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方
秘方(secretrecipe)是指有效而密不外传的方剂。过去在私有观念支配下,某些保存不传的秘方称禁方。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打破私有观念,公开秘方,所谓禁方、秘方已失去原来“禁”、“秘”的意义。
-
秘方硇砂膏
《千金珍秘方选》:方名:秘方硇砂膏组成:麻油10斤,槐枝30寸,杏枝30寸,桑枝30寸,桃枝30寸,柳枝30寸,嫩枝30寸(浸3日后再入后药),沉香(入怀中,用身上热气温燥之,不宜见火)2两,孩儿茶2两,真血竭3两,冰片5钱,象皮2两(切片,砂炒,研末),真硇砂4两,射干5钱,真琥珀1两。用药禁忌:唯疔不可贴,恐散黄;
-
蔺道者
蔺道者唐代医僧。原名佚,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道者出家云游,于会昌间(841-846年)曾结庵于宜春修道,因尝治愈一彭翁子坠地折颈伤肱,其医术遂广为人知,求医者甚众。道者厌其烦,以其秘方授予彭翁,其术遂行于世。此方为后人刊刻,书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中医现存最早之骨伤科专书,现有多种刊本行世。
-
月水色黄
月水色黄为病名。出《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来黄色。《竹林寺妇科秘方考》:“经来如黄泥水,全无血色,乃大虚大寒,不可用凉药,宜乌鸡丸,服半月,非但病愈,兼能怀孕,再用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乌药、延胡索、小茴香、生姜、黑枣),以暖其经、和其血。”
-
幼幼发挥
《幼幼发挥》儿科著作。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按照五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可以给后学者很大启发,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案及其家传的儿科秘方。为儿科学的发展作了贡献。1949年后有排印本。
-
幼科发挥大全
《幼科发挥大全》即《幼科发挥》。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按照五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案及其家传的儿科秘方。建国后有排印本。
-
幼科发挥
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按照五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案及其家传的儿科秘方。建国后有排印本。
-
茧灰散
处方:陈茧子炭1钱,人中白2钱5分,芦荟1分,冰片1分5厘,犀黄2分,生五倍子(将生矾5分装入五倍子内煅枯)5分,青黛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口疳并白腐。用法用量:和匀掺之。摘录:《千金珍秘方选》引徐洄溪秘方
-
重订囊秘喉书
《重订囊秘喉书》全2卷,清代杨龙九原著,王士翘编订,张汝伟评点增录。平装,32开,中国医学大成丛书。爰述大概而为之序。另有《喉科直诀》、《咽喉急症秘书》、《喉科七种》(内有《喉科秘方》、《喉科秘本》、《喉科要领》、《喉科抱珍集》、《曾氏世传喉科》、《喉科秘方二集》、《喉科全部》等,现存有抄本。
-
杨龙九
杨龙九清代医家。字鸿山,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医,尤擅长于喉科,著作甚多,其中有《囊秘喉书》二书行世。另有《喉科直诀》、《咽喉急症秘书》、《喉科七种》(内有《喉科秘方》、《喉科秘本》、《喉科要领》、《喉科抱珍集》、《曾氏世传喉科》、《喉科秘方二集》、《喉科全部》等,现存有抄本。
-
王梦兰
王梦兰明清间医家。字蕙子,号醒庵主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平时注意搜集验方,终于集为《秘方集验》,认为书中皆验之有效者,足以济人,现有刻本行世。
-
羞明怕热症
羞明怕热症病证名。指羞明且惧热。属火燥血热之阳证。治宜清热泻火。方选龙木秘方密蒙花散或东垣泻热黄连汤加减。
-
云林神彀
《云林神彀》为综合性医书,四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91年。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多编成歌诀,论述较简略。但选方颇多,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
尤乘
1.尤乘为清初医家,字生洲。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撰有《食治秘方》(1665)、《勿药须知》(1667)、《喉科秘书》(1667),辑有《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并增辑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1667),另订有贾所学之《药品辨义》等书。江苏无锡人,著有《尤氏喉科秘书》。
-
医方全书
《医方全书》医方著作。①清·何梦瑶撰。作者长期行医粤东,大多根据南方地势、环境,结合患者体质、病症的特点处方用药,其中《追痨仙方》系据所谓宋刻本辑录,对痨瘵病因与治法包含一些臆测的内容。现存1918年石印本。计有《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濒湖脉学》、《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五种。
-
祝尧民
祝尧民明代医生。字巢夫,号薛衣道人。河南洛阳人。诸生,有文名。明亡,弃儒业医。曾得疡科秘方,擅疗恶疮及正骨。后入山修道。
-
郑翥
