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肺疽
肺疽病名。饮酒过度伤胃吐血之证。《圣济总录》作肺瘅。《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肺疽者,或饮酒之后毒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医钞类编》卷七:“仲景云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即肺疽之属也。”详见伤酒吐血条。
-
伤酒吐血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因心脾损伤者,吐血气短,憔悴声怯,心悸少寐。
-
王文鼎
四川江津县人。王文鼎对《千金方》、《外台》、《串雅外编》、《景岳全书》、《衷中参西录》等书所载有效方剂常应用裕如,常谓用药如用兵,医家当谙熟药性,切合病机,照顾全面。通过辨证,他诊为石疽,乃阳虚阴毒内陷,气滞血瘀所致。常服阳和汤、犀黄丸,外用鲜商陆根约一两,捣绒加少许食盐,涂敷翻花疽面,一日一换。
-
大蓟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大蓟散:别名: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严氏济生方》卷二方之大蓟散:方名:大蓟散别名:大蓟饮子组成:大蓟根(洗)1两,犀角(镑)1两,升麻1两,桑白皮(炙)1两,蒲黄(炒)1两,杏仁(去皮尖)1两,桔梗(去芦)1两,甘草(炙)半两。
-
参耆补脾汤
别名:参术补脾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炒)2钱5分,茯苓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3分,麦门冬7分,五味子4分,桔梗6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补脾土以生肺金。主肺疽,脾气亏损,久咳吐脓涎,或中满不食。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外科枢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