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培之
马培之(1820~1898)为清代医学家,名文植。精医术,为孟河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随祖临证16年,尽传其学,以内、外、喉三科见长。尝云:“看症辨证,全凭眼力;撰《外科传薪集》。另经评述之医书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急救百病济世回生良方》2卷(1893)等。从学弟子甚众,著名者如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
-
加减左归饮
大熟地4钱,龟板胶1钱半,山萸肉1钱半,云茯苓2钱,菟丝子3钱,鹿角胶1钱半,怀山药2钱。用法用量:水煎服。《疬科全书》方之加减左归饮:处方: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茯苓、陈皮各三钱,山药、半夏各二钱,三七、炙甘草各一钱,郁金一钱半。功能主治:《不知医必要》卷三方之加减左归饮主治阴虚阴结而大便不通者。
-
利湿通经汤
处方:威灵仙3克桑枝9克当归6克秦艽15克蚕沙9克豨莶草4.5克甘草节2.4克苦参3克苍术3克苡仁9克大胡麻3克五加皮4.5克川牛膝4.5克川续断4.5克功能主治:治四肢麻木,指节拘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马培之医案》
-
清肝活瘀汤
处方:郁金青皮赤芍桃仁新绛泽兰当归枳壳苏梗瓦楞子参三七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闪挫胁痛,瘀凝于络,肋骨肿胀,肝痈,气滞血瘀,胁肋胀痛或刺痛,不可近触,转侧不能。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玄胡;瓦楞子化痰散结;诸药配伍,使气行血散,通则不痛。摘录:《马培之医案》
-
育阴化疠汤
《马培之医案》:方名:育阴化疠汤组成:南沙参3钱,当归1钱半,甘草5分,大胡麻3钱,赤芍1钱,甘菊1钱半,白蒺藜3钱,米仁4钱,荆芥1钱,浮萍1钱半,川石斛3钱,马齿苋3钱。主治:阴虚,湿热毒疠蒸于阳明,斑红肿,脉虚数,不胜攻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通络利湿汤
《马培之医案》:方名:通络利湿汤组成: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功效:通络利湿。主治:肝肾阴亏,阳明湿热下注,鹤膝肿热作痛。
-
清肺和肝饮
《马培之医案》:方名:清肺和肝饮组成:杏仁2钱,橘络8分,云茯苓2钱,枳壳8分,佛手1钱半,瓜蒌皮2钱,丹参1钱半,蒺藜1钱半,当归1钱半,秦艽1钱半,川楝子(切)1钱半。主治:风冷着于肝俞,五六椎两旁作痛,牵引胁肋,咳嗽气粗。
-
补肺清金饮
处方:淮山药9克北沙参9克麦冬6克杏仁6克楼皮9克茯苓6克橘红3克川石斛9克毛燕6克莲子10粒(去心)大贝6克功能主治:主小儿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马培之医案》
-
马培之外科医案
《马培之外科医案》为外科著作。故本书虽为外科医案,却不难看出实为融贯众科以为辅助。作者长于外科,书中记述疔毒、瘰疬、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对其中的主要病种,分析病因、病理、病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散、发、清等各种治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发展。清·马培之撰于1893年。
-
柴胡清肝汤
《外科正宗》卷二:柴胡清肝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山栀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节各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功能主治:谋虑不决,郁火凝结少阳胆经而成夭疽、锐毒,生于耳后1寸3分高骨之后,左名夭疽,右为锐毒。主治:怒火上升,憎寒恶热,肝胆风热疮疡。
-
加味白薇汤
处方:白薇2钱,蒌仁3钱,橘红1钱,杏仁2钱,象贝2钱,丹皮5钱,桑白皮2钱,青蒿1钱,竹茹1钱,浮石3钱,雪梨3片。功能主治:肺胃痰热,壅于膈上,身热咳嗽,气粗痰鸣,口干作渴。摘录:《马培之医案》
-
