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婴秘诀
《育婴秘诀》儿科著作。又名《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育婴家秘》。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阐论儿科诊治要点;卷一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二论胎疾、脐风、变蒸及惊痫等症;卷三-四论述儿科的四时外感及内伤杂症;末附医案问答。现有《万密斋医书十种》本。
-
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
《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为儿科著作,即《育婴秘诀》的别名,又名《育婴家秘》。明·万全撰。约刊于1549年。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论儿科诊治要点;卷1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2论胎疾、脐风、变蒸及惊痫等症;4论述儿科的四时感冒及内伤杂症;末附医案问答。现有《万密斋医书十种》本。
-
木肾
木肾为病名,指睾丸肿大坚硬而麻木之病证。出《丹溪心法》卷四。多由下焦感受寒湿而致。用金茱丸(《幼科准绳》:金铃子、吴茱萸)或用瓜蒌连皮带子、荜拨、生姜、葱白,同煎热服。《嵩崖尊生书》卷十三:“木肾,顽痹硬大,或痛或不痛,此肾经虚惫,水火不交,寒冷凝滞之故,惟当温散,使荣卫流转则愈。”
-
喉点疳
喉点疳病证名。出《育婴秘诀》。属走马牙疳之一。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发生溃烂的证候。治法详牙疳条。
-
疳痨
疳痨病证名。出《颅囟经》。属肺疳重证。症见面色(白光)白,骨蒸潮热,午后两颧发赤,精神疲倦,时有干咳或咽痛,睡中盗汗等。《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今对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婴幼儿结核已很少见。治宜益气育阴,补肺养脾,选用沙参麦冬汤及鳖甲散加减。
-
肝常有余
出《育婴秘诀》。明代万全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的规律,认为阳气自然有余,小儿犹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其少阳之气亦有余。说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在生理上正是肝常有余的体现,其病理亦往往显示“五脏之中肝有余”的特点。如常见惊风、窜视等表现为肝有余的病证。所以在治疗上有“肝则有泻无补”的论点。
-
鳖甲猪肚丸
《育婴秘诀》卷四:鳖甲猪肚丸:处方:北柴胡1两,黄连7钱,枳实1两半,木香1两半,青皮1两半,九肋鳖甲(醋炙)1两,大虾蟆(干者)1个(炙焦),青藁(干者)7钱。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人参汤送下。功能主治:虚劳潮热,唇红颊赤,气粗口干,睡多盗汗,大小肠秘涩,饮食减少。主治:小儿癖积发热。
-
沉香化痰丸
《育婴秘诀》卷三:沉香化痰丸:处方:青礞石(消煅金色)3钱,枯白矾3钱,猪牙皂角(炙)3钱,南星(泡)3钱,半夏(洗)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枳壳(炒)1钱半,黄芩1钱半,沉香5分。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沉香顺气机,降逆气;甘草汤丸,以缓中;淡盐汤送以润下。使滞行气化,则湿热自消,何有热遏生痰之患。
-
发散醒醒散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细辛减半(一方加防风、川芎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睡而不醒,醒而喜睡者。用法用量:水煎,薄荷叶为引。微汗妙。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
加味参苓白术散
《育婴秘诀》卷四:加味参苓白术散:处方:人参1钱,炙耆1钱,白术1钱,归身(酒)1钱,炙草8分,青皮8分,陈皮7分,柴胡5分,夜明砂5分,木香5分,厚桂(去皮)5分,泽泻5分,鳖甲(九肋,醋炙,去爪)2钱,使君子肉1钱,白芍(酒炒)1钱,山药1两。加扁豆、薏仁以补肺胃之体;炮姜以补脾肾之用,桔梗从上焦开提清气;
-
加味理中丸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理中丸:处方:白术4钱,人参1钱,白茯苓1钱,神曲1钱,砂仁2钱,干姜(煨)2钱,麦芽(炒)2钱,炙草1钱半。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不进饮食,呕吐泻泄,或服寒药太过。主治:胎前产后,脾胃虚惫,饮食不进,呕吐泄泻,心腹疼痛,体虚有汗。制备方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家传保和丸
