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缓
症状:脾虚气陷,肌瘦不坚,从而出现脘腹胀坠作痛。胃缓·胃阴虚证:胃缓·胃阴虚证(down-bearingstomachachewithsyndromeofstomachyindeficiency)是指阴津不足,胃腑失养,以面色略红,唇红而燥,口苦口臭,烦渴喜饮,嗳气频繁,或恶心呕吐,食后脘腹胀满,烦闷不舒,大便干结,舌红,津少,脉细数常见症的胃缓证候。
-
百会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退热作用: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刺激5min,间隔10~
-
三阳
本穴曾名为昆仑。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退热作用: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刺激5min,间隔10~
-
三阳五输
本穴曾名为昆仑。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退热作用: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刺激5min,间隔10~
-
三阳五会
本穴曾名为昆仑。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退热作用: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刺激5min,间隔10~
-
泥丸宫
本穴曾名为昆仑。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退热作用: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刺激5min,间隔10~
-
新气功疗法
2.中丹田三气呼吸口呼鼻吸,叫做“气呼吸”,它本身就是一种调息导引的功法。(6)收功:右手持棍(男右手,女左手),左脚前迈一步成小弓步,握棍手从中丹田沿任脉徐徐向上,升至膻中穴时,后腿变虚,后脚也变虚,脚跟可稍离地,握棍右手至百会穴处,后脚渐渐放平,但弓步不变。但本功采用风呼吸法。
-
巅上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巅上穴的取法: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
-
天满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皮肤由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致密的项筋膜,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针由深层的头夹肌,在颈深动、静脉升支的后方,入头半棘肌。
-
内耳眩晕病
经过3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积累,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选方、针灸、气功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处方: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山萸肉9克,陈皮6克,茯苓12克,淮山药15克,泽泻12克,淡竹茹9克,菖蒲9克。加减:失眠健忘加枣仁、远志;(4)肾虚精亏治法:益肾养髓。
-
维会
本穴曾名为昆仑。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神阙穴属任脉,近于下焦,故可治疗小便不禁、产后尿闭、妇女不孕等。神阙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