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充涨假体植入术
手术步骤:1.体位及切口:仰卧位。在切口右侧腹直肌前鞘上戳一小孔,将贮液囊输出管从此孔或拟安放充吸泵一侧之赫氏三角引出,用带钝头针的注射器注入65ml造影剂充满贮液囊,以便X线检查。将导引器插入海绵体远端,再将针从尿道口外侧1~3.如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宜同时行包皮环切,以免术后发生包皮水肿或包皮嵌顿。
-
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术
手术步骤:1.体位及切口:仰卧位。在切口右侧腹直肌前鞘上戳一小孔,将贮液囊输出管从此孔或拟安放充吸泵一侧之赫氏三角引出,用带钝头针的注射器注入65ml造影剂充满贮液囊,以便X线检查。将导引器插入海绵体远端,再将针从尿道口外侧1~3.如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宜同时行包皮环切,以免术后发生包皮水肿或包皮嵌顿。
-
胸骨翻转术
手术名称:胸骨翻转术别名:胸骨翻转法;大部分患者因胸壁畸形,精神上负担较重。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
-
漏斗胸
胸廓的横径;本法术中不切断胸廓内动静脉和腹直肌,胸骨的血液循环能够保持正常,确保了术后胸骨的正常成长发育,只要术中将胸廓内动静脉充分游离4~临床表现:漏斗胸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见到40岁以上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漏斗胸及脊柱侧弯压迫心肺,损害呼吸和循环功能,致使患者存活时间缩短,40岁以前就已去世。
-
胸骨沉降术
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Ⅳ型畸形,在胸骨柄突出处横行楔形截骨,第2、3肋软骨骨膜下切除(图5.2.1.2.1.2-1~
-
胸骨肋骨沉降术
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Ⅳ型畸形,在胸骨柄突出处横行楔形截骨,第2、3肋软骨骨膜下切除(图5.2.1.2.1.2-1~
-
胸肋沉降术
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Ⅳ型畸形,在胸骨柄突出处横行楔形截骨,第2、3肋软骨骨膜下切除(图5.2.1.2.1.2-1~
-
胸骨整形沉降术
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Ⅳ型畸形,在胸骨柄突出处横行楔形截骨,第2、3肋软骨骨膜下切除(图5.2.1.2.1.2-1~
-
胸骨沉降法
1952年Ravitch首次报道用多根肋软骨切除、胸骨双处截骨矫正凸胸鸽型鸡胸后,又有多位作者报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断剑突和腹直肌胸骨附着处,然后,胸骨腹直肌再固定,将腹直肌附着于胸骨的更高位置,使胸骨向后移位。Ⅳ型畸形,在胸骨柄突出处横行楔形截骨,第2、3肋软骨骨膜下切除(图5.2.1.2.1.2-1~
-
滑肉
仰卧位,在脐上1寸,水分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穴位解剖:滑肉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滑肉门主治胃肠、神志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等。
-
滑幽门
概述:滑幽门为经穴别名。属足阳明胃经。穴位解剖:滑肉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滑肉门主治胃肠、神志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等。或艾条灸5~
-
滑肉门
仰卧位,在脐上1寸,水分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穴位解剖:滑肉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滑肉门主治胃肠、神志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等。
-
脐疝
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已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用手术治疗,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园形切口分高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自线,游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
-
腹腔内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名称:腹膜内腹股沟疝修补术别名:腹腔内腹股沟疝修补术分类:普通外科/腹壁手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ICD编码:53.0001适应症:腹膜内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1.单侧或双侧性腹股沟疝。麻醉和体位:1.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注意要点:1.游离腹股沟区腹膜及脂肪组织、钉合补片时应注意勿损伤血管和神经。
-
腹膜内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名称:腹膜内腹股沟疝修补术别名:腹腔内腹股沟疝修补术分类:普通外科/腹壁手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ICD编码:53.0001适应症:腹膜内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1.单侧或双侧性腹股沟疝。麻醉和体位:1.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注意要点:1.游离腹股沟区腹膜及脂肪组织、钉合补片时应注意勿损伤血管和神经。
-
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瘘术
