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刘信甫
刘信甫(13世纪)为南宋医家。名明之,又称刘居士。桃溪(今福建境内)人。本习儒学,后弃儒为医。钻研医术,救治不少病人。1216年(嘉定九年)收集整理治验,编成《活人事证方》、《活人事证方后集》各20卷。后又撰《新编类要图注本草》42卷。
-
调中和气散
处方:苏梗、砂仁壳、石膏(不可多)、知母(炒)、川柏(炒)、前胡、百草霜。功能主治:子悬。胎热气逆,胎上攻心,不知人事。摘录:《盘珠集》卷下
-
眩针
眩针即晕针。《针灸内篇》:“古法进针宜缓,出针宜迟,不可骤然拔出针头,且有一等眩针或呕吐,或浑身发汗,或人事莫知,遗大小便者,针头切不可拔出,只需嚼老姜三片即醒。”.
-
刘居士
刘居士即刘信甫。刘信甫(13世纪)为南宋医家。名明之,又称刘居士。桃溪(今福建境内)人。本习儒学,后弃儒为医。钻研医术,救治不少病人。1216年(嘉定九年)收集整理治验,编成《活人事证方》、《活人事证方后集》各20卷。后又撰《新编类要图注本草》42卷。
-
惋惋
惋惋抑郁消沉。《素问·著至教论》:“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