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汁不通
乳汁不通病证名。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
琴叶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琴叶榕:拼音名:Q nY R nɡ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琴叶榕FicuspandurataHance,以根或叶入药。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乳汁不通,跌打损伤,腰痛疼痛;托叶迟落,披针形,长约4mm,无毛或于基部被灰白色毛;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柱侧生。
-
催乳散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催乳散:处方:漏芦通草各3克贝母6克白芷3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散结通乳。主产后乳汁不通。(下乳)用法用量:用猪前蹄1个,酒,水各半,煎汤送下。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四《惠直堂方》卷四:方名:催乳散组成:漏芦1钱,通草1钱,贝母2钱,白芷1钱。功效:催乳。制备方法:上为末。
-
通草汤
别名:通草散(《济阴纲目》卷十四)、立效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胃热呕逆。附注:通草橘皮汤(《张氏医通》卷十四)。瞿麦泻热以通气闭,赤芍破血以行血滞,连翘清利热结,通草通利阳明,花粉清热润燥,青皮破滞泻气,白芷解散阳明之经,桔梗开提气血之滞,柴胡疏乳房之腠理,甘草和厥阴之胃气也。
-
番薯藤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功能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四川中药志》)③治妇人乳少:番薯叶六两,和猪腩肉煎汤尽量饮之。按妇科操作常规,将消毒后的番薯藤1~娩出时间最快的7小时10分,慢的8~上药后仅少数有发热,流血也不多,未见其他副作用,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以防感染。
-
虾肉羹
概述:虾肉羹以鲜虾、陈酒为主要原料,具有补虚通乳的功效,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者。做法:将鲜虾去皮、须、足,取虾肉,盛入洁净的瓷器内捣烂成茸,用陈酒炖熟,虾肉与热酒调和即可。虾为甘温大热之品,有补肾壮阳、通乳、托毒之功,多作药膳用于治疗阳衰、产妇乳汁不下以及外科丹毒、痈疽等病症。
-
王母牛
概述:王母牛为中药名,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性味归经:苦,平。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
-
通乳
通乳治疗学术语。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一种原则,即通下乳汁。参见催乳条。
-
丝瓜络
拉丁名:RetinervusLuffaeFructu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luffavegetablesponge(《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丝瓜筋、丝瓜网。1.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胸胁疼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乳痈肿痛,小便不利,水肿。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8~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胃、肝经。
-
化乳汤
处方:生绵耆4钱,炙绵耆4钱,当归4钱,川芎1钱,通草2钱,白芷5分,柴胡4分。功能主治: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
皂角散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普济方》卷三十二引《澹寮方》:组成:大皂角(去皮,捶碎,炼膏)1两,石菖蒲1两,樟柳根1两,赤小豆1两,黑豆1两,川乌(炮)1两,草皂(炮)1两,五灵脂半两。《妇人良方》卷二十三:组成:皂角树皮半斤,川楝树皮半斤,皂角核1合,石莲1合(炒,去心)。主治:双单喉蛾。主治:重舌,喉痹。
-
白犁头草
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alata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急性结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慈竹
拼音名:C Zh 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affinis(Rendle)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竹芯、竹叶:清热除烦。主治热病烦渴,小便不利,口舌生疮。主治消渴,小便热痛。竹根:通乳。主治乳汁不通。
-
大木通
拼音名:DàMùTōnɡ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茎藤。小叶通常5枚,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微呈心形,常有炒明显3裂,边缘有粗大锯齿状牙齿,两面被短柔毛,有时较疏或近无毛。乳汁不通;
-
红叶铁线莲
别名:粗糠藤、细木通、花木通来源:毛茛科红叶铁线莲ClematisrubifoliaC.H.Wright,以根或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除湿利尿,清血解毒。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尿道炎,膀胱炎,便血,口腔溃疡,胎盘难下。还可治乳汁不通,月经不调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蜀葵
拼音名:Hu nɡShǔKu 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秋季收种子,晒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蜀葵根
《*辞典》:黄蜀葵根: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ShǔKu 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化学成份: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①《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水煎,酌加冰糖化服。
-
黄蜀葵子
