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斋百一选方
《是斋百一选方》医方著作。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三十一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选方1000余首。包括男、妇、小儿各科病证的成方、单方。大多为作者见闻所得或辑录于有关文献的验方、效方。
-
观音人参胡桃汤
功能主治:《是斋百一选方》之观音人参胡桃汤功能补肺肾,定喘逆。主治肺肾两虚,气促痰喘。附注:人参胡桃汤(《严氏济生方》卷二)、观音散(《普济方》卷一五八引《经验良方》)、参桃汤(《古今医鉴》卷四)、神授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二)、参胡汤(《证治汇补》卷五)、观音应梦饮(《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
芎菊散
《圣济总录》卷十七方之芎菊散:组成:芎1两,甘菊花(择)1两,羌活(去芦头)3钱,防风(去叉)3分,细辛(去苗叶)3两,白僵蚕(炒)3两,草决明1钱,旋覆花(择)1钱,蝉蜕(洗,焙)1钱,密蕤花(择)半两,天麻半两,荆芥穗半两,甘草(炙)半两。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
朱雀丸
茯神60克(去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功能主治:《是斋百一选方》卷一方之朱雀丸主治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心神不定,恍惚不乐,事多健忘,心悸怔忡。功效主治:《百一选方》卷一引苏韬光方之朱雀丸功在消阴火,全心气,养心安神。《内经》曰:惊则气乱。沉香之坚实,可使下气,气下则怔忡瘥矣。
-
太乙丹
别名: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太乙丹:组成:广木香1钱,麝香3分,丁香1钱,茅术(去皮毛,晒)1钱,沉香(镑,晒)1钱,西黄3分,雄黄1钱2分。
-
太乙紫金丹
别名: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传尸痨瘵,凉水化服;小儿惊风疳痢,薄荷煎汤送下;附注:本方比苏合香丸而无热,较至宝丹而不凉,兼太乙丹之解毒,备二方之开闭,洵为济生之仙品。
-
手拈散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百一选方》卷八方之手拈散:别名:游山方、顺气手拈散、游山散组成:草果、玄胡索、五灵脂、没药各等分。主治心胃气痛,脾痛。《女科万金方》之手拈散:别名:七情手拈散组成:枳壳1钱1分,延胡索1钱1分,小茴香1钱1分,白芍药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甘草6分。
-
万病解毒丹
概述:万病解毒丹即《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记载的紫金锭。别名: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小儿惊风疳痢,薄荷煎汤送下;
-
太乙玉枢丹
概述:太乙玉枢丹为方剂名,即《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记载的紫金锭的别名。别名: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小儿惊风疳痢,薄荷煎汤送下;
-
三层茴香丸
概述:三层茴香丸又名三增茴香丸,出自《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五方。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ancengHuixiangWan标准编号:WS3-B-0677-91处方:八角茴香(盐100g拌炒)200g川楝子(炒)200g木香200g茯苓800g北沙参200g荜茇200g槟榔100g附子(制)100g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
白芷丸
石斛气味甘平微咸,入肝脾肾三经;摘录:《寿亲养老》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白芷丸:处方: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洗)1两,茺蔚子2两,熟干地黄2两半,蕤仁2两半。
-
玉枢丹
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末,用糯米煮浓饮和药,作一钱一锭,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取利一二行,再用温粥补养。传尸痨瘵,凉水化服;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用黄芩、大黄、羌活、独活、防己、防风、连翘、黄柏、桔梗、荆芥、当归、山栀、木通、甘草、半夏、紫苏、薄荷、升麻、川芎、麻黄、乌药等味煎汁送下,或酒送下,朝夕服。
-
三增茴香丸
概述:三增茴香丸为方剂名,出自《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五。别名:三层茴香丸、一二三层茴香丸第一料:组成:第一料:茴香(舶上者,用海盐半两同炒焦黄,和盐称)、川楝子(炮,去核)、沙参(洗,锉)、木香(洗)各一两。功能主治:功能温肾祛寒,疏肝理气。治寒疝脐腹疼痛,睾丸偏大,阴囊肿胀重坠,有妨行步者。
-
王璆
王璆(qiú球)为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曾为淮南幕官,1196年(庆元二年)辑成《是斋百一选方》20卷。公余之暇留心医药,撰有《是斋百一选方》二十卷刊行于世,今有抄本。
-
冲和散
功能主治:《是斋百一选方》卷七方之冲和散主治四时感冒风寒夹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冲和散:组成:紫荆皮5两(炒),独活3两(炒),赤豆2两(炒),白芷1两(生研),石菖蒲1两(生研)。
-
大风油
《中医大辞典》·大风油:大风油为中药名,出自《是斋百一选方》。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次大风子油酸的二乙胺盐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制法:上以草乌尖为末,入麝研匀:次用大风子油,瓷盒子盛,于火上调匀。功能主治:肺风,面赤鼻赤。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
-
王孟玉
王孟玉即王璆。王璆(qiú球)为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淮南幕官,1196年(庆元二年)辑成《是斋百一选方》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