《幼科发挥》卷三:家传保和丸:处方:白术3钱,陈皮3钱,半夏曲3钱,白茯苓3钱,神曲3钱,枳实(炒)2钱半,厚朴(姜汁炒)2钱半,香附(酒浸)2钱半,山楂2钱半,麦芽曲2钱半,黄连(姜汁炒)2钱,连翘(去子)2钱,莱菔子2钱。主治:脾胃素弱,不能传化,饮食略多,便成内伤。制备方法:上为末,另用神曲水煎作糊为丸。
-
家传治痢保和丸
处方:陈皮5分,半夏5分,白茯苓5分,枳壳(炒)5分,厚朴(姜汁炒)5分,黄连(炒)5分,山楂肉5分,萝卜子(炒)5分,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木香、槟榔、炙甘草各减半。功能主治:小儿痢疾,其积有未尽者,有久痢原未得下者,或脾虚不可下者。用法用量:米饮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家传茱萸内消丸
处方:吴茱萸(酒醋浸1宿,焙干)1两,山茱萸(蒸,去核)1两,马兰花(醋浸,焙)1两,川楝子(蒸,去皮核)1两,桂心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玄胡索(略炒)1两,橘红1两,青皮(去白)1两,海藻(洗去盐)1两,桃仁(炒,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刺)半两,木香半两。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
三棱消积丸
摘录:《内外伤辨惑论》卷下《育婴秘诀》卷四方之三棱消积丸:方名:三棱消积丸组成:三棱(煨)、莪术(煨)、半夏曲、枳实(麸炒)、黄连、吴茱萸(水拌炒)、陈皮、青皮、木香、槟榔、厚朴(姜汁炒)、川楝子肉、小茴各等分。香附调气解郁,治积之由来;延胡活血通经,治积之成就;木香调中气以解郁;
-
人参白术膏
《育婴秘诀》卷三:组成:人参1两,白术(土炒)1两,白茯苓1两,山药1两,莲肉(去心)1两,山楂肉7钱,当归5钱,麦芽(炒)5钱,泽泻5钱。主治:脾胃虚弱,肌肤瘦怯,欲成疳症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饮化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人参白术丸。
-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万密斋医学全书》为中医学丛书。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共10种,108卷。内容包括《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养生四要》、《内科要诀》、《幼科发挥》、《片玉新书》、《育婴秘诀》、《痘疹心法》、《片玉痘疹》、《广嗣纪要》。万氏擅长儿科,故《幼科发挥》等书对后世影响较大。
-
宁肺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组成:御米(蜜炒,去瓤)1两,甘草1两,干姜1两,当归1两,白矾1两,陈皮1两。主治:寒嗽。《育婴秘诀》卷二:组成:桑白皮(炒)、葶苈子(炒)、赤茯苓、车前子、山栀仁各等分,炙甘草减半。《种痘新书》卷九:组成:知母、牛子、桔梗、陈皮、马兜铃、杏仁、全地、川贝、桑皮、橘红、炒芩、甘草。
-
万密斋
万密斋即万全,(15~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书,其著述可称为祖传和个人经验的汇集。在理论上宗钱乙,并发挥了钱乙五脏辨证理论,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治疗重视调补脾胃。对小儿杂证如痉风等,特别是痘疹,尤富经验。
-
万全
万全(15~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书,其著述可称为祖传和个人经验的汇集。世代均以医名,其祖为万杏坡、父万筐,医术高明,尤精儿科。计有《万氏家传保命歌括》(简称《保命歌诀》)三十五卷,旁征博引,详论内科之杂证;
-
溢乳
溢乳病证名。婴儿饮乳过多而乳汁溢出。《育婴秘诀》:“溢乳者,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
-
儿发成穗
儿发成穗为症状名,小儿发枯色萎而又胶结成穗状,为疳疾症状之一。《育婴秘诀》:“大病后,其发成穗,或稀少者,乃津液不足,疳痨之外候也。”
-
搐鼻法
别名:救苦散处方:川芎3钱,藿香3钱,藜芦3钱,玄胡索2钱,牡丹皮2钱,朱砂(水飞)2钱。制法:共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伤风寒,头目不清并客忤。用法用量:以少许吹鼻,得嚏,则邪气出矣。摘录:《育婴秘诀》
-
大豆卷散
处方:黑豆(水浸生芽,取出晒干)、贯众、板蓝根、炙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误服热药而发热者。用法用量:浆水者,乃粟米泔水也。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代赭石挨癖丸
处方:代赭石3钱(火炼醋淬,研极细末),青皮3钱(去白),莪术3钱(煨),木香3钱(不见火),山棱3钱(煨),辣桂3钱,川大黄3钱,巴豆霜1钱。制法:除巴豆霜外,研末,入巴霜再研匀,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腹中痞块,或生寒热,或作痛者。用法用量:每服5丸,姜汤送下。摘录:《育婴秘诀》
-
黄连阿胶丸