《*辞典》:黄蜀葵子:出处:《本草衍义》拼音名:Hu nɡShǔKu Zǐ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伤,骨折。②《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附方:①治小便不通:黄蜀葵子三、四十粒,细研,以汤冲,绞取汁一小盏,顿服。
-
孔公孽
出处:孔公孽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性味:甘;乳汁不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打碎先煎;注意:阴虚火旺,肺热盛者及孕妇禁服。附方:李时珍云:“孔窍空通,附垂于石,如木之芽蘖,故曰孔空蘖,而俗讹为孔公尔。”各家论述:1.《蜀本草》:“凡钟乳之类有五种,一钟乳,二殷孽,三孔公孽,四石床,五石花。
-
木菠萝
拼音名:M BōLu 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来源: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以树液、果仁入药。生境分布:广西、云南。性味:树液:淡,涩。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软骨过山龙
别名:三叶木通、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meyenianaWalp.var.granulataFinetet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经活络。主治水肿,乳汁不通,风湿骨痛。外用治疮痛疖肿。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沙漏芦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ShāL uL 别名: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1.5厘米,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白色的针刺状牙齿,针刺长达5毫米,两面谈绿色。性味:咸苦,寒。②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砂蓝刺头、瓜蒌、蒲公英、土贝母各三钱。
-
通花根
《*辞典》:通花根:出处:《木草便方》拼音名:TōnɡHuāGēn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11月采挖。①《草木便方》:除热利水,通五淋,消水肿,利耳鼻,催生,下乳,明耳目。②《分类草药性》:治气胀,消食积,失音,补虚损,通大便。附方:催乳:通花根二两,土洋参二两,奶浆藤二两,鲜隔山撬一两。
-
乌鸦肉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治肺结核咳嗽,咯血:乌鸦1只(去毛及肠杂),瓜蒌1枚(取瓤),纳入乌鸦腹中,放白矾少许,缚好煮熟,分4次吃,日服2次。治秃疮:乌鸦1只,黑矾适量,先把乌鸦用黑矾喂饱,然后装于罐内,用黄泥封好,糠火烧焦,取出,研细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治乳汁不通:乌鸦肉炒食。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西藏花木通
来源: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pseudopogonandraFinetetGagnep.,以茎藤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水肿,膀胱炎,尿道炎,口舌生疮,久痢脱肛,乳汁不通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草虾
草虾的别名塘水虾草虾使用提示每次约50克草虾的营养价值1.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
-
泽泻叶
《*辞典》:泽泻叶:出处:《别录》拼音名:Z Xi Y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乳汁不通。①《别录》: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②《日华子本草》:壮水脏,下乳,通血脉。(《圣济总录》泽泻羹)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泽泻全草干品1两,每日3次煎服,10天一疗程。
-
下奶藤
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通关藤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藤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1.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4.近试用于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及淋巴网状细胞瘤等。
-
大通草
概述:大通草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别名:白通草、大通草、方通草来源及产地: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乳。治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不通。化学成分:本品含肌醇以及多聚戊糖,多聚甲基戊糖、半乳糖醋酸等。
-
小通花
概述:小通花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小通草之别名。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安神。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小便不利,乳汁不通,肺热咳嗽,心烦失眠。使用注意:孕妇慎服。药理作用:小通草可抑菌。
-
猪胰子
猪胰子是猪的胰脏,扁平长条形,长约十二厘米左右,粉红色,上面挂些白油。猪胰子别名猪胰脏、猪横利猪胰子适合的人群适宜肺痿、肺结核、肺不张等肺气虚弱者咳嗽、咯直者食用;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肥胖妇人不孕者食之亦宜;
-
生菜
花叶生菜:花叶生菜叶长而薄,皱纹大,叶边有深刻锯齿,色绿,叶散不结球,粗纤维较多。3.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中医认为,生菜性凉、味苦甘,入肠、胃经,适宜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者食用。5.将生菜洗净,加入适量沙拉酱直接食用,常食可有利于女性保持苗条的身材。
-
明虾
概述虾主要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都是海水虾;1.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食用;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
-
青虾
