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下瘀血汤
概述:下瘀血汤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临床应用:腹痛:《汉方新解》引《腹证奇览》:余旧在东都时,一男子三十四五岁,大腹痛、脐下痛者三年,百药无效。2.《金匮要略心典》:大黄、桃仁、(庶虫)虫下血之力颇猛,用蜜丸者,缓其性不使骤发,恐伤上二焦也。酒煎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且去疾惟恐不尽也。
-
败血冲胃
败血冲胃病名。产后三冲之一。《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若闷绝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用平胃加姜桂,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
-
血胀
金匮下瘀血汤,不应,抵当丸去水蛭,加樗鸡做丸,空腹日进梧子大三丸,血下止后服,轻则散血消胀汤。”《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水肿臌胀》:“许学士云,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蛊…因病因及证候不同,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食鼓等区分。治疗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
-
青筋
由瘀血、虫积或痧证等引起。《张氏医通·鼓胀》:“畜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不利,大便黑,《金匮》下瘀血汤…”《症因脉治》卷四:“肚大青筋,此虫积腹痛之症也。”治用秘方万应丸等。多见于肝硬化腹水。②推拿穴位名。又名阳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食指处。治外热内寒者,目赤涩,多泪等。
-
攻下逐瘀
攻下逐瘀为治法。指用具有活血化瘀及攻下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内停重证的治法。用于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方如抵当汤、下瘀血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