荧光,滴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显亮黄绿色荧光。
-
七里香
概述:七里香为药名:1.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9月采挖,晒干。"附方:①治血瘀症瘕:七里香、蜀羊泉、莪术、三棱。(《四川中药志》)②治小儿疳积:醉鱼草根、爵床各二钱,黄麻叶一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阿利藤又名念珠藤、瓜子藤、满山香、七里香。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脾虚泄泻,湿性脚气,经闭,跌打损伤。
-
六月还阳
六月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费菜(Sedumaizoon)的全草或根。又因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民间认为其疗效可以同参三七娘美,故又称:为“土三七”。根状茎生长地下,粗短。叶互生.长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癔病?心悸、失眠、烦躁、惊狂等。
-
内伤
参见伤气、伤血、伤脏腑及脑骨伤:伤气指外伤后由于气闭、气滞引起的病。前者证见胸胁疼痛或窜痛、胀满,呼吸、咳嗽均牵掣疼痛,甚或咳血、吐血,喘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发绀,肤色苍白等危重症;初起昏迷时,治宜宣窍开闭,内服八厘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
恶性肿瘤中医治则研究
扶正培本法包括许多具体方法,如健脾益气、养血滋阴、益气养阴、健脾补肾、补肾温阳等。现代科学方法证实活血化瘀治则有以下作用:(1)对血液循环的调节作用。初步试验资料提示活血化淤中药如全蝎、土鳖虫、水蛭、虻虫、川芎、红花、丹参、三七、莪术、川楝子、降香、五灵脂、鸡血藤等具有一定抗癌作用。
-
固本防哮丸
组成:人参、紫河车、黄芪、山萸肉、浙贝母、半夏、当归、桃仁、补骨脂、茯苓、陈皮、神曲各100g,蛤蚧2对。功能:补肺益肾,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此外,紫河车、人参、蛤蚧虽具有性激素样作用,但所治患儿多属体质虚弱、发育欠佳的性激素偏低的肾虚儿童,故服用该药半年以上亦未见一例出现性早熟等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
-
复方丹参滴丸
(2)取本品20丸,置离心管中,加入稀氨溶液(取浓氨试液8ml,加水使成100ml,混匀)9ml,超声处理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0.7cm,柱高为5cm),用水15ml洗脱,弃去水洗脱液,再用甲醇洗脱,弃去初洗脱液约0.4ml,收集续洗脱液约5ml,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一次10丸,一日3次。
-
药棒疗法
1.点法将药棒尾端放在食指和中指中节上,拇指压棒,用腕力叩击,棒点要叩在穴位上,力求准、稳,用力轻、着力匀、触面小,使病人有痰、胀、麻并沿其经络循行路线放散。上述药物研细末,用白酒6000ml浸泡10天后,以软质木料制成叩击锤,放入药液浸泡后,取出叩击患肩肩髃、肩髎、肩前、肩后、曲池及阿是穴等,叩击频率90~
-
地奥心血康
概述:地奥心血康为中成药,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panthaicaPramnetBurkill、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的根茎提取物。地奥心血康胶囊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胸闷、心悸、气短等症。
-
通经逐瘀汤
《医林改错》卷下:方名:通经逐瘀汤组成:桃仁8钱(研),红花4钱,赤芍3钱,山甲4钱(炒),皂刺6钱,连翘3钱(去心),地龙3钱(去心),柴胡1钱,麝香3厘(绢包)。瘀血阻于经隧,营卫之气不得宣通,风邪久郁而致风痞痛日久发作之证。加减:血热,加山栀、生地;虚热,加银柴胡、地骨皮;桃仁、赤芍活血化瘀;
-
马疥
马疥的治疗:马疥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擦用绣球丸之剂。辨证治疗:湿热风毒:顽湿聚结·湿热风毒证(accumulationofstubborndampnes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andwind-toxin)是指湿热风毒蕴结于肌肤,以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舌质红,舌苔白、脉滑为常见症的顽湿聚结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