手术名称: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口术别名: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瘘术分类:泌尿外科/膀胱手术/膀胱造口术ICD编码:57.1703概述:膀胱造口术是一种尿流改道手术,可用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尿流改道,广泛用于膀胱、前列腺及尿道手术。3.在腹壁舌形皮瓣的相应部位切去1块大小与之相当的腹直肌前鞘。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口术
手术名称: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口术别名:耻骨上无管法膀胱造瘘术分类:泌尿外科/膀胱手术/膀胱造口术ICD编码:57.1703概述:膀胱造口术是一种尿流改道手术,可用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尿流改道,广泛用于膀胱、前列腺及尿道手术。3.在腹壁舌形皮瓣的相应部位切去1块大小与之相当的腹直肌前鞘。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脐三针
概述:脐三针指位于脐周治疗腹泻、肠炎、痢疾的三个常用穴位,即天枢2穴,止泻1穴,共3穴。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一般直刺0.5~
-
补元
补元为经穴别名。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一般直刺0.5~实验研究发现:①针刺本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
天根
天根为经穴别名。即天枢穴。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一般直刺0.5~实验研究发现:①针刺本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
大巨
别名腋门、液门、掖门。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主治病症: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
掖门
别名腋门、液门、掖门。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主治病症: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
外陵
外陵者,腹壁丰满隆起,有如地面之丘陵,相对于腹中之空匮而言也。腹结在大横下1寸3分,本穴在天枢下1寸。仰卧位,当脐下1寸,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穴位解剖:外陵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
鸡胸
又名龟胸。由于胸廓下内壁有膈肌附着,如膈肌的前部发育不全,不是附着在剑突及肋弓上,而是附着在腹直肌鞘的背侧,深吸气使腹直肌上部向内牵拉,过度生长的膈肌外侧部的肌肉收缩,使郝氏沟加深,而胸骨下部因无膈肌支持而前移,致形成鸡胸畸形。鸡胸的治疗:中医治疗:治以培补脾肾为主,用补天大造丸。
-
太一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主治病症: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
泰乙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主治病症: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
太乙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主治病症: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
泰一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主治病症: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
经膀胱途径的手术
手术名称:经膀胱途径的手术分类:小儿外科/输尿管和膀胱疾病的手术/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手术ICD编码:56.74概述:经膀胱途径的手术用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手术治疗。3.查血尿素氮、肌酐等了解肾功能情况,如肾功能严重受损,可先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待肾功能好转后再做手术。用丝线间断分层缝合腹直肌鞘、皮下组织和皮肤。
-
胸骨翻转法
手术名称:胸骨翻转法别名:胸骨翻转术;将左右两侧变形的肋软骨切除后,在预定横断胸骨的肋间,分别结扎切断左、右胸廓内动、静脉,横断胸骨,将胸骨板带腹直肌蒂做180°翻转;将胸大肌拉拢缝合,其下缘与腹直肌及腹外斜肌缝合,缝合时将腹部肌肉略向上拉紧,术后可使腹部的膨隆状态得到适当纠正(图5.2.1.1.1.1-10)。
-
水道
主治小腹胀满,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卵巢炎,盆腔炎,不孕,小便不利,小腹胀痛,遗尿,便秘,二便不通,疝气偏坠,腰背强急,胞中瘕,子门寒,肾炎,膀胱炎,睾丸炎,尿潴留,水肿,尿道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腹水,脊髓炎,脱肛等。脐以下的腹直肌由腹壁下动脉营养。
-
输尿管移植术
手术名称:严重扩张的输尿管再植术别名:输尿管移植术;对于继发性输尿管反流的病儿,首先应治疗原发病,然后再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游离时注意不要损伤输尿管血管及肌层。并发症:1.漏尿:在输尿管本身做整形的病例更易发生,一般只要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及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数日后即会自行停止。
-
严重扩张的输尿管再植术
手术名称:严重扩张的输尿管再植术别名:输尿管移植术;对于继发性输尿管反流的病儿,首先应治疗原发病,然后再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游离时注意不要损伤输尿管血管及肌层。并发症:1.漏尿:在输尿管本身做整形的病例更易发生,一般只要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及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数日后即会自行停止。
