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为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现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
中西医判
《中西医判》即《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撰。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
虹彩
概述:虹彩见《眼科易和》,即黄仁。出《银海精微》。黄仁位于晶状体与睫状体之前,角膜后,中央有圆孔的环形色素膜样组织,将眼球前端空间腔分为前房和后房。4毫米,称瞳孔、瞳神。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纤维)支配,使瞳孔缩小。
-
晶珠
概述:晶珠为眼内器官,又称黄精、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即西医所称的晶状体。双凸面弹性透明体,位于彩虹(黄仁)之后,神膏之前,正对瞳神圆孔,具有透视屈光作用。若外伤致悬韧带断离,可致晶状体脱位。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中西汇通
中西汇通指中医学与西医学融汇沟通。中西汇通含义有二:1.指医学思想.唐宗海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在其撰著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引《内经》原文用解剖、生理知识阐释中医基本理论,提倡把中西医汇通的原则运用于临床。
-
王宫
概述:王宫:1.鼻;鼻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頞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鼻孔内有鼻毛。手太阳经,支者“抵鼻”。足阳明之筋,“下结于鼻”;足太阳之筋,“结于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王官在于下极。”出《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
-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为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现存多种石印本及铅印本。
-
睛帘
概述:睛帘即黄仁。又名眼帘(《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睛帘、虹彩(《眼科易和》)。黄仁位于晶状体与睫状体之前,角膜后,中央有圆孔的环形色素膜样组织,将眼球前端空间腔分为前房和后房。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纤维)支配,使瞳孔缩小。
-
睛珠
目珠:晶珠指目珠。见《银海精微》。见《赤水玄珠》卷三。其前端为黑睛,黑睛内为黄仁,黄仁正中有圆孔,名瞳神。黑睛边缘紧接白睛。目珠内有神水、睛珠、神膏、视衣等。眼珠位于眼眶内部,是由眼球壁与眼内容物组成的近似于球的视觉器官。清·黄庭镜《目经大成》:“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
-
黄仁
概述:黄仁(iris)为中医眼科解剖名称,眼睛结构之一。出《银海精微》。黄仁位于晶状体与睫状体之前,角膜后,中央有圆孔的环形色素膜样组织,将眼球前端空间腔分为前房和后房。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纤维)支配,使瞳孔缩小。
-
晶状体
概述:晶状体(Lens)位于玻璃体前,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与黄仁(虹膜)之后,周边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中医称晶状体为晶珠、黄睛、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唐宗海
唐宗海(1847-1897年)清末医学家。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曾著《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另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以上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
中西医学入门
《中西医学入门》即《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撰。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
黄睛
概述:晶珠又称黄睛、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晶状体(Lens)位于玻璃体前,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与黄仁(虹膜)之后,周边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眼帘
概述:眼帘,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黄仁(iris)为中医眼科解剖名称,眼睛结构之一。黄仁位于晶状体与睫状体之前,角膜后,中央有圆孔的环形色素膜样组织,将眼球前端空间腔分为前房和后房。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纤维)支配,使瞳孔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