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论文选集
《针灸论文选集》为书名。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编。196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分针灸、电针、针麻三部分。
-
旋蒴苣苔
拼音名:Xu nShu J T i别名:牛耳散血草、散血草[陕西]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clarkeana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血,散血,消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用法用量: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撒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郭诚杰
郭诚杰为现代针灸学家。陕西富平县人。著有《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现代经络文献研究综述》《针灸医籍选》等。曾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委,陕西省针灸学会理事长等职。
-
大众针灸
《大众针灸》为书名。1.杜鍊霞编著。1953年由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2.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针灸研究所编。1959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耳叶苔属
中文名耳叶苔属拼音名eryetaishu拉丁名Frullania属下物种阿氏耳叶苔、凹瓣耳叶苔、凹叶达呼里耳叶苔、巴兰耳叶苔、粗萼耳叶苔、脆叶耳叶苔、淡色耳叶苔、东亚耳叶苔、兜瓣耳叶苔、多褶耳叶苔、耳基陕西耳叶苔、格氏耳叶苔、钩瓣耳叶苔、厚角耳叶苔、喙瓣耳叶苔、尖叶耳叶苔、崛川耳叶苔、卡氏耳叶苔、盔瓣耳叶苔、列胞欧耳
-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为图谱名。郝金凯编著。1974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杨瑞
杨瑞明代医家。关西(今属陕西)人。学医时凡有所得,即汇成帙。后获张子麒所著之《经验秘方》,李文敏之《经验药方》,加以合编,并附以自撰之《方外奇方》、《极效数方》,名《良方类编》,现有刻本行世。
-
第五伦
第五伦东汉初官吏。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
-
冷水丹叶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L nɡShuǐDānY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叶。功能主治:治化脓疮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水白蜡树皮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ShuǐB iL Sh P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白蜡条。功能主治:治烫伤。用法用量:研粉,植物油调敷。摘录:《*辞典》
-
太乙神针灸临证录
《太乙神针灸临证录》为书名。刘浩声撰。1984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是刘氏毕生应用太乙神针的临证经验总结。
-
止咳
止咳为经外奇穴名。出《陕西新医药》。位于手掌桡侧缘,第一掌骨基底凹陷后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短、咳嗽等。一般直刺0.3~0.5寸。
-
中国电针学
《中国电针学》为书名。朱龙玉、王克明、赵建础、谢允文合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电针的基本原理、电针部位、电针方法、电针治疗以及电针麻醉,并对刺激经络穴位与刺激躯体神经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
中国针灸急症验案
《中国针灸急症验案》为书名。周志杰、殷克敬主编。1990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电针疗法刺激部位图
《电针疗法刺激部位图》为图谱名。赵建础、阎文波编绘。1958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外心俞
外心俞为经外奇穴名。出《陕西新医药》。位于背部正中线旁开2寸,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点相平。左右计2穴。主治风湿性心脏病。一般以15~30°角斜刺直达横突下缘。
-
杨殉
杨殉为明代医家。陕西人。著有《伤寒撮要》《针灸详说》《针灸集书》等。
-
针术临床实践
《针术临床实践》为书名。陈积祥主编。1984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针灸的治疗方法和120余种常见病症的针术治疗。
-
针灸枢要
《针灸枢要》为书名。陈克勤编著。1982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将《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条文分类辑录,并予语译、注释。
-
针灸图解手册
《针灸图解手册》为书名。郝金凯编撰;宋文述绘图。196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针灸实验录
《针灸实验录》为书名。申倬彬撰。1983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作者验案、失败教训。
-
残齿藓属
中文名残齿藓属拼音名canchixianshu拉丁名Forsstroemia属下物种残齿藓、大残齿藓、东北残齿藓、卷边残齿藓、陕西残齿藓、丝状残齿藓、乌苏里残齿藓、纤枝残齿藓、纤枝卷边残齿藓、小叶中华残齿藓、心叶残齿藓、硬叶残齿藓、羽形残齿藓、中华残齿藓
-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为图谱名。郝金凯编著。1963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经外奇穴588个,内容翔实,每穴一图,有一定参考价值。
