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膂骨
膂骨为骨骼名。又名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
杼骨
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亦名膂骨。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膂骨为骨骼名。又名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
上七节
上七节为古法测量体长第1-7胸椎的合称。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上节指第1~7胸椎的每一节。《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
-
中𦛗骨
中𦛗骨即脊骨。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尾骶
尾骶即骶端。骶端为人体部位名。又称骶、尾骶、尾闾、穷骨、撅骨。指尻骨的末节,即尾骨。为督脉所过。古称长强穴在骶端。《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
脊骨
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脊樑骨
脊樑骨即脊骨。脊骨指脊椎骨。又称膂骨、中𦛗骨。俗称脊樑骨。中医所称的脊多指第一胸椎棘突至第四骶椎,共21节。为督脉等所行经。
-
上节
上节为人体部位名,指第1-7胸椎的每一节。《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