概述青虾又称河虾、沼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人不宜吃虾;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
小龙虾
概述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做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
-
红豆沙
红豆沙的营养价值1.红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有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的功效;主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
-
九空子
概述:九空子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路路通之别名。性味归经:苦、辛,平。主治:1.治胃痛腹胀,风湿痹痛,手足拘挛,月经不调,闭经,乳汁不通,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内有松香烯α-榄香烯及β-榄香烯、柠檬烯、百里香酚、香荆芥酚等54种成分。
-
大麦牛
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马木通
概述:马木通为中药名,出自《东北植物药图志》,为《中药志》记载的关木通之别名。别名:苦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及产地: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木质茎。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利尿通淋,下乳通经。化学成分:本品含马兜铃酸、齐墩果酸、木兰碱、β-谷甾醇、鞣质等。
-
毛天仙果根
概述:毛天仙果根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的牛奶浆根之别名。别名:毛天仙果根来源及产地:桑科植物天仙果FicusbeecheyanaHook.etArn.的根。性味归经:甘、辛,温。入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祛风。治气虚食少,劳倦乏力,乳汁不通,月经不调,白带,风湿痹痛。
-
方通草
概述:方通草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通草之处方名。别名:白通草、大通草、方通草。性味归经:甘、淡,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水,通乳。主治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不通。化学成分:本品含肌醇以及多聚戊糖,多聚甲基戊糖、半乳糖醋酸等。还含氨基酸和钙、镁等元素。
-
水通草
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的全草或根·水通草:水通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龙须草之别名。治口咽诸毒火证,牙痛,目赤肿痛,鼻衄,小便淋涩,肾炎水肿,心烦失眠,心悸,梦遗。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治水肿,热淋,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
白通草
概述:白通草为中药名,出自《药性切用》,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通草之处方名。别名:白通草、大通草、方通草。性味归经:甘、淡,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水,通乳。主治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不通。化学成分:本品含肌醇以及多聚戊糖,多聚甲基戊糖、半乳糖醋酸等。还含氨基酸和钙、镁等元素。
-
白梗通
概述:白梗通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正义》,为《饮片新参》记载的梗通草之别名。别名:白梗通、水通草。主产浙江、江苏。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尿,通乳。主治水肿,热淋,小便不利,乳汁不通。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奶米
概述:奶米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奶浆草
概述:奶浆草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地锦草之别名。2.治蛇咬伤,痈肿疔疮,煎服并捣敷;化学成分:地锦全草含槲皮素、没食子酸、内消旋肌醇。叶含鞣质。药理作用:煎剂和酊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痢疾、大肠、变形、伤寒、百日咳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奶浆藤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的藤茎·《中医大辞典》·奶浆藤: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通光散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3.疔疮肿毒。药理作用:本品含酯型苷,从中分得萝蘼苷元、肉珊瑚苷元、去酰牛皮消苷元、夜来香素(pergularin)等。
-
丝瓜网
概述:丝瓜网为中药名,出自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丝瓜络的别名。别名:丝瓜筋、丝瓜网。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胃、肝经。功能主治:功在通经活络,利尿消肿,凉血止血。1.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胸胁疼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乳痈肿痛,小便不利,水肿。
-
丝瓜筋
概述:丝瓜筋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丝瓜络的别名。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胃、肝经。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利尿消肿,凉血止血。1.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胸胁疼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乳痈肿痛,小便不利,水肿。2.炒炭研末服,治赤痢,便血,血崩。
-
产后吹乳
产后吹乳为病证名。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产后吹乳,因儿饮,口气所吹,令乳汁不通,壅结不通。不急治,多成痈。速服瓜蒌散及敷南星。更以手揉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