-
针灸经外奇穴挂图
《针灸经外奇穴挂图》为图谱名。郝金凯编绘。196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的配套之作。
-
陈克勤
陈克勤为现代针灸学家。陕西华县人。1960年首次发现经络敏感人,引起学术界注意。著有《大众针灸》《经络的研究》《针灸枢要》等。
-
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为书名。陕西中医学院编。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以1934~1978年国内有关经络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同时增入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的有关资料集合而成。
-
临床常用针灸腧穴
《临床常用针灸腧穴》为书名。吴永贤撰。195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提宫
提宫为经外奇穴名。出《陕西新医药》。位于臀部,尾骨尖直上3寸再旁开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子宫脱垂。一般稍向内斜刺3~4寸。
-
王宏毅
王宏毅为宋代医家,一作弘毅,字子远,陕西人。唐初名臣王硅后裔。因避兵乱弃儒习医,后管太医院事,治疾多效。
-
王思忠
王思忠为明代医家,渭南(今属陕西)人。精医术,治病多捷效。夏月,父忽病目不见物,治之三日即愈。尝任太医院吏目。
-
韦讯
韦讯即韦慈藏。)为唐代医生,名讯,京兆(今陕西境内)人。武则天执政时(648),曾为侍御医,龙景中(707~709)任主管宫庭饮食的官员——光禄卿。晚年辞官归里,为人治病,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很大名望。封建时代人们尊之为“药王”。
-
邓思齐
邓思齐为唐代医生。商州(今陕西商县)人。先时有病足数十年不履地者,诸医莫能疗,其亲将患者置道旁以求救治。一新罗僧见之,入山采威灵仙使服之,数日能步履。邓氏知之,试用有效,于贞元二年(786)献于朝廷,于禁中用之亦效,令编附本草,授以太医丞。
-
司马隆
司马隆为明代医家。祖籍咸宁(今陕西长安)人,后随父元亨迁居江宁,继父业,擅医术。勤读《内经》及朱李诸家著作。遇危病,必潜心静思,探求病源,治之而已。遇疫病,虽亲族畏避,亦诊视不辍。
-
韦宙
866)为唐代医家,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世代官吏,曾为太原副节度(军、政管理官员)等,对抵御回鹘族统治阶级的骚扰,保护生产,促进晋北以牛耕代人耕,办学校和改变落后风俗习惯等,起到了进步作用。撰有《集验独行方》12卷,已佚。
-
竹鼠子牙
拼音名:Zh ShǔZǐY 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治小儿破伤风。用法用量:内服:油炸研粉,1~2分。摘录:《*辞典》
-
马丹阳
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马宜甫
马宜甫即马丹阳。参见“马丹阳”: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马钰
马钰即马丹阳。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于志宁
于志宁唐代官吏(558-665年)。字仲谧。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太宗时中书侍郎,高宗显庆时任尚书右仆射。显庆二年(657)奉敕与李勣苏敬等同修《新修本草》,于显庆四年修成,卒年七十八岁。
-
马从义
马从义即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严岳莲
严岳莲清代医家。陕西渭南人。生平欠详。尝辑成医学门径书《医学初阶》,系录自《本草逢源》、《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金匮要略浅注方论合编》、《温病条辨》等四书而成。现有刊本行世。
-
李淳风
李淳风唐代官吏。歧州雍(今陕西凤翔)人。幼习文,博览群书。于天文历法,阴阳星算之法,皆有深研。后于显庆四年(659年)奉敕与苏敬、长孙无忌等人领衔编修《本草》,并修《药图》、《图经》等,是为《新修本草》,颁行天下。淳风后又为太史令。
-
韩康
韩康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陕西长安)人。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
-
豪猪千
拼音名:H oZhūQiān别名:林堕子、豪猪毛来源:啮齿目豪猪科豪猪HystrixsubcristataSwinhoe,以长毛入药。生境分布:陕西。功能主治:拔竹签和枪弹片。用法用量:将长毛烧炭存性,和其他药物一起捣烂调匀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九牛造茎叶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JiǔNi Z oJīnɡY 来源: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茎叶。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晒干研粉敷外伤;鲜者捣敷无名肿毒。摘录:《*辞典》
-
天王七叶
《*辞典》:天王七叶: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TiānW nɡQ Y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王七条。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用法用量:外用:鲜品捣烂敷。摘录:《*辞典》
-
西北莸
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tangutica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王玎
王玎明代医家。泾阳(今属陕西)人,为当时名医。平时行医,未见著述,后曹金著《传信尤易方》,邀王氏为之检校删正,然后付梓,得以流传于世。
-
周澹
周澹南北朝北魏医家(?-419年)。京兆鄠(今陕西户县)人。通方术,尤善医药,曾任太医令。治太宗头风得愈,因此见宠,赐爵成德侯。谥曰恭。子驴驹,袭爵,传其医术。
-
赵鄂
赵鄂唐代医家。鄜州(今陕西富县)人。曾为马医,后于京都治愈被当时名医梁新判为不治症之患者,一时名声大振。梁新将其荐于朝廷,官至太仆卿。治病多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