郑翥清代医生。福建龙岩人。康熙年间(1662-1722年)随父至广东三水。因其幼弟多病,请佛山龚天锡诊治,其用方皆出万全《幼科发挥》。后得其书,加以校订,名为《幼科发挥大全》(一名《静观堂校正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四卷。
-
鲁府禁方
《鲁府禁方》为医学方书。又名《鲁府秘方》。刊于1594年。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并由鲁王府刊行,故以为名。书中列叙110余种疾病的证状和治疗方剂。书末百病、百药等篇杂有宣扬封建伦理的论述。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题作龚廷贤编,刘应泰校正。
-
胎前头风痛
胎前头风痛病证名。指怀孕后孕妇患头痛时发时止,常突然触发。多因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所致。《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头风痛,不可服药,恐伤其胎,宜用雄黄散吹入鼻内少许,其痛可止。”
-
肾虚蛊肿
肾虚蛊肿病名。指产后四肢不肿而唯腹大如鼓,青筋显露的病证。《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蛊肿,四肢不浮,肚大青筋。如大便硬,用醉公丸通泄,后进理脾顺气丸;如大便滑泄,宜用木香调胃散。”
-
妊娠衄血
妊娠衄血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女科》。多因孕妇素嗜辛辣,积热不散,孕后仍嗜食不辍,积热更炽,上蒸于肺,灼伤肺络,血热上冲,发为鼻衄。若鼻衄不止,血少不足养胎并热伤胞络,则有堕胎之虞。治宜养阴清热,止血安胎。方用丹皮汤(《竹林寺女科秘方》:丹皮、黄芩、白芍)。
-
弄痛
《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妊娠临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正产之候,或腹虽痛,但腰不甚痛,非正产之候。”《中医药学名词》(2010):弄胎是指孕妇妊娠足月,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的表现。《中医大辞典》:弄胎是指妊娠后期,胎忽乱动,而脉象并无分娩的征象。又曰试胎。”名曰弄产。”
-
经行不止
经行不止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
鉴真
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
-
郭鉴
郭鉴明代医家。字丹泉。江苏人。因病习医,在官事余暇之时搜集古方,并汇集当地医生的医案及秘方,编为《医方集略》七卷(1545年)。
-
疔俞
疔俞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秘方》。位于前臂屈侧尺侧缘,腕第二横纹上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疗痈等恶肿。一般灸3~7壮。
-
错经
错经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指月经不循正常途径出,有经血上逆而从口鼻出,有经血从大小便出者。可参见逆经、差经、产后交肠病条。
-
程玠
程玠为明代医家。少时勤研儒术和医学,医儒并精。首论伤寒辨证及治方,后述各脏脉证之要及图,后列治病合用药方165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大定数》、《太素脉诀》诸书,未见刊行。此外有署名《歙西槐塘松崖程正通先生眼科家传秘本》一卷,然据江鼎臣序(1843年),此书著者当为清中期人程正通。
-
产下肉线
又名产后肉线出。病因病机及治疗:《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
-
产后肉线
概述:产后肉线为病证名。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病因病机及治疗:《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
-
鲍相璈
鲍相璈清代医家。字云韶,湖南善化人。鲍氏尝于广西武宜任官职。因念当地治病多无良方,而持方者亦多自秘其方,遂广搜各种单方秘方之用之有验者,集为《验方新编》十六卷,分门别类,甚有便于民众采用,广为流传,大行于世。
-
冰炉散
《千金珍秘方选》处方制炉甘石9钱,龙衣(炙,研)3钱,冰片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下疳及目疾。用法用量外用干掺,或麻油调搽;目疾蜜调点。如治目疾,去龙衣。
-
半贝散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格言联壁》处方真川贝母(去心)1两2钱,生半夏8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炒微黄色,候冷装入瓷瓶,将瓶口塞紧,勿令泄气。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分5厘,开水半酒杯,搀入姜汁3茶匙,于疟未来先1时辰,和药温服,迟服则不效,重者3服。注意愈后戒发物及鸡蛋、南瓜、芋艿等。
-
拔疔毒膏
《千金珍秘方选》引郑艺圃方处方紫地丁2两,当归(酒洗,以盐踏烂)4两,大五倍子10个。制法麻油10斤煎枯,滤清,以黄蜡收成膏。功能主治疔毒初起,并治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取少许涂疔毒上,以膏散盖之,半日即退。
-
百岁酒
处方:蜜炙黄耆2两,大生地1两2钱,茯苓1两,龟版胶1两,肉桂6钱,抱茯神2两,大麦门冬1两,熟地1两5钱,羌活8钱,川芎1两,潞党参1两5钱,全当归1两2钱,陈皮1两,防风1两,于术1两,五味子8钱,枸杞子1两,大枣仁2斤,枣皮1两,冰糖2斤。功能主治:水火既济,步履强健。主虚损劳伤,瘫痪诸风,失精亡血,阳衰气弱。
-
出声消肺散
