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胞脏
胞脏生理名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宫。详该条。
-
产后风虚冷劳
概述:产后风虚冷劳为病证名。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气血劳伤,脏腑虚弱,若风冷乘之,血气愈虚,形气羸损,风冷入脏,令人无子,谓之风虚冷劳也。”
-
女子胞
女子胞为人体结构名,即胞宫。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是妇女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
-
产后风虚劳损
产后风虚劳损病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治用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
产后风冷虚劳
概述:产后风冷虚劳为病证名。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气血劳伤,脏腑虚弱,若风冷乘之,血气愈虚,形气羸损,风冷入脏,令人无子,谓之风虚冷劳也。”
-
胞宫
《中医药学名词》(2004):胞宫(uterus、womb)又称“子宫”,“女子胞”。亦名子脏、子处、胞脏、血脏。奇恒之腑之一。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上连两歧,下连阴道,为妇女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
-
血脏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胞宫亦称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胞宫是妇女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其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
-
子脏
子脏为人体器官名。《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