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他对医学有所研究,强调“一物足了病者”的单方及验方治疗疾病,又重视广大人民群众中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认为“医拯道贵广”。他把自己平素向卖药摊上学到的方法,从乡村老妇访问得来的经验,经过亲自观察试验,择其治病效果好的,编成《传信方》,流传颇广。
-
刘梦得
刘梦得即刘禹锡。842)字梦得。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他对医学有所研究,强调“一物足了病者”的单方及验方治疗疾病,又重视广大人民群众中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认为“医拯道贵广”。他把自己平素向卖药摊上学到的方法,从乡村老妇访问得来的经验,经过亲自观察试验,择其治病效果好的,编成《传信方》,流传颇广。
-
铅灰
《*辞典》:铅灰: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Qiān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治瘰疬。先吃猪肉脯少许,一时来却用砂糖浓水半盏调灰,五更服,虫尽下。(《本事方》)③治吐虫有积:黑锡灰、槟榔末,米饮调下。
-
诃子核
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ēZǐH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核。功能主治:①刘禹锡《传信方》:取其核入白蜜研注目中,治风赤涩痛。②《纲目》:止咳及痢。摘录:《*辞典》
-
秘传羊肝圆
处方:白羊子肝一具(净洗.炮制:上将羊肝先入沙盆内杵烂,旋次入黄连末拌擂,干湿得所,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肝经不足,风毒上攻,眼目昏暗泪出,羞明怕日,隐涩难开,或痒或痛。又治远年日近内外障眼,攀睛僜肉,箴刮不能治者,此药治之。注意:禁食猪肉及冷水。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传信方集释
《传信方集释》为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传信方
《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羊乳饮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组成:羊乳1升。方出《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组成:羊乳。临床应用:蜘蛛毒贞元十一年,刘禹锡偶至奚吏部宅,坐客有崔员外云:目击有人为蜘蛛咬,腹大如有妊,遍身生丝,其家弃之,乞食于道,后遇僧,教饮羊乳,未几而疾平复。
-
稻草
《*辞典》:稻草: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D oCǎo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腹疼痛。(《摘元方》)⑧治下血成痔:稻藁烧灰淋汁,热渍三、五度。10天后黄疸指数降至7~
-
鼠李根
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ShǔLǐGēn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附方: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牛李根、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已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磁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刘禹锡《传信方》)摘录:《*辞典》
-
王绍颜
王绍颜(10世纪)为五代医家。继唐·刘禹锡撰《传信方》之后,撰有《续传信方》10卷,佚。又撰有《婴孩方》10卷(见《宋史·艺文志》)。
-
白茅针
《*辞典》:白茅针: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B iM o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实图考》),茅芽(《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⑤《本草图经》:按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
王颜
王颜五代时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因冒刘禹锡《传新方》之作,而辑成《续传信方》。另辑有《婴孩方》,均未见传世。
-
药总诀
《药总诀》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一卷(《嘉祐本草》作二卷)。梁·陶弘景撰。刘禹锡谓:“《药总诀》…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象口诀》,不著撰人名氏,文字并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