-
承满
承满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承满穴的位置承满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承满穴的位置(肌肉)承满穴的位置(骨骼、内脏)取法:仰卧位,在脐上5寸,上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针深进入腹直肌,至其鞘后的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叶和腹横肌腱膜。承满主治胃、肠等疾患:如饮食不下、肠鸣腹痛、下利、咳喘气逆、唾血、胁下坚痛等。
-
关明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病症:关门穴主治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胃炎,胃痉挛,急慢性肠炎,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脘腹胀满,绕脐急痛,身肿,泄痢,遗溺,便秘,痰饮,纳呆,胃痛,呕吐,遗尿,腹水等。
-
谷门
概述:谷门为经穴别名。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灸天枢百壮。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长谷
概述:长谷:1.经穴别名;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灸天枢百壮。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天枢
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大肠募
概述:大肠募:1.经穴别名;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灸天枢百壮。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长溪
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循际
概述:循际:1.经穴别名;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灸天枢百壮。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长谿
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成人脐疝
诊断:1.病史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多胎妊娠史、慢性咳嗽史及肝硬化腹腹水情况等。手术步骤:切除脐部及疝囊,围绕脐部作横向梭形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齐疝环处离断疝囊颈,分离粘连,切除疝囊壁及其外层覆盖物,回纳疝的内容物,行疝囊高位结扎或腹膜切缘对合。沿疝环的四周游离腹横筋膜和腹直肌鞘,分层横形缝合。
-
乳癌根治术
分离皮瓣后,需辨认出腹直肌鞘、前锯肌、背阔肌、三角肌、头静脉等组织,然后用消毒巾保护切口[图2]。当腋窝、锁骨下区淋巴结和脂肪组织被清除后,即可见到与肩胛下血管伴行的胸背神经和与胸外侧血管伴行的胸长神经[图5-2],应避免损伤。4日拔除引流。如积液过多,可穿刺抽液。重时,可以切除疤痕,作中厚皮片修复。
-
肝胆管原位成形术
手术名称:肝胆管原位成形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肝门部肝胆管狭窄修复手术/肝门部肝胆管成形术ICD编码:51.7905概述:肝胆管原位成形术用于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治疗。4.给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肺部或胆道感染。手术体位为仰卧位。手术步骤:1.切口常采用右上腹直肌切口,切口上端至剑突右侧。T形引流管放置时间3~
-
关门
主治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胃炎,胃痉挛,急慢性肠炎,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脘腹胀满,绕脐急痛,身肿,泄痢,遗溺,便秘,痰饮,纳呆,胃痛,呕吐,遗尿,腹水等。按天阙之名,在人身虽无穴位可指,以意揆之,即任脉之神阙、巨阙处也。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
-
循元
天枢位于脐中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研究进展:针刺天枢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
切口疝
其中最主要的是切口感染所致腹壁组织破坏(由此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共它如留置引流物过久,切口过长以至切断肋间神经过多,腹壁切口缝合不严密,手术中因麻醉效果不佳,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而致组织撕裂等情况均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下腹部因腹直肌后鞘不完整而更多。
-
髓府
概述:髓府为经穴别名,即四满。四满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四满穴主治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漏胎、遗精白浊、小便失禁、气攻两胁、疝瘕积聚、腹痛泄泻、臌胀等。
-
髓海
别名髓府、髓中。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四满指肠澼切痛、积聚、脐中切痛、恶血瘀痛,针之有散瘀消胀之效,有理气导疝、调经种子之功。四满穴主治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漏胎、遗精白浊、小便失禁、气攻两胁、疝瘕积聚、腹痛泄泻、臌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