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通络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
山枝根
《中医大辞典》·山枝根:山枝根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功能主治:镇静,祛风活络。1.治前列腺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遗精,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水煎,一日三次分服。(②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取光叶海桐根皮切细,加白酒以浸没药面为度,封闭浸泡7天后启用。
-
光叶海桐根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拼音名:GuānɡYèHǎiTónɡGēn英文名:RootofGlabrousleafPittosporum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长2mm,光滑,边缘有毛;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
-
火疳·风湿热邪证
白睛有紫红色结节样隆起,周围有赤丝牵绊,可伴有骨节酸痛,肢节肿胀,身重酸楚,胸闷纳减,病程缠绵难愈,舌苔白腻,脉滑或濡为常见症的火疳证候。方药治疗:火疳·风湿热邪证可用散风除湿活血汤加减治疗:羌活、独活、防风散风祛湿通络;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忍冬藤清热解毒。见《证治准绳·杂病》。
-
暴盲·肝阳上亢证
定义:暴盲·肝阳上亢证(suddenblindnesswithliveryanghyperactivitypattern)是指肝阳上亢,以视力骤降,眼前有蚊蝇、云雾飘动,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兼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
-
通窍活血汤
主治暴盲。眼疼白珠红,无论有无云翳,先将此药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都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
-
滑膜炎颗粒
滑膜炎颗粒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moyanKeli标准编号:WS3-B-3504-98处方:夏枯草女贞子功劳叶黄芪防己薏苡仁土茯苓丝瓜络泽兰丹参当归川牛膝希莶草性状:本品为棕色的颗粒;
-
剂型
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锡类散、冰硼散等。酒剂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风湿类疾病、外伤及虚证,祛风散寒通络及补益强身剂中使用。此外,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与冲剂的特点大体相同,传统剂型丹剂目前已较少见、少用。
-
星宿菜
果熟期9月。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①《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利尿逐水。⑤《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疝气,黄疸,心胃气痛,眼热红肿,淋浊,肺痨咳嗽。(《闽东本草》)③治中署腹痛吐泻:星宿菜干全草一两,食盐少许,水煎服。煎汤熏洗患处。
-
水红木根
拼音名:ShuǐHónɡMù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物水红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花冠白色或有红晕,钟状,长4-6mm,裂片5,圆卵形,长约1mm,先红后紫黑;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尿路感染;
-
狭叶香茶菜
根木质化。二歧聚毛;小苞片小,针状;花冠蓝色,长约11mm,上唇先端4圆裂,下唇近圆形,内凹呈舟形,与上唇近等长;化学成份:叶含狭叶香茶菜素(angustifolin),香茶菜属醛(isodonal), -谷甾醇( -sitosterol)[1].药理作用: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活血通络。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云南用根治克山病,消化不良。
-
药芹菜根
拼音名:YàoQínCài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裸茎囊瓣芹的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叶片卵形或菱形,长6-8.5cm,宽3.5-5cm,沿叶脉两侧:叶缘和小叶柄上密被粗伏毛,齿端有腺体,无茎生叶。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荫蔽潮湿地。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
-
蚂蚁双参通痹丸
蚂蚁双参通痹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蚂蚁双参通痹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健脾,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用于脾肾两虚,风寒痹阻,瘀血阻络型痹证,见有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的辅助治疗。4.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活络通口服液
活络通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活络通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补肾,活血通络。适用于老年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胸闷气短。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通络祛痛膏
通络祛痛膏的主要成份:当归、川芎、红花、山柰、肉桂、荜茇、干姜、大黄、冰片、薄荷脑等14味。用于腰部、膝部骨性关节炎属瘀血停滞、寒湿阻络证,症见关节刺痛或钝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畏寒肢冷。通络祛痛膏的不良反应:贴敷处偶见皮肤瘙痒、潮红、皮疹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祛痛健身膏
祛痛健身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祛痛健身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若出现皮肤发红、瘙痒或其它不适等过敏反应时应停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
荣筋活络洗药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荣筋活络洗药方组成:宣木瓜3钱,松节3钱,赤芍4钱,透骨草3钱,清风藤3钱,乳香2钱,红花2钱,全当归4钱,天仙藤3钱。用法用量:水煎,兑烧酒2两洗之。各家论述:全方以养血柔肝,活血通络为治,于光绪帝病情颇适合。
-
逐血破瘀汤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方名:逐血破瘀汤组成:水蛭2至4钱,虻虫2至4钱,地龙3至5钱,(庶虫)虫2至4钱,黑丑3至5钱,路路通5钱至1两,透骨草3至5钱,水红花子3至5钱,盘龙参3至5钱,紫草3至5钱。主治:深部栓塞性静脉炎(血痹),腹腔瘀血(血瘕),腹腔肿物(癥瘕)。各家论述:本方为活血汤方的重剂。
-