处方:人参、茯苓、半夏曲、甘草、橘红、干葛、黄芩、桔梗、薄荷、五味子、杏仁、连翘、犀角屑。功能主治:咽喉病,痄腮,梅核气。用法用量:水煎,加蜜2钱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七引《经验秘方》
-
当归调中汤
处方:大黄5钱,当归1钱,甘草4钱,朴消6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和中顺气。主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用法用量:用水2大盏,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大盏,去滓,食前温服,滓再煎。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海岱居士秘方》
-
典裙丸
处方:樟脑2钱,零陵香2钱,甘松2钱,麝香2钱,白矾3钱,茱萸1钱,母丁香2钱,苁蓉1两,蛇床子5钱,晚蚕蛾1两,官桂2钱,龙骨2钱,黄犬头脑髓并内外肾1付(生用,烧灰)。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虚。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
点眼玉屑散
处方:好净朴消2斗。功能主治:去冷泪,截赤定痛,截恶眼。主用法用量:上用河水2桶,用萝卜2个切作如指厚大片,同下釜内,滚7分,取出萝卜不用,将消脚盆内盛顿,冷定,将清水澄去,次日消定,另纸袋用针遍刺窍,装消在内,悬于通风处,至3月后化开,若白雪,细绢罗过点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
钓疬丹
处方:食盐1两,明矾1两,消1两,汞5钱,皂矾春夏2钱,秋2钱3分,冬2钱5分。功能主治:瘰疬未溃,内有实核者。天寒5日1换,暑天3日1换,内核自然脱出,后用七仙丹轻轻拂之,然后以生肌散1两,加七宝丹1钱5分和匀,每用些须掺上,以膏药贴之,渐渐生肌自满。摘录:《灵药秘方》卷下
-
钓疬褪管生肌丹
别名:钓羊丹处方:消3钱,盐3钱,矾3钱,汞3钱,皂矾5分,硇砂1钱,金鼎砒1钱。制法:上为细末,入罐封固,升取灵药,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钓羊丹(《外科十三方考》)。破烂者,加蟾酥少许。摘录:《灵药秘方》卷下
-
东方甲乙丹
别名:青龙丹处方:灯草炭5钱,青黛3钱,犀黄1钱2分,硼砂2钱,珠粉(生研)3分,人中白3钱,冰片5厘,儿茶5分,地道紫雪丹5分,风化消2钱。功能主治:喉症,口疳,重舌。用法用量:上为末,和匀吹入。如喉症初起,并不腐烂,但形红肿。去犀黄、珠粉,加薄荷5分,蒲黄(生用)3分。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
二炁方
处方:出山矿石3钱,朱砂3钱。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称准和匀,盛瓶内,黄蜡封固。功能主治: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肿毒,溃烂不能收口;牙疳上攻,舌肿,茧唇,疯犬咬伤。用法用量:此药带身边温养更灵。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
茯苓正气散
处方:茯苓(白者)3两,苍术5两(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两(盐炒),川椒2两(去子),干熟地黄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明目,暖水脏,退云翳。用法用量:每服1丸,盐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
光明眼药水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光明眼药水:处方:乌梅1两,铜绿1两,归尾1两,甘石1两,苦参5钱,胆矾5钱,新针14个。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散风消肿。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经验各种秘方辑要》:组成:胆矾1钱2分,青盐4钱,明矾7钱,乌梅7钱,川椒3钱,木贼草1钱5分,白丁香6分,冰片2分,绣花针3枚。
-
桂花汤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花汤:处方:干姜(炮)九两,桂心、甘草(炒),各九斤;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方名:桂花汤组成:干姜(炮)9两,桂心9斤,甘草(炒)9斤,缩砂仁3斤14两,炒盐14斤。
-
黑生肌散
处方:川文蛤炭1两,乌梅炭1两,生石膏3两。制法:乳至无声。功能主治:收口。主对口、搭背,脓毒已尽,四边毫无红肿。注意:若毒未尽,误用过早,反致护毒,焮疼复作。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红矾散
处方:大红枣(去核)5枚,明矾。制法:将明矾纳入枣内,瓦上煅存性,研末。功能主治:烂眼弦,眼癣。用法用量:开水泡,炖热,时时润之。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
化腐散
处方:真犀黄6分,辰砂5钱,雄黄2两,冰片1钱,蜂房5钱(煅存性,焦则无用),僵蚕1两2钱,硼砂2两,玄明粉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化腐肉。主用法用量:每用1两,以熟石膏5钱,滑石5钱,和匀。掺患处,或麻油调敷。摘录:《千金珍秘方选》引徐大椿方
-
回生保命玉咽丹
处方:真犀黄1钱,飞青黛(以青鱼胆汁减半拌透)5钱,硼砂1钱,儿茶1钱,梅片5分,天竺黄1钱5分,珠粉(豆腐内煮过)1钱,制甘石1钱(制炉甘5法,每以甘石煅过5钱,用川黄连1钱、黄柏1钱、黄芩1钱,煎浓汁同甘石再制,将汁尽收入甘石内为度),煅中白4钱。功能主治:咽喉各证,兼口疳、日内腐烂,并口中无端大痛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