《卫生宝鉴》卷十六:黄连阿胶丸:处方:阿胶(碎炒)30克黄连90克茯苓60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下利赤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主治:热痢下重,脓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主治:阴虚暑湿积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肠红脓血,热毒内蕴,酒热伤肝,心烦痔漏。
-
加减集圣丸
处方:黄连2钱,干蟾(烧存性)2钱,莪术(煨)1钱半,青皮1钱半,木香1钱半,砂仁1钱半,当归1钱半,使君子肉1钱半,夜明砂1钱半,五灵脂1钱半,神曲(炒)1钱半,山楂肉1钱半。制法:上为末,粟米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伤食之后,疳病初起,属肥热疳者。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加减,米饮送下。
-
加减穹合汤
处方:人参、柴胡、黄芩、杏仁(去尖)、麻黄(不去根、芦)1分,甘草、川芎、葛根、升麻、羌活、当归、防风、石膏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肝散风。主肝风角弓反张,似天钓,似痉痓者。用法用量:①本方方名,汉阳忠信堂本作“加减芎活汤”。摘录:《育婴秘诀》(湖北科技本)卷二
-
加减守效丸
别名:加减守病丸处方:苍术(泔浸,盐炒)1两,南星(炮)1两,白芷1两,山楂肉1两,川芎半两,橘核(炒)半两,半夏(洗)半两,神曲(炒)半两,海藻(洗垢)3钱半,吴萸(炒)3钱半。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木肾,卵肿不痛者。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
加味麻黄汤
功能主治:《类证治裁》卷二方之加味麻黄汤功能解表散寒,化痰止咳。主治伤寒嗽,恶寒无汗,脉紧。以水煎服。摘录:《育婴秘诀》卷三《医学探骊集》卷三方之加味麻黄汤:组成: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葱头1个,杏仁2钱,川贝母2钱,皂刺3钱。
-
加味人参款花膏
处方:人参1钱,五味子1钱,天冬1钱,麦冬1钱,款冬花1钱,贝母1钱,桑白皮(炒)1钱,阿胶(炒)1钱,黄芩1钱半,黄连1钱半,炙甘草1钱半,桔梗1钱半,当归1钱半。功能主治:止咳。主咳嗽不止,气逆血亦逆,口鼻出血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加味人参款花丸”。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家传丁香脾积丸
处方:丁香1钱,木香1钱,良姜(清油炒)1钱,青皮2钱,皂角(烧存性)2钱,槟榔2钱,三棱(煨)3钱,莪术(煨)3钱,巴豆49粒(去壳膜油,另研如泥)。制法:上前8味为细末,入巴豆泥,研令匀,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冷积腹痛,及伤食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丸,原物汤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家传和中丸
处方:人参2钱,炙甘草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车前子2钱,猪苓2钱,泽泻2钱,神曲2钱,麦芽(俱炒)2钱,诃子肉(面裹煨)2钱,石莲肉2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白芍3钱,黄连(炒)3钱,木香2钱,干姜(炒)2钱,肉豆蔻(面裹煨)2钱。功能主治:休息痢,及疳痢。用法用量:米饮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家传剪红丸
处方:枳壳(炒)、槐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黍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下纯血,及大人肠风下血。用法用量:量儿大小给服,米饮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家传凉惊丸
处方:黄连(净)、黄芩(去腐)、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退热解毒,镇惊安神。主小儿五脏热盛动风者。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5丸,渐加至50丸,薄荷汤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酒制神芎丸
处方:大黄(酒蒸)4钱,黄芩(酒洗)2钱,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4钱,滑石4钱,黄连(酒洗)5钱,薄荷5钱,川芎5钱。制法:用无灰酒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积热在里,熏蒸于上,囟门肿起,摸之其肿虚浮者。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
龙脑川芎丸
