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浩
彭浩明代医家。字养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初在杭州行医,后为张尹崑延请至京师治病,医名大振。著有《伤寒秘用》、《杂病正传》、《医性》等,发明性理,传诵于当时,今已佚。
-
沈启明
沈启明即沈好问。沈好问为元代医家。字裕生,号启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仁和县志》载:先世以针灸隶籍太医院,随宋南渡,徙居仁和(杭州),杭人传为“沈铁针”。
-
沈裕生
沈裕生即沈好问。沈好问为元代医家。字裕生,号启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仁和县志》载:先世以针灸隶籍太医院,随宋南渡,徙居仁和(杭州),杭人传为“沈铁针”。
-
沈铁针
沈铁针即沈好问。沈好问为元代医家。字裕生,号启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仁和县志》载:先世以针灸隶籍太医院,随宋南渡,徙居仁和(杭州),杭人传为“沈铁针”。
-
石荠苎属
中文名石荠苎属拼音名shijijishu拉丁名Mosla中国植物志66:287属下物种长苞荠苎、长穗荠苎、杭州石荠苎、杭州石荠苎(原变种)、建德变种、建德杭州石荠苎、荠苎、少花荠苎、石荠苎、石香薷、苏州荠苎、台湾荠苎、无叶荠苎、小花荠苎、小鱼仙草
-
丁丙
丁丙(1832~1899)清末藏书家。字嘉鱼,钱塘(今杭州)人。以搜集刊行图书为事。因见世医蔑古者惟事师心,泥古者不参通变,遂检阁本之传自《永乐大典》者,择其精要,辑刊10种,题名《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以广流传。其中多宋元医籍。
-
任二琦
任二琦为明代儿科医生。字瑞庵。杭州人。宋代韩世忠后裔。先世从任氏习幼科,遂改姓。得家传,业益精,审证人微。
-
山麻雀
出处:《杭州药植志》拼音名:ShānM Qu 来源:为姜种植物蓑荷的花穗。原形态:形态详蓑荷条。功能主治:治咳嗽,小儿百日咳。附方:治百日咳:山麻雀二朵,生香榧八粒。合煎服。摘录:《*辞典》
-
王宗泉
王宗泉为明代医家。杭州人。曾编集《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为书名。明·王宗泉等编。成书于1606年。清代有重刻本。
-
灸法集验
《灸法集验》为书名。清·姚襄撰。现有清宣统元年己酉(1903年)杭州中和印书公司石印本。
-
万应头风膏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方名:万应头风膏组成:万应灵膏药肉1两,加细辛(研末)1两,白芷(研末)1两,薄荷油少许。主治:感受风湿,偏正头痛及酒后吹风头痛、眩晕。用法用量:贴太阳穴,两边痛则俱贴。制备方法:调入药肉搅匀,摊黑缎上。
-
安济坊
安济坊为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文学家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将“安乐”接管并易名为“安济坊”,其后,各地均有安济坊之设。
-
徐叔向
徐叔向为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针灸要钞》等书,佚。
-
刘均美
刘均美(14世纪)为明代医家。号阅耕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乐于救济乞丐穷人。晚年医术益精,活人更多,死时九十岁。著有《拔萃类方》一书,已佚。
-
汪淇
汪淇清代医家。字瞻漪,一字右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专攻妇人、幼儿科。曾注释《济阴纲目》,并自著《保生碎事》、《慈幼纲目》,刊刻于世。
-
萧昂
萧昂明代医家。字申立,号正斋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志于医,曾学医于周崇善门下,因周逝而中辍,后自学成才。著《医粹》(1501年),为脉学专著,惜流传不广。
-
严泰
严泰宋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兄严观亦为邑中名医,于伤寒一证尤有治验,为时人所称赞。
-
张隐庵
张隐庵即张志聪。张志聪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道,通针灸。曾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等书;并撰《针灸秘传》,书佚。
-
倪洙龙
倪洙龙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17世纪。承父倪朱谟之医业,尤擅伤寒,刻父书行于世。自撰《伤寒汇言》,已佚。
-
嵇胜
嵇胜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家世业医,先祖嵇清以骨伤科闻名。承家学业医,长于诊治杂症。武宗(1506-1531)年间供职太医院。
-
郭照乾
郭照乾宋代妇科学家。一作照乾,号文胜。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元符三年(1100年)南迁杭州。以妇科知名。子孙承其业,世以医名。
-
胡念庵