清肝活血汤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名:清肝活血汤组成:柴胡9g,薄荷9g,黄芩15g,栀子9g,夏枯草15g,当归9g,马鞭草9g,小茴9g,红花9g,橘核9g,赤芍9g,泽泻9g,甘草6g。功效:清肝利湿,活血通络。主治:肝热血瘀,阴囊、外阴部慢性皮炎,或渗出糜烂性皮炎,反复发作,口苦,脉弦,舌黄苦。
-
清肝除风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清肝除风汤组成:柴胡6g,大青叶12g,酒黄芩9g,川黄连3g,赤芍9g,茺蔚子6g,荆芥3g,秦皮4.5g。功效:清肝泻火,活血除风。主治:肝经邪火内炽,外受风邪侵入,风热相搏,上攻于目,致生聚星障。青睛表面出现细颗,或白或微黄,因聚而生。加减:病久耗伤阴液,可加生地、元参各9g。
-
中医科药物外治法
操作名称中医科药物外治法方法及内容1.熏法将药物点燃或煎汤,熏蒸局部或全身,有解毒止痒、活络除痛、透疹消肿等作用。常用六神丸、喉症丸及清热燥湿、解毒、祛风等类药治疗。用于中恶、痰厥等闭证。8.塞法将药物捣烂,或用药末制成不同剂型,如栓剂塞于阴道、肛门中,有消炎、止痛、杀虫、止痒、通便等作用。
-
离子透入疗法
离子透入疗法是促使对机体有利的离子进入机体,从而调整机体内环境的治疗方法。它有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具体是使用直流或感应电配合离子液机械地将对神经、肌肉、骨骼等组织的生长、发育、代谢有显著作用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分子驱入皮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活血通脉胶囊
活血通脉胶囊的功能主治:1.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通脉止痛。用于癥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及高脂血症。主要见症为眩晕、胸闷、心痛、体胖等。专家点评:活血通络胶囊是一种治疗跌打损伤、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等症的有效药物,是纯天然中药制剂。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全身血流量之功效。
-
狼疮样酒渣鼻
中医治则为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但近来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酒渣鼻亦可有结核样结构,而且此种病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定,皮损内也找不到结核杆菌,故认为酒渣鼻样结核疹是一种像结核疹样细小丘疹型酒渣鼻。丘疹密集,散在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脓疱、鳞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
-
肉芽肿性酒渣鼻
中医治则为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但近来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酒渣鼻亦可有结核样结构,而且此种病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定,皮损内也找不到结核杆菌,故认为酒渣鼻样结核疹是一种像结核疹样细小丘疹型酒渣鼻。丘疹密集,散在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脓疱、鳞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
-
加味活命散
概述:加味活命散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组成:穿山甲(土炒)、金银花、大黄各三钱,陈皮、当归尾各一钱半,天花粉、薄荷、赤芍药、生地黄、白芷、乳香、甘草、防风、贝母各一钱,没药、皂角刺各五分。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通络。
-
老虎獠子
概述:老虎獠子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中药材手册》记载的刺五加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主治肾虚体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脾虚乏力,气虚浮肿,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健忘,胸痹疼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有人认为本品可作为人参的代用品。
-
羊食子根
概述:羊食子根为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为《分类草药性》记载的羊屎条根之别名。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羊屎柴根。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及四川东部。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通络。1.治痢疾,痔疮出血,脱肛,白带,风湿筋骨疼痛,跌打肿痛。2.捣敷治痈疽发背。
-
羊屎柴根
概述:羊屎柴根为中药名,见《本草纲目》,为《分类草药性》记载的羊屎条根之别名。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羊屎柴根。来源及产地:忍冬科植物烟管荚蓬ViburnumutileHemsl.的根。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通络。1.治痢疾,痔疮出血,脱肛,白带,风湿筋骨疼痛,跌打肿痛。2.捣敷治痈疽发背。
-
耳郭痰包·痰浊凝聚证
定义:耳郭痰包·痰浊凝聚证(phlegmaticnoduleofauriclewithpatternofphlegm-turbiditycoagulationandaggregation)是指痰浊凝滞,以耳郭前面局限性肿起,皮色不变,不热不痛,按之柔软,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抽液后肿消,不久又复肿起,苔微黄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耳郭痰包证候。多发于耳郭前面(耳壳凹面)。
-
归芪蒸鸡
概述:归芪蒸鸡为中医食养方,适用于高血压·瘀血内阻证患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五志过极、年老体迈、饮食不节等有关,其发病与五脏相关,但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有实有虚,临床多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内阻证以头痛如刺、痛有定处为主症,兼见胸闷心悸、手足麻木、夜间尤甚等症,舌质暗,脉弦涩。
-
手腕毒
手腕毒为病名。因毒受在掌后腕处,因心经风寒凝滞,血不流通、结成此毒。当用定痛败毒散。或初期脓未成者,以消为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等,局部外贴金黄散,或双柏散;若脓已成而未溃,应以托为主,宜托里透脓,方选托里消毒饮加减,局部切开排脓,或采用其他方法施治。
-
酊剂
适应证:酊剂收敛散风,杀虫止痒,活血通络。准备:1.常用药剂准备补骨脂酊、苦参酒、复方土槿皮酊、1号癣药水。(3)渗漉法照流浸膏剂项下的方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O),用溶剂适量渗漉,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滤过,即得。【甲醇量】口服酊剂照甲醇量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T)检查,应符合规定。
-
飞天蜈蚣
概述:飞天蜈蚣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的爬山虎之别名。别名:大风藤、假葡萄藤、爬墙虎、飞天蜈蚣、枫藤、地锦来源及产地: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Sieb.etZucc.)Planch.的根及茎。①治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半身不遂,痛经,产后血瘀,腹生结块。