处方:桔梗2钱半,片脑6分,砂仁2分,白豆蔻(去壳)5分,薄荷1钱3分,川芎1钱,防风1钱,炙草1钱,酒芩1钱,连翘1钱。制法:炼蜜为丸,每两作20丸。功能主治:消风化滞,除热清痰,通利七窍。主用法用量:每服1-2丸,茶清化下。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
幼婴延龄解毒丹
《育婴秘诀》卷二:组成:胞衣余带(近胞者,不拘长短剪下,炭火上焙干,为末)1钱,甘草1钱,净黄连5分,朱砂(飞)3分。功效:解胎毒,预防脐风。用法用量:每日取1服纳儿口中,以乳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生蜜和匀,分作7服,豆大许。
-
却暑汤
《育婴秘诀》卷二:组成:五苓散1两加黄连末2钱5分,甘草末2钱5分,朱砂(水飞)1钱半。功效:清暑,凉心,下痰,安神。主治:小儿中暑发搐。用法用量:每服1丸,麦门冬煎汤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都拌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
朱砂凉肺丸
《育婴秘诀》卷二:组成:黄芩、黄连、山栀子、连翘、桔梗、甘草、人参各等分,薄荷叶减半,朱砂(水飞为衣)。主治:肺热症搐,鼻衄不止。用法用量:麦冬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
万全膏
《育婴秘诀》:方名:万全膏组成:羌活1钱,川芎1钱,细辛1钱,石菖蒲1钱,木通1钱,麻黄1钱,脑1字,麝1字。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汤化下;或用1丸,棉包塞鼻中。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
三黄承气丸
《育婴秘诀》卷三:方名:三黄承气丸组成:大黄(酒蒸)1两,枳实(炒)5钱,厚朴(炒)5钱,槟榔5钱,黄连(酒炒)3钱,黄芩(酒炒)3钱,黄柏(酒炒)3钱,当归3钱,木香2钱。主治:痢疾初起,腹痛,眉皱而啼哭,里急后重,烦躁不安者。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作糊为丸,如黍米大。
-
枳朴大黄丸
《育婴秘诀》卷三:方名:枳朴大黄丸组成:枳实、厚朴、大黄(酒煨)各等分。主治:小儿伤食,腹满烦热,及伤寒后食复。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大栀子1个(擘破),淡豆豉3粒,水煎浓汁化下。制备方法: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
神芎上清丸
《育婴秘诀》:方名:神芎上清丸组成:大黄2两,黄芩2两,滑石4两,薄荷叶半两,川芎半两,桔梗2钱半,黄连2钱半,甘草2钱半。功效:清利头面,利咽膈。主治:一切热证。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滚白汤化下。制备方法:蜜为丸,如芡实大。
-
益智仁散
《袖珍小儿》卷七:方名:益智仁散组成: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主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制备方法:上为末。主治:遗尿。用法用量:盐汤调服。附注:益智散(《幼幼集成》卷四)。《幼科指掌》卷三:方名:益智仁散组成:益智仁、补骨脂、白茯苓、乌药。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送下。
-
通圣双解散
《育婴秘诀》卷三:方名:通圣双解散组成:防风、川芎、桔梗、芍药、黄芩、薄荷、当归、荆芥、滑石、石膏、白术、连翘、栀子、麻黄、大黄、朴消各等分,甘草减半。主治:小儿表里俱热,或疮疹。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入生姜水煎,调益元散服;或为末,蜜丸,生姜汤化下。
-
清暑汤
《育婴秘诀》卷三:方名:清暑汤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生地黄、麦门冬、黄连、黄芩各等分。水煎,食后服。主治:夏月贪凉饮冷,遏抑阳气.以致头痛恶寒,相火上炎,两目红肿,眵泪如脓,甚者色带黄滞,睛珠翳障,及深秋伏暑内发,赤涩羞明。暑必兼热,青蒿苦寒清热;外贴洞天膏。功效:散暑邪,宣腠理。
-
绿豆粉饮
《育婴秘诀》卷一:方名:绿豆粉饮组成:绿豆粉1两,黄连(炙)半两,干葛半两,甘草(生)半两。功效:解毒。主治:误服热药太过,以致烦躁闷乱,或作吐,或狂,或渴。用法用量:每服5分至1钱,淡豆豉汤温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提金散
《育婴秘诀》卷三:方名:提金散组成:罂粟壳(水润,去筋膜,晒干)2两,乌梅(择肥者,水洗,去核取肉,焙干)7钱,甘草7钱,陈皮(去白)7钱,苏薄荷叶2两。主治:久咳不已。制备方法:上为蜜丸,如圆眼大。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提金丸。
-
小阿胶散
《育婴秘诀》卷一:方名:小阿胶散组成:透明阿胶(炒)2钱半,紫苏叶1钱。主治:风热,涎潮喘促,搐掣窜视。咳嗽虚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乌梅肉少许同煎,灌下。制备方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