养血祛风汤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利湿。苍术,黄柏是二妙散,可燥脾清热祛湿,以佐四物;《马培之医案》:方名:养血祛风汤组成:川芎8分,乌药8分,秦艽1钱半,甘草8分,大胡麻3钱,当归2钱,丹参1钱半,云苓2钱,川断1钱半,萆薢草1钱,苍耳子1钱半,白蒺藜3钱,白术1钱,桑枝3钱。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半杯,姜汁4-5匙,合服。
-
申春悌
申春悌,1949年3月出生,江苏省金坛市人。学医时间:1968年从医时间:1971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肯堂、叶天士、吴鞠通、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妇科准绳》、《温病条辨》、《孟河四家医案》。
-
龟背驼
背部畸形状如龟、驼之背者。《马培之医案》:“龟背乃先天肾亏,冷风入脏,或痰饮攻注,或内挫折伤…或婴儿脊骨柔脆,强坐太早,皆能致之。”证见“腰脊板强,渐致背驼,成为龟背驼”。多见于佝偻病,脊椎结核,或先天性畸形。证治参见龟背痰等条。
-
蚕奁散
处方:故败篦子1枚,故败梳1枚。功能主治:山野人有啮虱,在腹生长为虱症。用法用量:上2物各破为2份,各取1份烧为末,又取1份以水5升,煮取1升,以服前烧末,顿服,斯须出矣。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败梳、篦烧,治虱症。虽曰取义,亦取宿秽油垢,以逐宿蕴之积。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一,名见《马培之医集》
-
地黄二至丸
处方:大生地2钱,女贞子3钱,泽泻1钱半,怀山药2钱,当归1钱半,怀牛膝1钱半、旱莲草1钱半、丹皮1钱、川断1钱半、桑枝3钱。功能主治:肝肾阴虚生热,背驼足弱,小溲不利。摘录:《马培之医案》
-
防己桂枝汤
处方:桂枝、川萆薢、独活、秦艽、川牛膝、白茄根、木防己、赤芍、苍术、炙没药、全当归、炒桑枝。功能主治:寒湿鹤膝初起,肿痛按之不热者。摘录:《马培之医案》
-
和脾通经汤
处方:当归2钱,木香4分,丹参1钱5分,怀牛膝1钱5分,白术1钱5分,续断1钱5分,红花5分,独活8分,秦艽1钱,桑枝3钱,生姜2片,狗脊3钱。功能主治:龟背。脾俞脊驼,两旁作痛,行则伛偻,腰背板强。摘录:《马培之医案》
-
金水平调散
处方:麦冬2钱,茯苓2钱,女贞子3钱,料豆3钱,玉竹3钱,当归1钱半,毛燕3钱,怀牛膝1钱半,旱莲草1钱半,北沙参3钱,淮山药2钱,桑寄生3钱,红枣3个。功能主治:鸡胸龟背,内无痰热,脚弱不能站立。摘录:《马培之医案》
-
清肝汤
《医学入门》卷八:清肝汤:处方:川芎当归各3克白芍4.5克柴胡2.4克山栀(炒)牡丹皮各1.2克功能主治:治肝经血虚有火。摘录:《医学入门》卷八《马培之医案》:方名:清肝汤组成:当归、瓜萎、丹皮、夏枯草、连翘、大贝、黑山栀、泽兰、北沙、白芍、金橘叶。主治:肝郁乳核,气化为火,抽引掣痛,恐酿成乳岩大症。
-
通络利温汤
处方: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治湿热下注,鹤膝肿热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马培之医案》
-
香桂散
摘录:《博济方》卷四《马培之医案》:方名:香桂散组成:生附子2钱,麝香2分,川乌2钱,细辛2钱,木香2钱,炙没药2钱,肉桂2钱,草乌2钱,丁香2钱,樟冰2钱。功效:温经通络。《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济生》:方名:香桂散别名:单桂饮、桂心散、桂香散、夺命散组成:麝香半钱(别研),官桂3钱(为末)。
-
养阴清络饮
《马培之医案》:方名:养阴清络饮组成:炙鳖甲、秦艽、黄柏、炙龟版、地龙、川石斛、独活、赤芍、川牛膝、当归、川萆薢、苡米仁、桑枝,主治:鹤膝,肿热日久,夜分痛甚者。
-
外科传薪集
《外科传薪集》为外科方书。一卷。清·马培之撰。撰年不详。本书记述作者的外科临床备用方剂共200余首,不分类,说明也较简略。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
谢观
谢观(1880-1950年)近代医学家。承家学,早年精研经书、舆地之学,又熟颂医经、经方及本草。甲午战争后入致用精舍(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后又从名医马培之游。著有《中国医学源流论》(1935年),编有《中国医话》、《中国药话》、澄斋医案》、《澄斋杂著》、《澄斋验方》、《澄斋年谱》等,辑有《葆初先生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