-
红毛七
概述:红毛七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性味归经:苦、辛,温。功能主治:功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痹痛,胃气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药理作用:根之浸剂或酊剂有收缩子宫和血管的作用,所含塔斯品碱对结核杆菌(H37及Academia株)呈显著抑菌作用。
-
酒渣鼻样结核疹
中医治则为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但近来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酒渣鼻亦可有结核样结构,而且此种病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定,皮损内也找不到结核杆菌,故认为酒渣鼻样结核疹是一种像结核疹样细小丘疹型酒渣鼻。丘疹密集,散在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脓疱、鳞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
-
安阳固本膏
取膏用文火熔化,将乳香等细粉加入搅匀,摊涂于布上,即得。性状:本品为涂摊于布上的黑色膏药。功能与主治:温肾暖宫,活血通络。用于女子宫寒不孕,经前腹痛,月经不调男子清稀薄,精子少,腰膝冷痛。
-
风湿定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engshidingJiaonang标准编号:WS3-B-2298-97处方:八角枫3000g白芷100g徐长卿300g甘草40g制法:以上四味,徐长卿30g及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黑色的粉末;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
骨刺宁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uciningJiu处方:威灵仙50g急性子30g山楂30g砂仁5g白芷5g红花5g乌梅10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置容器内,加入白酒700ml封严,三天搅拌一次,浸渍两周,取出浸出液,再加入300ml白酒封严,浸一周,取出浸出液并将残渣压榨,榨液与两次浸出液合并,静置7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25ml,一日2次。
-
利咽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yanlingPian标准编号:WS3-B-1548-93处方:穿山甲(制)300g土鳖虫300g僵蚕1200g牡蛎(煅)600g玄参6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0.5%(v/v)薄荷油,混匀,置密闭容器中中1~3.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
蕲蛇药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sheYaojiu标准编号:WS3-B-1063-91外方:蕲蛇(去头)120g防风30g当归60g红花90g羌活60g秦艽60g香加皮60g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粉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用白酒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检查:乙醇量应为44~
-
万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ailingPian标准编号:WS3-B-1083-92处方:茅苍术(炒)800g制川乌100g当归100g何首乌100g麻黄100g制草皮100g甘草(蜜炙)100g全蝎100g羌活100g川芎100g天麻100g石斛100g防风100g荆芥100g细辛100g雄黄60g朱砂60g制法:以上十七味,荆芥提取挥发油;功能与主治:温散寒凝,活血通络,解毒消肿。
-
艾虎
拼音名:àiHǔ英文名:Weasel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
-
万灵五香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anlingWuxiangGao标准编号:WS3-B-0882-91处方:穿山甲30g羌活30g桃仁30g肉桂60g大黄30g没药(制)30g玄参30g马钱子30g怀牛膝30g赤芍30g血余炭30g红花30g乳香(制?检查: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8页)。用于风湿痹症,关节肿痛,筋骨酸楚,跌打损伤,骨折瘀阻,陈伤隐疼。
-
毛青杠
《中医大辞典》·毛青杠:毛青杠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毛走马胎之别名。别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乳毛紫金牛ArdisiamamillataHance的全株。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可舒筋活血,生血逐瘀。又可通经。
-
藤碎补
拼音名:TénɡSuìBǔ别名:千里马、赶山鞭、上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茎。叶片纸质,披针形,长20-30cm,中部宽约2cm,尾尖或渐尖,向基部渐变狭,下延于叶柄,边缘波状,干后绿褐色,光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树上或岩石上。性味:微苦;活血通络;跌打损伤;劳伤疼痛;
-
斜叶榕叶
拼音名:XiéYèRónɡ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变异很大,通常两侧不对称,斜菱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7cm,宽3-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钝,一边稍阔,全缘或中部以上有波状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旷地、水旁。性味:苦;
-
羊屎条根
《中医大辞典》·羊屎条根:羊食子根为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为《分类草药性》记载的羊屎条根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通络。2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功能主治:治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贵阳民间药草》)②治痔疮脱肛:羊屎条根二两,炖猪大肠吃。
-
钟花草
拼音名:ZhōnɡHuāCǎo别名:青木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钟花草的全草。叶片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3-8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被微柔毛,全缘或有时呈不明显的浅波状。苞片和小苞片微小;花萼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长1-1.5mm;生境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归元筋骨宁湿敷剂
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肌劳损等引起的腰痛。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