胡念庵即胡珏。胡珏为清代医家。字念庵。号古月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评注《扁鹊心书》。
-
卢子颐
卢子颐为明代医学家。字子繇,一字繇生,号晋公,自号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对针灸颇有独到见解,长于手法,每为人针治,必疲倦数日。著《学古诊则》等。
-
赵恕轩
赵恕轩即赵学敏。赵学敏为清代医学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爱好医药,勤于钻研。编著《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篇》《串雅外篇》等书,后者载录针灸治法。
-
吕𣗪村
吕𣗪村即吕震名。吕震名(1798~1852)为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𣗪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有《内经要论》、《伤寒寻源》等书。
-
朱天璧
朱天璧(17世纪)为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颇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
谢以闻
谢以闻(1555-?年)明末医家。字克庵。杭州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家贫,刻苦学习,为邑痒生,后改习医,并精于医。年八十余时尚手不释卷。著有《医学要义》一书,未见刊行于世。
-
马更生
马更生清代医生。字瑞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随其岳父习医,医术渐高,擅长望色诊脉,以断生死。尝治一暴死患者,启齿灌药而苏。
-
吕震名
吕震名(1798~1852)为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 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有《内经要论》、《伤寒寻源》等书。
-
李炅
李炅明代医生。字三英,浙江杭州人。其先祖李信为宋代名医,精于医学,尤擅长小儿科,人称为“国手”,亦曰“小儿国士”。
-
皇甫嵩
皇甫嵩明代医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祖、父皆业医,受家学,于习儒之暇,究心医学。著《本草发明》六卷(1578年)。
-
胡文涣
胡文涣明代医家。字德甫,号全庵,自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医理,亦精诗文、音乐。曾校辑《素问心得》、《灵枢经心得》、《香奁润色》等多种医书。
-
范防御
范防御宋代儿科医生。名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精儿科。孙思贤、思明,皆敦厚,继其业,有医德。
-
任懋谦
任懋谦明代医生。字谷庵,浙江杭州人。其父亦为名医,医德亦高尚,颇受好评。
-
钱国宾
钱国宾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证多有奇效。著有《女科百病问答》四卷、《女科百病补遗》一卷、《备急良方》一卷及《寿世堂医案》。然考其《女科百病问答》与题为朱震亨纂辑之《产宝百问》内容相同。
-
李立之
李立之宋代医生。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尝治一小儿音喑,令将小儿裹衾掷地下,小儿惊而啼,遂有声。其治病皆类此。
-
靳谦
靳谦清代医生。字仁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医术高明,名噪于时,与兄靳咸、靳吉均继其父业。
-
赵依吉
赵依吉即赵学敏。赵学敏为清代医学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爱好医药,勤于钻研。编著《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篇》《串雅外篇》等书,后者载录针灸治法。
-
夏时彦
夏时彦即夏英。夏英为明代针灸家。字士彦。浙江杭州人。曾撰《灵枢经脉翼》一书。
-
朱蘧庵
朱蘧庵(蘧音qú瞿)即朱天璧。朱天璧(17世纪)为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颇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
孙公锐
孙公锐即孙纯。孙纯为明代医家。字公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术,据云有长寿法,著有《试效集成书》,已佚。
-
王梦兰
王梦兰明清间医家。字蕙子,号醒庵主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平时注意搜集验方,终于集为《秘方集验》,认为书中皆验之有效者,足以济人,现有刻本行世。
-
夏英
夏英为明代针灸家。字士彦。浙江杭州人。曾撰《灵枢经脉翼》一书。夏英,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世业医。尝取祖遗诸书,撰《灵枢经脉翼》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